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激动剂
✍ dations ◷ 2025-09-17 14:44:08 #激动剂
激动剂(或称:刺激剂/促进剂/激活剂)(英语:agonist)是与受体结合并使之激活,产生生理反应的化合物。激动剂按来源分为内源激动剂和外源(英语:exogenous)激动剂,按效能分为完全激动剂、超激动剂、部分激动剂、反激动剂等。内源激动剂(如激素和神经递质)和外源(英语:exogenous)激动剂(如药物)都能激活受体。生理激动剂(英语:physiological agonism and antagonism)虽不与受体结合,但仍可产生相同生理反应。内源性激动剂由身体自然产生,结合并激活特定受体,例如血清素作用于血清素受体,多巴胺作用于多巴胺受体(英语:dopamine receptor)。外源性激动剂中有完全激动剂、超激动剂和部分激动剂。完全激动剂结合并激活受体,产生完全的效能,有100%的内在活性。比如药物异丙肾上腺素(英语:isoproterenol),它能模拟肾上腺素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还有吗啡,能模拟多巴胺作用于遍布中枢神经系统的μ-阿片受体(英语:μ-opioid receptor)。超级激动剂产生的反应比内源激动剂更大,也就是说它有大于100%的内在活性。这未必意味着它比内源激动剂更有效,只是说如果它与受体完全结合,则可以产生更强烈的反应。部分激动剂(如丁螺环酮、阿立哌唑、丁丙诺啡和氯氮平)也会结合并激活受体,但即便它完全与受体结合,也只有部分内在活性。因此诸如丁丙诺啡那样的药品可以治疗鸦片成瘾,因为它们作用在鸦片受体上只产生部分效果,从而依赖性低,不易滥用。反激动剂与激动剂结合在相同的受体上,不过它非但像拮抗剂一样不产生药理效果,而且还抑制了激动剂的效果,如rimonabant是大麻素的反激动剂。协同激动剂和其他协同激动剂一起作用产生效果,如NMDA受体就需要谷氨酸、甘氨酸和D-丝氨酸共同激活。不可逆激动剂与受体以共价键永久结合,已有一些不可逆激动剂的描述。选择性激动剂选择性地结合特定种类的受体,如丁螺环酮作用于血清素5-HT1A。新的发现拓展了药理学对激动剂的传统定义——有的配体在同一受体上既可以表现为激动剂,又可以表现为拮抗剂,这取决于效应路径和组织类型。新的发现拓展了药理学对激动剂的传统定义——有的配体在同一受体上既可以表现为激动剂,又可以表现为拮抗剂,这取决于效应路径和组织类型。这种现象称为“功能选择性(英语:functional selectivity)”和“选择性受体调控(英语:selective receptor modulator)”。激动剂的效价强度反比于其EC50(英语:EC50)值。EC50是指引起最大反应的一半所需的浓度。EC50非常有助于比较具有相似效能和生理效果的药品的效价强度。这个值越低,激动剂的效价强度就越高,产生最大生理反应所需的药物浓度就越低,副作用也越少。当药物用于治疗时,很有必要了解达到理想效果所需的剂量和产生不良(甚至可能危险)的副作用的剂量之间的余地。前者以ED50(英语:Effective dose (pharmacology))量度,后者以TD50(即在50%个体中产生毒性的剂量)量度,但早期也有用LD50(半数致死量)来表示有不良作用的剂量。TD50与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一般来说,药物疗效指数越低,该药有效和有毒之间的余地越小,就越容易产生不良副作用。因此疗效指数强调有用的药物除了具有疗效之外,重要的是要留有安全余地。
相关
- C00–D48ICD-10 第二章:肿瘤,为WHO规定的各类已发现的肿瘤。恶性肿瘤(C00-C97)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 (C81-C96)原位肿瘤 (D00-D09)良性肿瘤 (D10-D36)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D37
-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英语:immunocyte),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也特指能识别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等。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
- 砂眼砂眼可以指:
- 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英语:Wendell Meredith Stanley,1904年8月16日-1971年6月15日),出生于印第安纳州里奇维尔,美国化学家,194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范托夫 | 1902年:费歇
-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英语: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缩写为 英语:PVNS)也称为关节内的腱鞘巨细胞瘤(英语:intra-articular giant-cell tumor of the tendon sheath),是
- 先天性挛缩细长指先天性挛缩细长指是一种遗传病,其症状包括多发性关节的先天挛缩、细长的手指与脚趾、脊柱侧弯或后凸、骨质减少、胸部及脸部变形、肌肉发育不良等。其发生率为1/2,但只会在父
- 氨基酸氨基酸是生物学上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氨基(-NH2)和羧基(-COOH)的官能团,以及连到每一个氨基酸的侧链组成。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赋予蛋白质特定的分子结构形态,使其分子具
- 嗜睡症嗜睡症(hypersomnia)是一种会睡眠过度的疾病,主要有两种类型:原发性嗜睡症和反复性嗜睡症。两者的症状相同,但发生频率不同。患有嗜睡症的人会反复发生过度日间嗜睡(英语:Excessive
- 菇类蕈类(注音:ㄒㄩㄣˋㄌㄟˋ;拼音:xùn lèi),通称蘑菇、菇类,是大型、高等的真菌,子实体通常肉眼可见。菌丝具横隔壁,将菌丝分隔成多细胞。不过,蘑菇一词通常是对蘑菇属(Agaricus)部分食
- 新兴传染病新兴传染病一般定义是近二十年以来,新出现在人类身上的传染病,而该疾病的发生率除了有快速增加的趋势,且在地理分布上有扩张的情况,甚至发展出新的抗药性机制等 ,都可以算是新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