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塞镜头

✍ dations ◷ 2025-08-16 05:51:53 #镜头

天塞镜头(Tessar)是非对称式正光镜头的一种重要品种。最早为蔡司公司的保罗·儒道夫于1902年根据他自己设计的四片四组式乌那镜头(Unar)改制而成,(不是改自库克三片式镜头)。天塞镜头的基本结构为四片三组式,前组为重钡冕石单凸透镜,中组为火石单凹透镜,后组为一火石凹透镜和一钡冕石凸透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胶合双镜组。光圈安放在后透镜组之前。天塞镜头能很好的校正球差、色差、像散,是最常见中档次镜头。

常见的一种说法,认为天塞镜头是根据1893年英国库克父子公司丹尼斯·泰洛设计的库克三片式镜头,将其后镜片变为胶合双镜组而成,但并非事实。


常见的其他厂家制造的天塞式镜头还有:

到目前为止,利用镧质光学玻璃和电子计算机设计用于35毫米照相机上的天塞镜头,可以做到焦距短至35毫米,光圈最大为 f/2.8,可称为四片三组式天塞镜头的极限( MINOXAR 镜头)。

天塞镜头有一个特点:可以只用前组镜片对焦,原因有二:首先,由于天塞镜头前组透镜的焦度大约是全镜头焦度的3倍,为了达到相同的对焦效果,前组透镜的移动距离只需要全镜头对焦所需的移动距离的1/9,其次,天塞镜头中前镜片与第二镜片之间的距离较大,因前镜移动造成此二镜片距离的变化,占较小百分比,因此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不太大。前组对焦天塞镜头的优点是制造简单,只需在前组镜的铜圈上车出罗纹,使用时只需要转动前组镜就可以对焦。前组对焦天塞镜头由于构造简单,常用在中、低档的照相机上。前组对焦天塞镜头,由于对焦时镜片转动,因此不能使用偏光镜。

前组对焦天塞镜头有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对球面相差的校正略有损失,最好的天塞镜头还是用全镜头一体对焦,但机械构造比较复杂。

1957年蔡司公司为其35毫米康泰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设计了一套可交换的前加天塞镜头(Pro-Tessar)组,一共2件:

使用是将原来50毫米f/2.8天塞镜头的前镜片取下,换上前加望远天塞镜或前加广角天塞镜便可。


100 years of Tessar 天塞百年

相关

  • 元音大推移元音大推移(英语:Great Vowel Shift)是英语发展史上的一次主要的语音转变,开始于14世纪,大体完成于15世纪中期,由大都会和港口城市向乡村的扩散一直持续到16世纪。转变主要体现在
  • 环戊烯环戊烯(Cyclopentene)是分子式为C5H8的有机化合物。它是具有类似汽油味道的无色液体。环戊二烯
  • 漠南蒙古内札萨克蒙古(满语:ᡩᠣᡵᡤᡳ ᠵᠠᠰᠠᡴ ᠮᠣᠩᡤᠣ,穆麟德:dorgi jasak monggo)或内札萨克,后简称为“内蒙古”,指归附清朝较早的漠南蒙古各旗札萨克,地位在外札萨克之上,属于外藩
  • 尼古拉斯·阿韦利亚内达尼古拉斯·雷米希奥·奥雷利奥·阿韦利亚内达·席尔瓦(西班牙语:Nicolás Remigio Aurelio Avellaneda Silva,1837年10月1日-1885年12月26日),阿根廷政治家和记者,阿根廷总统(1874—
  • 卡尔·荣格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瑞士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始者。荣格出生于瑞士一个凯斯维尔的村庄。荣格六个月大时,家庭移
  • 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有机氧化还原反应(Organic redox reaction)指有机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有机氧化反应和有机还原反应的统称。在很多有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并不实际发生,不同于电化学中
  • 1979年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十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1979年9月2日至9月13日在墨西哥墨西哥城举行,这是墨西哥首次主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共有来自94个国家和地区的2974名运动员参加。 *  主办国
  • 克劳斯塔尔-采勒费尔德克劳斯塔尔-采勒费尔德(德语:Clausthal-Zellerfeld)是一座下萨克森州戈斯拉尔县的山城,处在上哈茨山(Oberharz)海拔535米到600米高的位置,全市只有不到13000居民,其中4624人为大学生
  • 花莲轮花莲轮(HUA LIEN)是一艘使用于基隆=花莲间的渡轮,其前身为日本神户港=细岛港航路的るぴなす(日语:るぴなす)(LUPINUS)渡轮。1975年由台湾的豪华快轮股份有限公司购入,并命名为“花
  •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英语:Clement Greenberg,1909年1月16日-1994年5月7日),有时使用笔名K. Hardesh,是一位美国随笔作家,作为与20世纪中叶的美国现代艺术密切相关的视觉艺术评论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