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沙林
✍ dations ◷ 2025-11-18 09:08:39 #沙林
沙林(Sarin)是一种神经毒剂,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来破坏神经系统的功能。沙林在人体中的降解速度很慢,具有累积毒性。1938年,沙林由德国法本公司的研究者格哈德·施拉德(Gerhard Schrader)、O.安布罗斯(Otto Ambros)、G.李特尔(Gerhard Ritter)、范·德尔·林德(Van der Linde)首次发现,为研制新型杀虫剂的副产物,这种毒剂就是以上述4个人的姓中的5个字母命名为“Sarin”。德国人很快发现这种毒气的军事价值,并投入生产,但是二战期间并未使用。二战后,这种毒剂才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生产。美军代号GB,苏军代号P-35。沙林有多种合成路线,从DC(甲膦酰二氯)出发合成沙林的反应如下:无色水样液体,纯净时无气味,只有在混入杂质时才会散发气味。沸点158℃,易与水混溶,可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中。沙林可经由皮肤、眼睛接触、呼吸道的吸入或由口食入等途径危害身体,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堆积,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其半数致死量(LCt50,大鼠,吸入)为26.2ppm(150 mg/m³)/10min,其立即威胁生命健康浓度(IDLH,大鼠,吸入)为0.0175 ppm(0.1 mg/m³)。沙林毒气的致死机理和其他神经类毒气类似,通过妨害突触间隙神经递质的作用麻痹肌肉,包括呼吸系统所必需的肌肉,从而造成窒息。即使非致死剂量的沙林侵入人体,也会造成瞳孔缩小、视力困难、胸部紧塞、头痛、恶心以及呕吐等症状,更大浓度时亦会使人晕眩、焦虑、心智损伤、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沙林的吸入半致死数为35mg-min/m³(3ppm暴露2min)。可为病患注射阿托品以减轻继发症状,提高其存活率。应优先救治仍有心跳和脉搏明显的患者。可能的解药:甲二氯胂(MD) ·
乙二氯胂(ED) ·
苯二氯胂(PD) ·
光气肟(CX) ·
芥子气(H) · 倍半芥子气(Q) · 氧联芥子气(T) · 路易氏剂(L) ·
氮芥子气(HN)(HN1 · HN2 · HN3)
相关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胺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是具有氨基糖与氨基环醇(英语:aminocyclitol)结构的一类抗生素,在临床主要用于对革兰氏阴性菌、绿脓杆菌等感染的治疗,1960年代到1970年代曾经非
- 基因基因(英语:gene)在生物学中指DNA或RNA内编码基因产物(RNA或蛋白质)的合成的核苷酸序列。基因也可视作基本遗传单位,亦即一段具有功能性的DNA或RNA序列。弄清其序列本身的过程叫基
- 壶菌门壶菌(英语:Chytridiomycota)是一类具有动孢子(英语:zoospore)的真菌。其名称来源于希腊文χυτρίδιον(chytridion),意思是“小壶”,因其产生动孢子的结构动孢子囊而得名。壶菌
- 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 (Vahl) P. Karst., (1881)蕈伞凸面子实层连生美味蜜环菌(学名:Armillaria mellea),又名榛蘑、臻蘑、蜜蘑、蜜环蕈、栎蕈,分布于全球各地区,为小皮伞科真菌,也
- 高功能自闭症高功能自闭症(英语:High-functioning autism,简称HFA),指智商中等或更高患者所患有的自闭症,该类自闭症患者多数具有语言能力,学习能力较佳、自闭倾向较不明显;但语言理解与表达力、
- 阴虱/阴蟹Pediculus pubis Linnaeus, 1758阴虱(Pthirus pubis)是一种寄生于人体毛发的寄生虫,长约1至3毫米,无翼。因常见于阴部,故称阴虱。另外,由于阴虱身体扁平,远看如同皮屑,细看则如同小
- 中子俘获中子俘获是一种原子核与一个或者多个中子撞击,形成重核的核反应。由于中子不带电荷,它们能够比带一个正电荷的质子更加容易地进入原子核。在宇宙形成过程中,中子俘获在一些质量
- J01E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1(抗菌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德语: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又译维特根施泰因、维特根斯坦;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是一名奥地利哲学家。他生于奥地利,后入
- 萨克逊人撒克逊人(英语:Saxons,德语:Sachsen),日耳曼蛮族之一,早年分布在德国境内的下萨克森一带,公元5世纪入侵不列颠岛。中文史学界以“撒克逊人”指登陆不列颠岛的部分,也就是盎格鲁撒克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