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原始宗教

✍ dations ◷ 2025-04-25 15:52:00 #佤族原始宗教
佤族(佤文:Ba Rāog / si viex / Brāog / Vax Ba Rāog / Vāx qux (口语) / Vā (文学语),旧佤文:Praok / Va;中国标准罗马字母:Va)是亚洲的一个跨国民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的山地,分属于缅甸与中国。在缅甸境内超过60万人,主要分布于佤邦,也分布于掸邦其他地区。在中国约43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沧源佤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澜沧、孟连、双江、耿马、镇康等县。传统上佤族人信仰万物有灵,现在则多信仰基督教或佛教。有木鼓崇拜。佤族使用佤语,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有巴饶克、佤和阿佤3个方言。中国的佤族原来没有文字,1956年创制了一套以巴饶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岩帅语音为标准音的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佤族在2000年前就与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的先民一起居住在高黎贡山和澜沧江地区。先秦时“百濮”的一支。唐代称“濮子蛮”,宋代称“濮蛮”,明代称“古剌”,清代称“嘎剌”、“哈瓦”,也被记载为“野‘左犭右卡’”。佤族分为两种,一是“卡瓦”(佧佤),保有猎人头的习俗,所以又称为“野佧”;另一是“卡喇”(佧喇),常与邻族(尤其是傣族,旧称“摆夷”)接触,且已经革除猎人头的习惯,又称之为“熟佧”,他们受傣文化的影响而接受了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仰。“野佧”依猎头方式又分为两种:“湿头”用杀人的方式取得人头,“干头”则以购买或挖掘坟墓的方式取得人头。他们自称“佤”、“巴饶克”、“阿佤”等,都有“住在山上的人”的意思。当地傣族与国外老族、掸族称其为“佧佤”,“佧”在傣语中意为奴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称为佤族。佤族有猎头的习俗,最后一次有记录的猎头在1950年代末。他们本来也生活在景栋,后被孟莱王孙儿征服,成为掸族诏法的奴隶。佤族民族学家赵明生提出了与传统史籍相异的观点,他认为晋朝永昌郡的永寿城不仅是普通县城,而是晋朝时归顺中原政权的佤族地方民族政权,可能是民间传说的佤族古城。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和缅甸的佤邦。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两个纯佤族自治县、三个佤族与其他少数民族联合自治县:

相关

  • 双氯西林双氯西林(Dicloxacillin)是一种半合成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于耐酶的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主要治疗由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引发的疾病。双氯西林有多种商品名,比如百时美施贵宝生产
  • 赤霉素赤霉素(英语:gibberellin,简称为GA)也称徒长素、激勃素、吉贝素(因提取自赤霉菌(英语:Gibberella fujikuroi)而得名),是一种植物激素,调节生长和影响各种发育过程,包括促进茎的伸长、发
  •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5A级景区,面积约900公顷,创建于1959年,由中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带领建造,位于葫芦岛上。园内保有大量热带雨林还有各种树木,
  • Bacillus subtilis枯草杆菌(学名:Bacillus subtilis),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细菌,为革兰氏阳性的好气性菌,普遍存在于土壤及植物体表,在人体亦可发现在肠道内共生的枯草杆菌。型态上的主要特征是菌体表
  • 大纪元大纪元可以指:
  • 中国传统游戏列表中国传统游戏,可分为棋类、牌类、猜射等类型。若干项目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12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金亚秋金亚秋(1946年9月-),生于上海,原籍江西婺源,中国电磁波物理与遥感科学专家,复旦大学教授。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5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彼得·舒尔茨彼得·舒尔茨(英语:Peter G. Schultz,1956年6月23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是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化学教授。舒尔茨的工作涵盖了化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包括:催化抗体的发现
  • 藤原龙也藤原龙也(1982年5月15日-),日本演员,出生于埼玉县。身高178cm,血型A型。1997年参加舞台剧《身毒丸》的甄选,从5537人当中脱颖而出,更在伦敦的演出中一跃成名。在日本也以和舞台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