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 (佛教)

✍ dations ◷ 2025-11-14 21:50:20 #佛教术语

中道(梵语:madhyamā-mārga;或巴利语:majjhimā paṭipadā,梵语:madhyamā-pratipad),佛教术语,为释迦牟尼的核心教义之一;相对于二边,包括有无、苦乐、生灭等,释迦牟尼在说法时,主张应远离二边,至于中道。释迦牟尼在讲述中道时,通常都与缘起、十二缘起连结在一起,用来阐明无我、空的道理。

部派佛教时期,多只是援引《阿含经》的内容,对中道思想并没有进一步发展。直到大乘佛教兴起,在般若系经典与中观派经典中,中道思想开始成为理论核心。如来藏学派中,以中道为如来藏的代称之一。

在梵文中,madhya是形容词,中间的意思。加上最高级词尾mā,形成madhyamā,意为最中、至中。mārga是道、道路、正确道路的意思。madhyamā-mārga可以解释为,最中间的道路;另一个意思,则是指在路程的一半、道路中途。加上词尾-ka,名词化成为专用术语,之后形成madhyamāka。

梵语:pratipad,意思是道路、行道、道支、正道。四圣谛中的苦灭道谛(巴利语: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ṃ)就使用了这个字。 

根据昭慧法师研究,在阿含经中,除了用于形容道路中途之外,中道有三种使用方法:

现存的阿含经中,《杂阿含经》与《中阿含经》中有提到中道,而《长阿含经》与《增一阿含经》中对中道概念就没有进行探讨。

在《杂阿含经》中,中道一词出现六次,都是用于法义讨论。包括了:

在《杂阿含经》中,提出了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与不有不无等中道概念。中道、缘起、十二缘起是被连结在一起的,可以被视为是一组相同的概念。

在《中阿含经》中,提出远离欲乐与苦行两个极端,作为修行的中道,并明确提出以八正道为修行指引。

《大般若经》提出,中道为六波罗密中的慧学,学习中道让人可以远离边见。《瑜伽师地论》认为,学习中道可以使人远离两边的邪见,破除戒禁取见。

龙树提出八不中道。

吕澂认为,从经律记载来看,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对五比丘首次说法时,是先说中道,之后讲述八正道,最后才说四谛。

相关

  • UprifosbuvirUprifosbuvir(MK-3682)是一种开发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它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可用作NS5B RNA聚合酶抑制剂,目前处于III期人体临床试验中。
  • 人均这是一个各国人均出口额列表。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数据都是基于2005年的各国出口额列表和2006年8月的国家人口列表。只列出人口超过100万的国家或地区。
  • 己巳之变抚清之战 · 萨尔浒之战 · 开铁之战 · 辽沈之战 · 镇江之战 · 林畔之战 · 广宁之战 · 辽南之战 · 亮马佃大捷 · 牛毛大捷 · 乌鸡关大捷 · 横
  • GAD67谷氨酸脱羧酶(英语: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是一个催化谷氨酸脱羧为γ-氨基丁酸并释放CO2的酶。此酶使用磷酸吡哆醛作为一个辅因子。此反应以如下方式进行:此酶在哺乳动物中
  • 马里乌波尔马里乌波尔(乌克兰语:Маріуполь),是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的城市,地处亚速海北部。2005年有人口481,626人,为顿涅茨克州第二大城(顿涅茨克是该州第一大城)。乌克兰族约占人
  • 美国观光旅游业是美国的一大产业。每年都有为数以百万计的国内外游客观光美国,到访美国的自然奇观、城市街景、历史名胜和娱乐场所。美国的旅游业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飞速成长。
  • 穆罕默德五世 (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五世(1844年11月2日—1918年7月3日)奥斯曼帝国第三十五代苏丹和哈里发(1909年—1918年在位)。阿卜杜勒·迈吉德苏丹(1839年—1861年)之子。早年受伊斯兰传统教育,研究波斯
  • 奈亚拉托提普奈亚拉托提普(英语:Nyarlathotep)是美国小说家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所创造的克苏鲁神话中的一个存在,在奥古斯特·威廉·德雷斯为克苏鲁神话构建的体系中,奈亚拉托提普为
  • 九五式小型乘用车九五式小型乘用车是日本最初的国产汽车,1934年立项,1935年设计完成和于1936年投产,广泛用于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作为侦察、通讯和军官乘坐车,能乘坐三人(两人在前座而一人在后
  • 丛蚊簇虫丛蚊簇虫(学名:)为衣孢虫科簇虫属下的一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