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塔克

✍ dations ◷ 2025-11-11 21:46:24 #本杰明·塔克

本杰明·塔克(英语:Benjamin Tucker,1854年4月17日-1939年6月22日)是19世纪美国个人无政府主义的主要思想家。

本杰明·塔克对于美国个人无政府主义发展的贡献主要是透过他出版的作品和自己撰写的文章。在编辑和出版无政府主义者的定期期刊时,塔克筛选并结合了许多欧洲的思想家如赫伯特·斯宾塞和皮埃尔-约瑟夫·普鲁东以及其他早期美国个人主义思想家如莱桑德·斯波纳、威廉·葛林、和约书亚·沃伦等人的思想,也包括了当时其他许多如自由思考和自由恋爱的思潮,这些都是为了推广他理想中的个人无政府主义哲学。

与其他当时的社会运动者一样,塔克大力提倡自由恋爱和自由思考,反对政教合一以及对于非侵略性行为的禁止。不过他观察到了美国劳工的穷苦处境,认为那是由于国家授权的垄断所造成的:

他花了数十年时间研究政府的经济控制如何产生、以及多少货币才算正当。他认为利息和利润都是剥削的形式,宣称这些行为虽然没有直接透过强迫的力量(或称“入侵”),但却有可能造成银行业的垄断(通常是由国家控制),而进一步造成强迫和入侵的产生。塔克认为任何利息和利润都是“高利贷”,并认为那是压迫劳工的基础。他宣称无政府主义必须维持“个人控制其生产出或购买而得的产品—亦即私人财产的自由”否则无论如何都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从这里塔克跟随了普鲁东的理念,主张财产不可能在没有劳工的情况下产生。塔克相信私人财产是个人自由和进步所不可或缺的。不过,他也反对维持那些未被使用的土地的所有权,认为土地必须一直被拥有者所使用才能保持独占权利。虽然他认为保护未被使用的土地是不道德的,但他主张自由最大的威胁是对于银行业的垄断—尤其是政府以许可执照制度所进行的垄断。

塔克认为只要解除对银行业的管制,劳工的薪资便能提升。他认为只要银行业之间展开竞争,便能降低银行利率、同时也会进一步刺激创业浪潮。他认为这样一来便会大幅降低寻求薪资工作的个人、使他们得以自行创业,接踵而来的频繁竞争又会进一步拉抬劳工的工资。“因此,将利率拉低也会引发拉抬工资的浪潮。”

塔克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他主张关税会限制国内企业与外国企业竞争,而进一步造成物价高涨。他相信自由贸易会帮助市场降低物价,因此能使劳工取得他的“自然薪资”。不过,塔克并不相信知识产权的权利,这使他与其他一些个人无政府主义者如莱桑德·斯波纳产生冲突,斯波纳等人认为创新的概念也是属于劳动的产品。

如同许多个人主义者一般,塔克并不相信无政府状态下乌托邦的和平理想便会实现。所以他主张个人的自由和财产应该交由私营的防卫治安机构负责,但他反对让国家垄断治安的服务,他主张提供治安服务的私营公司应该在自由市场里互相竞争,他说道:“治安服务就和其他的服务一样,都是有用处而且有需求的劳动,因此也应该是经济上符合需求与补给原则的商品。”

他也是第一名将普鲁东的《什么是财产?》一书翻译为英文的人,他也翻译了麦克斯·施蒂纳所著的《自我及所有》(The Ego and Its Own)一书,他对这些翻译作品感到相当自豪。

期刊发行了一些思想家如莱桑德·斯波纳、维多·尤拉斯(Victor Yarros)等人的原始著作。

期刊也将萧伯纳等人的原始著作引进美国,塔克也是第一名将尼采著作翻译为英文的美国人。

塔克的期刊也大力提倡麦克斯·施蒂纳的利己主义。这造成了美国个人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分裂—分为塔克的利己主义派、和主张自然法的斯波纳派。两派都反对强迫的权威、非自愿的法律、以及“社会契约”的概念,但两派在个人主义的哲学根基上产生差异:自然法派主张个人有着天赋的权利免受强迫力量侵扰,而利己主义派则强调每个人追求各自私利的制度。由于塔克的利己主义理念,他对于个人主义的看法开始倾向于功利主义的方向而不是绝对的原则。他认为强迫那些面临死亡或患病的人签下契约是错误的,他说:

“人类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将痛苦的程度最小化。通常我们之所以致力于减少侵犯的行为,只是为了减少遭受痛苦的总数(自我遭受的痛苦,无论直接的或经由他人同情心的)。但更准确的说,我认为尽管这种常规在现在看来有多么重要,但它却不是绝对的;反过来说,如果未来某一天强迫性的侵略行为能够减少人类遭受痛苦的总数,这种侵略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也因此当我们替不强迫不侵略的理想辩护时,我们衡量的不是侵略的程度,而是遭受痛苦的程度…对我而言这个原则为—每个人的最终目标是将其遭受的痛苦程度最小化。”

由于与莱桑德·斯波纳的道德哲学产生分裂,从那时起塔克也不再编辑期刊了。

1854年4月17日生于马萨诸塞州南达特茅斯郡(South Dartmouth)。

相关

  • 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学(英文:Psychoanalysis)或称心理分析学,是于19世纪末期由奥地利神经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创立的一门学科。当时精神病学普遍受生物学的影响,对于心理现象的构成、发
  • 蛋白质二级结构二级结构(英语:Secondary structure)在生物化学及结构生物学中,是指一个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及核酸(DNA或RNA),局部区段的三维通式。然而它并不描述任何特定的原子位置(在三级结构中
  • 组织工程组织工程学(Tissue engineering),是指利用生物活性物质,通过体外培养或构建的方法,再造或者修复器官及组织的技术。这个概念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1987年提出,在此后的二十多
  • 舌唇舌唇音(英语:Linguolabials或 apicolabials)是通过将舌尖抵在上唇旁而形成的辅音。舌唇音是一种罕见的辅音:这个发音的音位在大洋洲的语言发现,例如在瓦努阿图通行的阿拉齐语:270
  • 森林破碎化栖息地细碎化是指某些生物栖息地被分隔开,致使种群被分割的问题。栖息地细碎化可能是由于地理进程中环境慢慢被改变 (这可能是新物种形成的原因),或者是由于人类活动,例如土地用
  • 提督学政学政,全称提督学政,别称学使、学台,古代学官名。学政一般由翰林学士或进士出身的侍郎、京堂、翰、詹、科、道、部属等京官担任,职责是“掌一省学校、士习、文风之政令”,例如主持
  • 豚草属超过40种,详见内文。豚草属(学名:Ambrosia)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杂草,适应力极强而且生长旺盛的植物,属于双子叶植物纲的菊目菊科。大多数的豚草属植物是一年生的,但也有多年生的,例
  • 拉曼光谱学拉曼光谱学(Raman spectroscopy)是用来研究晶格及分子的振动模式、旋转模式和在一系统里的其他低频模式的一种分光技术。拉曼散射为一非弹性散射,通常用来做激发的激光范围为可
  • 韦拉克鲁斯市韦拉克鲁斯(西班牙语:Veracruz),原名“圣地亚哥·德·韦拉克鲁斯”,是墨西哥境内第一个由西班牙人建立的居民点,位于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是墨西哥湾畔重要的港口城市,人口约44万(2005
  • 男男性行为男男性行为,是指男性跟男性一同从事的性行为,而不论从事者的性倾向或性别认同为何。《金赛报告》的著者于1948年指出37%的男性受访者有过至少一次的同性性行为经历。证据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