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蒂安·拉莫特

✍ dations ◷ 2025-02-24 04:01:46 #1903年出生,1983年逝世,比利时天主教传教士,佛经翻译家,佛教学者,鲁汶大学校友

艾蒂安·保罗·马利·拉莫特(法语:Étienne Paul Marie Lamotte,1903年11月21日-1983年5月5日),生于比利时迪南,是一名天主教神父,也是天主教鲁汶大学希腊文教授。但他最著名的学术成就在于印度学研究,特别是佛教研究上。他精通梵文、巴利文、中文与藏文,是一位佛经翻译家,曾将《大智度论》从中文译为法文。

1953年,获得法朗基奖。

早期在马利纳(Malines)学习神学,并于1926年在此教区任司铎(神父)。1929年在鲁汶大学取得东方语言博士学位,1930年取得哲学和文学博士。

他以印度学家著称,是当时欧洲从事印度佛教研究的权威,以其掌握梵语、巴利语、汉语、藏语的语言天赋和对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翻译著称。他翻译了龙树的《大智度论》,从1944至1980年共出版了五卷,很遗憾在他生前没有完成。还出版了翻译经典《首楞严三昧经》、《解深密经》、《维摩诘经》、无著的《摄大乘论》和世亲的《成业论》。1958年出版了《印度佛教史》第一卷,这是法国语言佛经研究的必需参考书。

1953年他获得著名的法朗基奖,1969年被选为法国题铭和纯文学学术院(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外籍合作院士。直到晚年他才去亚洲旅行,得到诸多研究机构同行的尊重和赏识,斯里兰卡的一座主要寺院破例授予他(外国人、非佛教徒)“佛经专家”光荣称号。

保罗·威廉斯,为皇家亚洲学会期刊(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拉莫特书籍之一的书评作者,他写到"本文总是比仅仅翻译或解释有更多的内涵。对于各种语言的大量及第一手资料,而且他似乎能完全了解的来处理这些资料。"

相关

  • 波罗的-斯拉夫语族波罗的-斯拉夫语族(Baltic-Slavic language)是印欧语系中波罗的语族和斯拉夫语族的合称。波罗的语族的语言和斯拉夫语族的语言共同点较多,两者较为接近。但波罗的诸语和斯拉夫
  • ɤ̞中后不圆唇元音是一种用于一些口语中的元音。声学上,这个元音其实是中次后不圆唇元音。由于没有语言可以同时区分半闭后不圆唇元音、中后不圆唇元音及半开后不圆唇元音三种音
  • 布丽·拉尔森布丽·拉尔森(英语:Brie Larson,1989年10月1日-),本名布莉安·希唐妮·特桑尼尔斯(英语:Brianne Sidonie Desaulniers),是一位美国女演员和歌手。童年出道开始参演喜剧小品《The Tonig
  • 花色素苷花色素苷(英语:Anthocyanin,简称花色苷)是花色素的糖苷衍生物的统称,是一类常见的水溶性植物色素。视乎pH值,花色素苷显红、紫或蓝色。花色素苷广泛分布在陆生植物,尤其是越橘属和
  • 1991年海湾战争联军介入海上行动空战(英语:Gulf War air campaign)解放科威特(英语:Liberation of Kuwait campaign)停火后海湾战争(英语:Gulf War;阿拉伯语:حرب الخليج الثانية‎)是
  • 两步逃离地狱地狱边缘(Two Steps from Hell,又名地狱咫尺、逃陷地狱、两步逃离地狱)成立于2006年3月,总部设于美国加州洛杉矶,是一家专业的音乐制作公司,地狱边缘是由尼克·菲尼克斯(英语:Nick P
  • 大洋钻探计划大洋钻探计划(Ocean Drilling Program,ODP)是一项通过在大洋底部钻探进入地球内部采集洋底沉积物和岩石样本进行基础研究的国际合作项目,是深海钻探计划的延伸。1985年,随着钻探
  • 谢世儒谢世儒(英语:Chia Shi-Lu,1971年10月13日-),新加坡政治人物、医生,于2011年4月27日起成为新加坡国会议员。谢世儒在家中排名第一,另有一个弟弟。谢世儒毕业于英华中学和国家初级学院
  • 狄·保加第狄·保加第(英语:Dirk Bogarde,1921年3月28日-1999年5月8日),著名英国影星,亦是小说作家,约1950年代起窜红。原名Derek Jules Gaspard Ulric Niven van den Bogaerde,在伦敦西汉普斯
  • 彭上坤彭上坤(1910年-1943年),江西万载人。中国工农红军将领、八路军将领。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在红一方面军任指挥员。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第四、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