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爱沙尼亚网络战

✍ dations ◷ 2025-10-21 15:18:27 #2007年,爱沙尼亚历史,网络安全,网络战,爱沙尼亚-俄罗斯关系

爱沙尼亚网络战(爱沙尼亚语:2007. aasta küberrünnakud Eesti vastu)是指从2007年4月底开始,爱沙尼亚面对大规模的网络袭击。黑客目标包括国会、政府部门、银行以至媒体的网站,其攻击规模广泛而且深纵,事件在国际军事界中广受注目,普遍被军事专家视为第一场国家层次的网络战争。

网络战爆发时,爱沙尼亚正准备移走苏俄时代的纪念铜像,不但引起国内俄人骚乱,俄罗斯政府亦作出严厉批评。爱沙尼亚指声称这场攻击已超出一般黑客的能力,指控俄罗斯政府参与其事,但俄罗斯政府已多次否认。一些网络专家指,要发动如此规模的攻击,未必需要政府在背后操控,黑客可透过僵尸网络控制各地电脑,集体发动攻击。

爱沙尼亚共和国是东北欧波罗的海三国之一。19世纪被俄罗斯吞并,俄国十月革命后独立,二次大战时再被斯大林吞并,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后,再次独立。

2007年4月,爱沙尼亚决定将首都塔林的苏俄时代军事纪念像移到军人坟场,该建议最先由首相安德鲁斯·安西普提出,原意是利用爱国情绪,在三月国会大选中争取中间偏右的选民,支持拥护自由市场的改革党。但人口只有130万人的爱沙尼亚,约有30万俄人聚居,当苏俄时代的纪念像在4月底被封时,数以百计的人群上街示威,攻击剧院及艺术学院,大叫“俄罗斯!俄罗斯!”、“苏联万岁”等口号,多间商铺被掠夺,逾千人被捕,一人被斩死。

事后爱沙尼亚监察间谍的人员指,俄国领事馆人员在骚乱前,曾与示威领袖会面;同一时间,俄国政府组织的青年团亦包围爱沙尼亚在莫斯科的大使馆,扬言要堵毁大使馆。当爱沙尼亚抗议后,俄罗斯外交部指责爱沙尼亚一手促成紧张局面;5月1日,俄国以“铁路维修”为由,停止向爱沙尼亚出口石油和煤;俄国媒体报道事件时,形容一群“反法西斯”的学童正阻止爱沙尼亚摧毁纪念铜像,遭受到“野蛮的警察虐待”。

2007年4月27日,爱沙尼亚多个网站开始受到攻击。大量网站被迫关闭,一些网站的主页被换上俄国宣传口号及伪造的道歉声明,该国总统的网站同样倒下。

在连串攻击浪潮中,最先报纸和电视台受袭,之后到学校,最后蔓燃至银行。近年爱沙尼亚正推动电子政府,高度倚赖电子网支持日常运作,攻击爆发后,在当地引起巨大震动。一些网站原本每月只有1000人浏览,但遇袭期间,每秒已有2000人登录。

攻击的第一次高峰出现在5月3日,当天莫斯科爆发最激烈的示威抗议。另一次高峰是5月8日和9日,欧洲各国纪念战胜纳粹德国,攻击同步升级,最少六个政府网站被迫停站,当中包括外交和司法部。最后一次攻击高峰是15日,该国最大的几家银行被迫暂停国外连线。

三轮网络攻击的焦点目标包括:爱沙尼亚总统和议会网站、政府各部门、各政党、六大新闻机构中的三家、最大两家银行以及通信公司。

该国官员指他们已变成首个网络战争的受害国。爱沙尼亚两大报之一的《邮政时报》的编辑直指:“毫无疑问,网攻源自俄罗斯,这是一次政治攻击。”该报网站受到攻击后,已经关闭了国外用户通道有一周时间。

包括爱沙尼亚首相在内均指,虽然今次攻击看似来自世界各地的电脑,但国防官员追查攻击时,发现原始攻击直接来自俄罗斯,部分域名还以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名义登记,但俄罗斯多次否认与事件有关,并抨击爱沙尼亚虚构指控。俄罗斯驻爱沙尼亚大使弗拉基米尔·奇若夫向《卫报》指:“说攻击来自俄罗斯或俄政府是严重指控,你必须拿出证据来。网络空间无处不在。我个人不支持这种行为,但人们应该先搞清楚袭击者来自哪里,为什么发动攻击。”

