首页 >
未知数
✍ dations ◷ 2025-04-04 21:08:32 #未知数
在初等数学里,变量或变元、元是一个用来表示值的符号,该值可以是随意的,也可能是未指定或未定的。在代数运算时,将变量当作明确的数值代入运算中,可以于单次运算时解出多个问题。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一元二次公式,该公式可以解出每个一元二次方程的值,只需要将方程的系数代入公式中的变量即可。变量这个概念在微积分中非常重要。一般,一个函数
y
=
f
(
x
)
{displaystyle y=f(x)}
会包含两个变量,参数
x
{displaystyle x}
和值
y
{displaystyle y}
。这也是“变量”这个名称的由来,当参数“变动”时,值也会相对应地“变动”。另外在更深的数学中,变量也可以只代表某个数据,一般为数字,但也可能为向量、矩阵或函数等数学对象。弗朗索瓦·韦达于16世纪末引入了使用字母表示已知及未知数字的想法,并将这些字母视同数字般运算,以在最后简单代入数值求解。弗朗索瓦·韦达习惯会以子音字母表示已知值,以母音字母表示未知值 。1637年,勒内·笛卡尔引入以
x
,
y
,
z
{displaystyle x,y,z}
表示公式中的未知数,以
a
,
b
,
c
{displaystyle a,b,c}
表示已知数的习惯,此一习惯至到今日依然常见。1660年代起,艾萨克·牛顿及哥特佛莱德·莱布尼兹分别独立发展出无穷小演算,主要研究一个“可变量”的无穷小变动如何导致另一个量(第一个变量(量)的函数)相对应的变动。之后过了近一个世纪,李昂哈德·尤拉修正了无穷小微积分的用语,并引入
y
=
f
(
x
)
{displaystyle y=f(x)}
的概念,
f
{displaystyle f}
是个函数,具有参数
x
{displaystyle x}
及值
y
{displaystyle y}
。直到19世纪末,“变量”这一词几乎都被用来指函数的参数及值。19世纪下半叶,人们发觉无穷小微积分的基础似乎不够形式化,不足以处理像是处处不可微之连续函数这类自相矛盾的问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卡尔·魏尔斯特拉斯引入了新的定义,以取代之前对极限的直观概念。对极限,旧的概念描述“当“变量”
x
{displaystyle x}
变动且趋近于
a
{displaystyle a}
时,
f
(
x
)
{displaystyle f(x)}
会趋近于
L
{displaystyle L}
,其中的“趋近”并没有明确的定义。魏尔斯特拉斯则将上述句子以下列公式取代:其中的5个变量均不被视为是变动的。此一静态公式导致今日对变量只是表示数学对象(可以是未知的,或可被给定集合中的任何元素取代)之符号的概念。变量可以指在电脑存储器里存在值的被命名的存储空间。变量通常是可被修改的,即可以用来表示可变的状态。这是许多语言(如Java)的基本概念之一。有的语言可能定义其它术语,如C语言的左值来精确地表示这里的(可能匿名的)存储空间的概念,而“变量”则在变量名的意义上被强调。当某个已宣告变量开始使用,解释器或编译器通常会设置一个空间来存储所给出的值。稍后该变量不再使用时,那些空间可以回收。也有观点认为,变量应该和数学的原意一致,不需要允许它储存的值可变,不需要有能力表示可变状态。Haskell的类型变量仍然符合这个含义。有些编程语言中的变量必须带有类型。每种编程语言都有规则指定什么才可作为变量的名字。使用C和其相关语言,变量名称在语法上称为标识符,必须是由英文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且必须由字母起头。有时还不可以使用某些保留字命名。使用某些语言,变量的名字同时告诉了这个变量带有什么种类的值。例如FORTRAN的程序里,变量的首个字母显示了它是整数还是浮点数。变量名前缀个字符是$的话,在BASIC的程序里表示其值是字符串。Perl透过前缀如$,@,%和&来分辨哪是标量、数组、散列或副程序。每个编程组织都有非正式的命名规矩——单打独斗的程序员亦是如此。有人喜欢所有变量都用简单的英文字母取名,认为能增加输入代码的速度,但只要变量一多,就会容易混淆,甚至以后自己看回代码也不懂在写什么。循环控制变量这样的虚变量和数学上的习惯类似,通常以i, j, k命名。变量是统计学研究中对象的特征。它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一个定量变量要么是离散的,要么是连续的。社会科学中研究变量的关系,通常采用数学中对应的观念,把一个变量称为自变量(独立变量),另一个变量称之为因变量(依赖变量)。
相关
- 黄嘌呤黄嘌呤(英语:xanthine)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及其他生物体的器官及体液中的一种嘌呤碱,常用作温和的兴奋剂和支气管扩张剂,特别用于治疗哮喘症状。咖啡因、茶碱及可可碱(主要在巧克
- 列奥纳多·达·芬奇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语:Leonardo da Vinci;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又译达文西,全名列奥纳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意为“芬奇
- 许莱登马蒂亚斯·雅各布·施莱登(Matthias Jakob Schleiden,1804年4月5日-1881年6月23日)是一位德国植物学家,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之一。他出生于德国汉堡,大学时原本研读法律,但后来转向其
- 托宾·马克斯托宾·杰伊·马克斯(英语:Tobin Jay Marks,1944年11月25日-)是美国化学家。他在金属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配位化学、太阳电池、非线性光学和有机电子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
- 第八附表印度不同族群人口间口头语言纷繁众多。至少30种不同的语言及2000种方言已经被辨识出来。印度宪法规定印地语、梵语和英语为印度政府的官方语言,印地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为政府
- BBC广播大楼BBC广播大楼(英语:Broadcasting House),是英国广播公司的总部所在地,位于伦敦的波特兰坊。广播大楼动工于1928年,在1932年完工。1932年3月15日,第一个在广播大楼制作的广播节目对外
- 半生期半衰期(英语:Half-life)是指某种特定物质的浓度经过某种反应降低到剩下初始时一半所消耗的时间,半衰期是研究反应动力学的一个容易测定的重要参数,数学上可以证明,只有一级反应的
- 胡聿贤胡聿贤(1922年10月12日-),中国地震工程学家。生于湖北武昌。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49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土木工程系硕士学位,1952年获博士学位。国家地震局地球
- 陈孝平陈孝平(1953年6月-),安徽阜南人,肝胆外科领域专家。1973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1982年、1985年各取得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博士学位。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
- 贝尔纳特奥古斯特·马里·弗朗索瓦·贝尔纳特(Auguste Marie François Beernaert,1829年7月26日-1912年10月6日)是一位比利时政治家,1909年(和保罗·德康斯坦)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