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风暴事件

✍ dations ◷ 2025-04-11 02:33:46 #黑色风暴事件
黑色风暴事件(英语:Dust Bowl),或称肮脏的三零年代(Dirty Thirties)是1930-1936年(个别地区持续至1940年)期间发生在北美的一系列沙尘暴侵袭事件。由于干旱和持续数十年的农业扩张,对北美大平原原始表土的深度开垦破坏了原本固定土壤、贮存水分的天然草场,以及未有相关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风暴来临时卷起沙尘,使得美国和加拿大大草原上的生态以及农业受到了巨大影响。1930年代的干旱期,由于缺乏自然植被固定土壤,干旱使其转变为沙尘,向东和向南的大风卷起沙尘,形成巨大的深色云雾。情况严重时,云雾所到之处遮天蔽日,能抵达美国东海岸,例如纽约和华盛顿特区等地。多数沙尘抵达大西洋后才逐渐沉降、固定下来。这些巨大的沙尘暴在美国曾被称为“Black Blizzards(黑色风暴)”或“Black Rollers(黑色巨浪)”——风暴袭来时,能见度骤然下降,仅仅只能维持1米左右(几英尺)的能见度。黑色风暴曾影响了约400,000 km²(100,000,000英亩或20万平方英里)的广阔地域,灾害的中心区域为德克萨斯州和奥克拉荷马州的走廊地带,以及新墨西哥州、科罗拉多州和堪萨斯州的衔接区域。干旱致使上百万英亩土地荒芜,成百上千人背井离乡。许多家庭(在美国被称为“俄克佬”(Okie),代表那些来自俄克拉荷马的人)被迫迁往加州或其他州,而经济状况却未有太多改观。由于失去土地,他们寄人篱下,往来于农庄间靠替人采摘葡萄或干农活勉强为生。后来美国作家约翰·史坦贝克创作了关于此类人群的小说《人鼠之间》和《愤怒的葡萄》,并在此后获得了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美国西部平原由于长期形成的草地被大面积翻耕,裸露的表层土壤被大风扬起,最终形成了巨型沙尘暴——“黑色风暴”灾害。“黑色风暴”持续三天,根据联邦政府的调查,接近一千万亩农田被摧毁,表面有至少5英寸厚的肥沃表层土壤被强风刮走,总计差不多有3.5亿吨。美国冬小麦减产510多万吨。

相关

  • 强电解质电解质(英语:electrolyte)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可以产生自由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通常指在溶液中导电的物质,而固态可导电的物质不算电解质。这包括大多数可溶性盐、酸和碱。
  • 约翰斯顿环礁约翰斯顿环礁(英语:Johnston Atoll),位于北太平洋中部,是波利尼西亚群岛的组成部分之一,属于美国无建制领土。东北距夏威夷檀香山1328公里,有重要战略地位。约翰斯顿环礁主要由约翰
  • 甲硫氨酸的再生甲硫氨酸(英语:Methionine,又称蛋氨酸),在所有后生动物中它是一种必需氨基酸。与半胱氨酸一起,甲硫氨酸是两个含硫蛋白原氨基酸之一。对人而言是唯一的含硫必需氨基酸,有L型及D型两
  • 汉斯·克雷布斯汉斯·阿道夫·克雷布斯(德语:Hans Adolf Krebs,1900年8月25日-1981年11月22日),医生、生物化学家,原籍德国,后移民英国。克雷布斯在代谢方面有两个重大发现:尿素循环和三羧酸循环。
  • Cd镉(原子量:112.411(8))共有50个同位素,其中有3个同位素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格奥尔格·威廉·斯特勒格奥尔格·威廉·斯特勒(德语:Georg Wilhelm Steller,1709年3月10日-1746年11月)是德国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医生和探险家,曾在俄罗斯工作,并远赴勘察加半岛和阿拉斯加等地参与探险
  • 消炎抗炎性(英语:Anti-inflammatory)指物质或治疗能减少炎症的特性。消炎药占约止痛药的一半。消炎药以消炎作用来减少疼痛,与鸦片类药物不同,后者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以阻断疼痛讯号传
  • 奥斯鲍恩·雷诺奥斯鲍恩·雷诺(英语:Osborne Reynolds,1842年8月23日-1912年2月21日),英国物理学家,在流体动力学有独到的见解。另外,他研究固体和流体之间的热传递现象也改善了锅炉和冷凝器的设计
  • 露西儿·鲍尔露西尔·戴泽蕾·鲍尔(Lucille Désirée Ball,1911年8月6日-1989年4月26日)是美国著名的喜剧女演员,在她的一生中,她一直活跃在电影、电视、舞台、电台等各种媒体上,成为了美国文
  • 安托万·罗兰·德朱西厄安托万·罗兰·德朱西厄(法语:Antoine Laurent de Jussieu,1748年4月12日-1836年9月17日),法国植物学家,主要贡献是最早系统地将显花植物进行分类,他的分类方法大部分仍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