北约指今日爱沙尼亚面对的情况,可能是其他人明日的遭遇,对事件表示关切。国际先驱论坛报亦指,两名北约资深专家已联同美国成员,赶到爱沙尼亚了解事故。来自北约成员国和北约的“反网络恐怖”组织NCSA的专家在美国西雅图举行了专门会议,相讨对策。

事发期间,网络上流传一批文件,教人如何攻击爱沙尼亚网站,文章亦呼吁网民推动这次全球首见的网络战争。

爱沙尼亚面对的袭击手法,主要是换面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为应付庞大攻击,爱沙尼亚曾成立电脑紧急事件应变小组,他们追纵攻击者时,发现源头来自越南、美国全球各地的电脑,怀疑黑客可能利用僵尸网络发动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爱沙尼亚曾大量关闭对外通信,抵抗外国黑客入侵;邻国瑞典亦将进入爱沙尼亚的异常流量预先屏蔽。事发后,北约成员国之间并无保护网络袭击的条款,在事件中只派出观察员到爱沙尼亚协助。

2008年,爱沙尼亚国防部网络安全战略委员会发表《爱沙尼亚共和国网络安全战略》,除改善既有网络缺点之外,并配合爱沙尼亚国家行动项目,之后再透过国际合作来完成。

相关

  • 发热发烧(英语:fever),又称作发热(英语:pyrexia)或发热反应(英语:febrile response),其定义为:体温在调节时超过了平常体温。现在医界并没有一致认可的正常体温上限,文献从37.3到38.3℃都有。
  • 眼睑眼睑俗称眼皮、目胞,位于眼眶(英语:Orbit (anatomy))以内、眼球以外,是保护眼球的主要器官。眼睑分为上睑和下睑,分隔上下睑的裂缝称为睑裂。睁眼时上下睑分开,闭眼时上下睑贴合。
  • 乙酰甲胺磷乙酰甲胺磷(Acephate),学名O,S-二甲基-N-乙酰基硫代磷酰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微溶于乙醚、苯、甲苯、二甲苯。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8
  • 汕尾岛屿中国广东省汕尾市共有大约21个岛屿,当中大部分岛屿都是位于红海湾至汕尾半岛的南中国海水域。就行政隶属而言,汕尾市区占岛屿数最多。同时,汕尾是全广东省境内唯一拥有珊瑚岛的
  • 刘筠刘筠(1929年11月17日-2015年1月21日),湖南武冈人,中国鱼类生理学家、鱼类繁殖和育种专家,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湖南省科协原副主席等职。长期从
  • 沙丁鱼罐头沙丁鱼罐头是一种以沙丁鱼为主要食材的罐头,沙丁鱼通常浸在盐水、豆油、菜油、橄榄油或番茄酱,有部分会加入辣椒成为辣沙丁鱼罐头。因为要节省制造罐头的材料和运输成本,同时减
  • 托尼·柯蒂斯托尼·柯蒂斯(Tony Curtis)原名伯纳·舒瓦兹(Bernard Schwartz),1925年6月3日-2010年9月29日)美国50年代的老牌名演员。出生在纽约市布朗克斯区。柯蒂斯二战期间为美国海军服过役,战
  • 入珠入珠属于生殖器的整形手术,其施行方法为将珠子埋入阴茎的皮下组织之中。部分男性相信,此举可在发生性行为时使对方较容易达到性高潮。生殖器入珠属医疗行为,一般坊间入珠手术之
  • 呼和浩特站呼和浩特站,前称归绥站,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于1921年5月2日启用,为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货运一等站。经过铁路有唐呼铁路。呼和浩特站站房
  • 埃德萨埃德萨是上美索不达米亚(英语:Upper Mesopotamia)的一座城市,公元前302年由塞琉古一世建立,曾是奥斯若恩王国的首都。公元260年发生埃德萨战役(英语:Battle of Edessa)。十字军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