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弗·黑维塞

✍ dations ◷ 2024-09-20 10:34:02 #奥利弗·黑维塞
奥利弗·亥维赛(Oliver Heaviside,1850年5月18日-1925年2月3日),英国自学成才的物理学家和电子工程师。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作风古怪,不太重视严格的数学论证,善以直觉进行论述和演算,在数学和工程上做出了众多原创性成就。他通过数年时间自学微积分和麦克斯韦的《电磁通论(英语:A Treatise on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创立矢量分析学,并将电磁学中最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改写为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形式。1850年5月18日,黑维塞出生于米德塞克斯郡卡姆登镇(现属伦敦),是家中排行最小的老四。他父亲名叫托马斯·黑维塞(Thomas Heaviside),是一名木匠;母亲名叫瑞切尔·韦斯特(Rachel West),是一名保姆;姨父是著名电学专家与电报发明人查尔斯·惠斯通(英语:Charles Wheatstone)。母亲瑞切尔曾在斯坡提伍德一家任职,带大过后来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主席的威廉·斯坡提伍德(William Spottiswoode)。早年的家贫对黑维塞的一生都产生了影响。他小时候曾就读于母亲任职的一所女校。后来他转到Camden House School,由F. R. Cheshire教导。他患过猩红热,令他耳朵听不清楚。虽然他的学业成绩不俗(1865年,他在五百多个学生中排第五),但他没有去读大学。他16岁离校,学习摩氏密码和电磁学。他在1868年去位于泰恩河畔纽卡斯尔的Anglo Danish Telegraph Company(后成为Great Northern Telegraph Company)当了一名电报员。1872年,他成为主电报员,开始研究电力。他一直工作到1874年,最终因为听力下降而不得不辞去工作。他之后在父母家中孤独地进行研究。他开始一个人通过实验和学习,研究电报学中的一系列问题。这段期间他提出了电报员方程。他指出,传输线上平均分布的电感会减少衰减和噪声,若电感够大且电阻够小,所有频率的电流会同等地衰减,电路便会无噪声。1880年,他研究电报传输上的集肤效应。他将在电磁学上举足轻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重新表述,将表述的符号系统由四元数改为矢量,将原来的20条方程精简到4条微分方程。1880年至1887年间,他提出了算子微积分(英语:Operational calculus),并用字母“p”表示微分算子。但他当时给出的微分算子定义模糊,并不容易理解,适用范围有多大也不清楚。这是一套将微分方程转换为普通代数方程的方法,但是当时的数学家们批评这个方法不够严谨。但黑维塞并不理会别人的批评。1887年,他提出以电感器来消除噪声。可惜这因政治原因而无法实行。后来AT&T的乔治·坎贝尔(英语:George Ashley Campbell)和一位外部的研究者米海洛·卜平研究过亥维赛的方法,并继续发展。AT&T申请了有关的专利,但这不止包括坎贝尔和卜平的工作,也包括亥维赛制作卷线的方法。AT&T之后提出向亥维赛买下他的工作,但亥维赛拒绝了,他要求AT&T承认那一部分完全是他的工作。1888年和1889年,他计算了电场和磁场受移动中的电荷而产生的改变,和电荷进入更密的媒质时的影响。这跟后来的切连科夫辐射和洛伦兹-费兹杰罗收缩理论有关。1889年左右,受到约瑟夫·汤姆孙提出的电子的影响,亥维赛钻研了电磁质量。他将电磁质量计算成真实的物质质量般。威廉·维恩后来证实亥维赛的方程在速度远低于光速时无误。1902年,为了解释无线电波的反射,亥维赛和亚瑟·肯内利(英语:Arthur Edwin Kennelly)同时猜想大气有一层导电物质,这层大气现在称为肯内利-黑维塞层(英语:Kennelly–Heaviside layer),也即大气电离层。1924年,爱德华·阿普尔顿因证实了这层的存在而获得194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891年,他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05年,德国哥廷根大学授予他一个名誉博士头衔。他晚年性格变得越来越古怪,最后在德文郡托基逝世,葬于Paignton。黑维塞习惯从事孤独的研究,他对自己发明的方法有着异乎常人的热情和偏执,不怕别人泼冷水,根本不在乎其他同行对他的微分算子理论的轻视。后来的科技发展也证明他发明的微分算子的确具有重要的价值。黑维塞的写作风格通俗幽默,善于以辩论的形式展开问题讨论。他不仅研究麦克斯韦方程组本身,还是第一个在著作中将麦克斯韦方程组应用到许多具体问题的人。A. Foppl写于1897年的《涡旋场的几何学》对黑维塞所讲的内容进行了补充。之后,Abraham以他们的著作为基础,创作了2卷本的《电学理论》,并成为流行的教材。矢量分析学由此在物理学家中得以快速传播。

相关

  • 性类固醇性类固醇(英语:Sex steroid,亦称为性甾体)是指一类与脊椎动物雄激素或雌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的类固醇激素。他们的效应是由两种方式进行的:第一种是经核受体进行的慢性染色体组机制,
  • 生命能量生命力论(英语:Vitalism,又译为生命主义、生气论、生机论、生机说、生命力)在人类历史上存在长久的历史,现代版本是19世纪初由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一般认为“生命力”学说
  • 降天冬酰胺剂天冬酰胺(英语:Asparagine,简称为Asn或N;而Asp或D代表天冬氨酸)。它是20种最常见的氨基酸之一,但不是必需氨基酸,合成的密码子是AAU和AAC,可用于制作代糖。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时,天冬
  • 巫山人巫山人(学名:Homo erectus wushanensis)是1984年在三峡地区龙骨坡遗址发现的史前人类,出土了人类门齿和一段人类下颌骨,颌骨上带有两个牙齿。此外在同一土层中发现了人类加工或使
  • 梅洛克雷格·卡梅隆·梅洛(英语:Craig Cameron Mello,1960年10月18日-),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教授。2006年因与斯坦福医学院病理学和遗传学教授安德鲁·法厄发现RNA干扰现
  • 八大行星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行星系统,包括太阳以及直接或间接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在直接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中,最大的八颗被称为行星,其余的天体要比行星小很多,比如矮
  • 原乡人《原乡人》(英文:My Native Land)是一部1980年出品的台湾电影,根据台湾客家作家锺理和的短篇小说《原乡人》及其本人经历改编。导演李行,主演秦汉、林凤娇。影片获得1981年第18届
  • 两女一杯《两女一杯》(英语:2 Girls 1 Cup),2007年巴西色情片《饥饿婊子》(英语:Hungry Bitches)的预告片,由MFX媒体(MFX Media)发行。预告片中包含两嗜粪癖女子相互爱抚,吞吃对方的排遗物,然后
  • Phyllodocida见内文叶须虫目(学名:Phyllodocida)是多毛纲足刺亚纲之下一个目。这些物种主要在海洋生活,而有少量生活于咸淡水交界处。本目物种大多数是活跃的底栖生物,在沉积物的表面上移动或
  • 郭文景郭文景(1956年2月1日-),中国作曲家。生于重庆。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83年毕业后回重庆工作,曾任重庆市音协副主席。1990年回母校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郭文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