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选侯国

✍ dations ◷ 2025-08-29 10:47:12 #科隆选侯国
科隆选侯国(德语:Erzstift und Kurfürstentum Köln),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存在于10世纪到19世纪初的采邑主教领国,由科隆总主教统治。在13世纪科隆总主教被封为选帝侯前被称为科隆采邑总主教区,是最早的七个选侯国之一,她包含有天主教科隆教区以及其他教会领地。1288年时因为和试图使科隆成为自由城市的市民团体冲突,因此科隆总主教将首都从科隆搬到波恩。1794年被法国军队入侵,最后在1803年世俗化。直到1824年才重新成立天主教科隆总教区。科隆在罗马帝国时期称作“克劳蒂亚·阿格里皮娜的殖民地”(Colonia Claudia Ara Agrippinensium),名称源自于小阿格里皮娜。自罗马时代就成立了教区,953年成为总教区,首任科隆总主教布鲁诺一世是神圣罗马帝国首任皇帝-奥图一世的弟弟;同时科隆总主教也获得了世俗领土的治理权,成为一方采邑总主教,此为科隆采邑总主教区之伊始。其涵盖了总主教区的世俗领土,包含位于莱茵河西岸的一整个狭长地区,其西滨临于利西公国;在莱茵河的另一侧则有西发里亚公国、伯格和马克等领地。13世纪,选帝侯制度诞生,并因1356年的金玺诏书而确立,共有四个世俗诸侯和三个教会诸侯担任此职,其中包含了科隆总主教,此外科隆总主教也获得意大利大书记官(Archchancellor)的头衔。尔后科隆采邑总主教区就被称为科隆选侯国(Erzstift und Kurfürstentum Köln)。1288年瓦林根之战(英语:Battle of Worringen)后科隆从选侯国中独立为自由城市,因此科隆总主教被迫迁出科隆,改以波恩为选侯国首都。 自此科隆总主教只有科隆总教区的教会地位,而不再是科隆的政治领袖。不过选侯国依然保有科隆以外的领地。在16世纪其间,有两个科隆总主教改宗新教,一个是赫尔曼·冯·威德,他改宗后就选择辞退总主教职位;另一个则是盖布哈尔德·冯·瓦尔德堡,然而盖布哈尔德于1582改宗加尔文派后,不打算放弃自己的领地,试图将科隆选侯国世俗化。这导致了科隆战争,教廷雇用了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佣兵,还有巴伐利亚也派出军队,以对抗为了保有新教选侯国的荷兰。1583年12月11月,科隆战争结束,新教的主教继承者放弃教区,并退休移居到斯特拉斯堡。这是一次成功的反宗教改革。最后由出自巴伐利亚公家族的恩斯特继任了科隆总主教之位。从此之后到18世纪中叶,科隆总主教一席经常由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巴伐利亚系成员担任。由于这段期间的科隆总主教也通常身兼明斯特和列日的采邑主教,因此科隆总主教成为了德国西北的重要领袖之一。1795年,选侯国在莱茵河左岸的领土被法国占领,并于1801年被正式割让。随着1803年的《帝国代表重要决议》(德语:Reichsdeputationshauptschluss)而世俗化,采邑总主教区解散,西发里亚公国被分给黑森-达姆施塔特伯国。1824年,科隆再度成立总教区,只是总主教不再握有世俗政治权力,而是单纯的宗教领袖。现今主教座堂为知名的科隆大教堂。维基共享资源中与科隆选侯国相关的分类 坐标:51°0′N 6°50′E / 51.000°N 6.833°E / 51.000; 6.833

相关

  • 复层噬菌体科复层噬菌体属 Tectivirus复层噬菌体科(Tectiviridae),也译作复层病毒科,tecti来自拉丁文的tectus,有有盖的之意。主要宿主为细菌。代表种:
  • 偏执型人格障碍妄想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又叫偏执型人格障碍,其症状常表现为:对别人的回绝,不信任,厌恶过度敏感,而且很容易怀疑别人对自己有这些反面情绪。别人无意中的一
  • 达那唑达那唑(Danazol)为一种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乳腺小叶增生、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英语:hereditary angioedema)及其他疾病的药物,主要经口服给药。达那唑具有雄性化的副作用,使其用
  • 心室中膈缺损心室中膈缺损(英语: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简称:VSD),又称心室中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列为心脏病之一,当然中隔缺损还有分为心室中隔缺损、心房中隔缺损等等。生出
  • 拟卤素拟卤素或类卤素(pseudohalogen)是一种性质类似卤素的无机化合物,其通式为 XY,其中 X 可以是氰基 CN、氰氧基 OCN、硫氰基 SCN 等官能基,而 Y 可以是上述的物质或是卤素原子。如氰
  • 急性白磷中毒急性白磷中毒,又称急性黄磷中毒,是指人体由于摄入(吸入或口服)白磷单质(不包括磷化合物)而出现的急性中毒医学情况。急性白磷中毒的原因包括误服含白磷产品、自杀或自残、军事应用
  • 伊本·白图泰伊本·白图泰(阿拉伯语:ابن بطوطة‎、拉丁转写:ibn Baṭūṭah,1304年2月25日-1369年),全名阿布·阿布杜拉·穆罕默德·伊本·阿布杜拉·伊本·穆罕默德·伊本·伊布拉欣·
  • 海洋灾害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啸和风暴潮;与海洋与大气相关的灾害性现象还有“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台风等。风暴潮
  • 首位城市首位城市(英语:primate city)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中,规模最大且不成比例地大于其他城市的城市。这一概念于1939年由地理学家马克·杰佛森(M.Jefferson)在《城市首位
  • 曼图霍特普一世曼图霍特普一世(Mentuhotep I)是一位古埃及第十一王朝的法老。他的统治时间约公元前2119年至公元前2115年。按凯尔奈克神庙中的法老列表曼图霍特普一世是底比斯一个贵族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