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原始宗教

✍ dations ◷ 2025-10-20 03:52:33 #佤族原始宗教
佤族(佤文:Ba Rāog / si viex / Brāog / Vax Ba Rāog / Vāx qux (口语) / Vā (文学语),旧佤文:Praok / Va;中国标准罗马字母:Va)是亚洲的一个跨国民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的山地,分属于缅甸与中国。在缅甸境内超过60万人,主要分布于佤邦,也分布于掸邦其他地区。在中国约43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沧源佤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澜沧、孟连、双江、耿马、镇康等县。传统上佤族人信仰万物有灵,现在则多信仰基督教或佛教。有木鼓崇拜。佤族使用佤语,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有巴饶克、佤和阿佤3个方言。中国的佤族原来没有文字,1956年创制了一套以巴饶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岩帅语音为标准音的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佤族在2000年前就与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的先民一起居住在高黎贡山和澜沧江地区。先秦时“百濮”的一支。唐代称“濮子蛮”,宋代称“濮蛮”,明代称“古剌”,清代称“嘎剌”、“哈瓦”,也被记载为“野‘左犭右卡’”。佤族分为两种,一是“卡瓦”(佧佤),保有猎人头的习俗,所以又称为“野佧”;另一是“卡喇”(佧喇),常与邻族(尤其是傣族,旧称“摆夷”)接触,且已经革除猎人头的习惯,又称之为“熟佧”,他们受傣文化的影响而接受了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仰。“野佧”依猎头方式又分为两种:“湿头”用杀人的方式取得人头,“干头”则以购买或挖掘坟墓的方式取得人头。他们自称“佤”、“巴饶克”、“阿佤”等,都有“住在山上的人”的意思。当地傣族与国外老族、掸族称其为“佧佤”,“佧”在傣语中意为奴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称为佤族。佤族有猎头的习俗,最后一次有记录的猎头在1950年代末。他们本来也生活在景栋,后被孟莱王孙儿征服,成为掸族诏法的奴隶。佤族民族学家赵明生提出了与传统史籍相异的观点,他认为晋朝永昌郡的永寿城不仅是普通县城,而是晋朝时归顺中原政权的佤族地方民族政权,可能是民间传说的佤族古城。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和缅甸的佤邦。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两个纯佤族自治县、三个佤族与其他少数民族联合自治县:

相关

  • 口服口服给药(英语:Oral administration) (per os) 是一种给药途径,通过嘴吞服药物使其在体内发挥作用。许多药物都可以口服给药,因为其往往在全身产生作用,通过血流输送到身体的各个
  • 高钙血症高血钙(Hypercalcaemia)是指血液中的钙离子(Ca2+)过高的疾病。人体一般血钙浓度在2.1–2.6 mmol/L (8.8–10.7 mg/dL, 4.3–5.2 mEq/L),若浓度高于2.6 mmol/L,就是高血钙。轻度高
  • 经验主义经验主义(英语:Empiricism)又作经验论,通常指相信现代科学方法,相信证据,着重认为理论应建立于对于事物的观察,而不是直觉或迷信。意即通过实验研究而后进行理论归纳优于单纯的逻辑
  • 旅行推销员问题行商问题(最短路径问题)(英语: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TSP)是这样一个问题:给定一系列城市和每对城市之间的距离,求解访问每一座城市一次并回到起始城市的最短回路。它是组合
  • 中国史学史中国史学之发展,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古代史学史,包括先秦、秦汉、唐朝、清朝乾嘉时期,中唐以后设置史馆,纂修实录,并形成修史制度。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传统史学引入西
  • 述情障碍述情障碍(Alexithymia)是一种亚临床的人格特质,特点是无法识别及描述自身及其他人的情绪。述情障碍的核心特质是在情绪觉察、社会依附及人际互动上显著的失能。而且,有述情障碍
  • 滴眼液眼药水是治疗眼睛疾病的药水,其成分依作用的不同有许多种类,例如类固醇、抗生素、抗组织胺药、 β阻滞剂、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等。一般眼药水为了长期保存而添加了微量的防腐
  • 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制定的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该计划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陈云主持制定,在中华人民共和
  • 山 (消歧义)山可以指:而The Mountain可能指:
  • 正蓝旗正蓝旗(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ig","Oyun Gurban Ulus 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