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梵语:madhyamā-mārga;或巴利语:majjhimā paṭipadā,梵语:madhyamā-pratipad),佛教术语,为释迦牟尼的核心教义之一;相对于二边,包括有无、苦乐、生灭等,释迦牟尼在说法时,主张应远离二边,至于中道。释迦牟尼在讲述中道时,通常都与缘起、十二缘起连结在一起,用来阐明无我、空的道理。
部派佛教时期,多只是援引《阿含经》的内容,对中道思想并没有进一步发展。直到大乘佛教兴起,在般若系经典与中观派经典中,中道思想开始成为理论核心。如来藏学派中,以中道为如来藏的代称之一。
在梵文中,madhya是形容词,中间的意思。加上最高级词尾mā,形成madhyamā,意为最中、至中。mārga是道、道路、正确道路的意思。madhyamā-mārga可以解释为,最中间的道路;另一个意思,则是指在路程的一半、道路中途。加上词尾-ka,名词化成为专用术语,之后形成madhyamāka。
梵语:pratipad,意思是道路、行道、道支、正道。四圣谛中的苦灭道谛(巴利语: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ṃ)就使用了这个字。
根据昭慧法师研究,在阿含经中,除了用于形容道路中途之外,中道有三种使用方法:
现存的阿含经中,《杂阿含经》与《中阿含经》中有提到中道,而《长阿含经》与《增一阿含经》中对中道概念就没有进行探讨。
在《杂阿含经》中,中道一词出现六次,都是用于法义讨论。包括了:
在《杂阿含经》中,提出了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与不有不无等中道概念。中道、缘起、十二缘起是被连结在一起的,可以被视为是一组相同的概念。
在《中阿含经》中,提出远离欲乐与苦行两个极端,作为修行的中道,并明确提出以八正道为修行指引。
《大般若经》提出,中道为六波罗密中的慧学,学习中道让人可以远离边见。《瑜伽师地论》认为,学习中道可以使人远离两边的邪见,破除戒禁取见。
龙树提出八不中道。
吕澂认为,从经律记载来看,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对五比丘首次说法时,是先说中道,之后讲述八正道,最后才说四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