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线

✍ dations ◷ 2025-10-29 16:11:45 #白色的线

白色的线,或称作“从耳洞里跑出白色的线”是在日本流传的都市传说之一。

这是在日本女性之间流传,很有名的一则都市传说。

有一名女学生为了戴耳环,决定在耳垂上穿耳洞。由于她不敢自己穿耳洞,于是找朋友帮忙穿。结果,穿耳洞的过程似乎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可怕,才一会儿工夫,就很轻易完成了。耳洞穿完之后,照镜子的时候,那名女学生却发现耳洞里跑出一条白色的线,结果她一拉这条线,四周突然变成一片漆黑,她吓得大叫:“是谁把灯关了?”

那条白色的线其实是视觉神经,由于视觉神经被拉断,那名女学生从此失明。

从上述的都市传说,衍生出另一个“咬耳朵的女人”的故事。

放学后,女学生走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名陌生女子冷不防出现在她的面前,

问道:“你戴的是穿孔耳环?”

一脸诧异的女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对方:“对啊!”

突然那名问话的女子很用力往女学生的耳朵咬去。

据说是由于穿耳洞导致失明,因而对没有失明的人怀有恨意,才会随意找人来报复,发泄心中不满的情绪。

实际上穿耳洞根本不会伤害到视觉神经,更不可能会失明。

视神经原本是脑神经的分支,与大脑直接相连着,因此视觉的传导、眼睑与眼球的运动都和脑神经息息相关。视神经并没有连到穿耳环的耳垂部位、或耳朵的任何部分。其实即使是把整个耳朵削切掉也不会导致失明,所以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发生上述的情况。而且视神经比起一般穿的耳洞还要粗,按理来说并不会出现有如丝线一般的东西。一般认为是在穿耳环的时候,堆积在耳洞里的油脂被推挤出来,误以为是白色的线,或是将耳朵上的细毛看成是白色的线。

在日本一些学校老师不明究里,就把这则都市传说拿来当负面教材,灌输学生“穿耳环是危险的”的错误观念。因为穿耳环是现代人流行的时尚之一,所以其实这个故事并不讨喜。

而第二个版本则是“裂口女”衍生出来的谣言,不过好像只有在涩谷一带才流传着。

相关

  • 荒川 (荒川区)荒川(日语:荒川/あらかわ  */?)是东京都荒川区中央地区的町名。现行行政地名为荒川一丁目至荒川八丁目。已实施住居表示(日语:住居表示)。位于荒川区中央,也是荒川区役所所在,是荒
  • В̌В̌ в̌(带抑扬符的Ve;斜体:)是一个西里尔字母,由字母В в与抑扬符组成。这个字母被用于瓦罕语与舒格南语。Template:Alphabet sgh
  • 洪汛涛洪汛涛(1928年4月9日-2001年9月22日),笔名田野、田多野、了的和吕榆等,浙江浦江人,中国大陆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也是与叶圣陶等齐名的中国“童话十家”,其毕生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
  • 李能谦1975年生,有剧组摄影工作及摄影师经验,任职于多家电视台。曾拍摄多部知名戏剧,包括:“情深深雨濛濛”,“贫穷贵公子”等节目。之后即进入三立电视台,担任八点档制片之工作,其中不乏
  • 陈柔安陈柔安(1988年12月23日-)是一名台湾新闻主播。1988年出生于台湾桃园县,曾任澳亚卫视晚间新闻主播、财经节目主持人、东森新闻台主播、记者。
  • 吴纬炳吴纬炳(1848年-?),字经才,浙江钱塘县(今属杭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四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六年,任
  • 许孝崇许孝崇(?-?),字号均不详。唐代医学家。生平不详。仅知曾任尚药奉御之职。显庆二年(657年)奉敕与许敬宗、李�等同修《新修本草》。另著有《箧中方》三卷。
  • 东俊希东俊希(2000年7月28日-),日本足球运动员,前日本20岁以下足球代表队成员。现效力于日职球队广岛三箭。2018年,东俊希在广岛三箭开始足球生涯。东俊希参加了2019年U-20世界杯。
  • 腓特烈·威廉 (勃兰登堡-施韦特)腓特烈·威廉(德语:Friedrich Wilhelm,1700年11月17日-1771年3月4日),勃兰登堡-施韦特(英语:Brandenburg-Schwedt)藩侯,1711年至1771年在位。1734年,腓特烈·威廉与普鲁士的索菲·多萝
  • 民议院民议院(韩语:민의원)是大韩民国的第二共和国实行两院制国会的下议院。民议院在1961年五一六军事政变后终止,其权力由继承的一院制韩国国会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