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爱沙尼亚网络战

✍ dations ◷ 2025-07-21 04:45:12 #2007年,爱沙尼亚历史,网络安全,网络战,爱沙尼亚-俄罗斯关系

爱沙尼亚网络战(爱沙尼亚语:2007. aasta küberrünnakud Eesti vastu)是指从2007年4月底开始,爱沙尼亚面对大规模的网络袭击。黑客目标包括国会、政府部门、银行以至媒体的网站,其攻击规模广泛而且深纵,事件在国际军事界中广受注目,普遍被军事专家视为第一场国家层次的网络战争。

网络战爆发时,爱沙尼亚正准备移走苏俄时代的纪念铜像,不但引起国内俄人骚乱,俄罗斯政府亦作出严厉批评。爱沙尼亚指声称这场攻击已超出一般黑客的能力,指控俄罗斯政府参与其事,但俄罗斯政府已多次否认。一些网络专家指,要发动如此规模的攻击,未必需要政府在背后操控,黑客可透过僵尸网络控制各地电脑,集体发动攻击。

爱沙尼亚共和国是东北欧波罗的海三国之一。19世纪被俄罗斯吞并,俄国十月革命后独立,二次大战时再被斯大林吞并,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后,再次独立。

2007年4月,爱沙尼亚决定将首都塔林的苏俄时代军事纪念像移到军人坟场,该建议最先由首相安德鲁斯·安西普提出,原意是利用爱国情绪,在三月国会大选中争取中间偏右的选民,支持拥护自由市场的改革党。但人口只有130万人的爱沙尼亚,约有30万俄人聚居,当苏俄时代的纪念像在4月底被封时,数以百计的人群上街示威,攻击剧院及艺术学院,大叫“俄罗斯!俄罗斯!”、“苏联万岁”等口号,多间商铺被掠夺,逾千人被捕,一人被斩死。

事后爱沙尼亚监察间谍的人员指,俄国领事馆人员在骚乱前,曾与示威领袖会面;同一时间,俄国政府组织的青年团亦包围爱沙尼亚在莫斯科的大使馆,扬言要堵毁大使馆。当爱沙尼亚抗议后,俄罗斯外交部指责爱沙尼亚一手促成紧张局面;5月1日,俄国以“铁路维修”为由,停止向爱沙尼亚出口石油和煤;俄国媒体报道事件时,形容一群“反法西斯”的学童正阻止爱沙尼亚摧毁纪念铜像,遭受到“野蛮的警察虐待”。

2007年4月27日,爱沙尼亚多个网站开始受到攻击。大量网站被迫关闭,一些网站的主页被换上俄国宣传口号及伪造的道歉声明,该国总统的网站同样倒下。

在连串攻击浪潮中,最先报纸和电视台受袭,之后到学校,最后蔓燃至银行。近年爱沙尼亚正推动电子政府,高度倚赖电子网支持日常运作,攻击爆发后,在当地引起巨大震动。一些网站原本每月只有1000人浏览,但遇袭期间,每秒已有2000人登录。

攻击的第一次高峰出现在5月3日,当天莫斯科爆发最激烈的示威抗议。另一次高峰是5月8日和9日,欧洲各国纪念战胜纳粹德国,攻击同步升级,最少六个政府网站被迫停站,当中包括外交和司法部。最后一次攻击高峰是15日,该国最大的几家银行被迫暂停国外连线。

三轮网络攻击的焦点目标包括:爱沙尼亚总统和议会网站、政府各部门、各政党、六大新闻机构中的三家、最大两家银行以及通信公司。

该国官员指他们已变成首个网络战争的受害国。爱沙尼亚两大报之一的《邮政时报》的编辑直指:“毫无疑问,网攻源自俄罗斯,这是一次政治攻击。”该报网站受到攻击后,已经关闭了国外用户通道有一周时间。

包括爱沙尼亚首相在内均指,虽然今次攻击看似来自世界各地的电脑,但国防官员追查攻击时,发现原始攻击直接来自俄罗斯,部分域名还以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名义登记,但俄罗斯多次否认与事件有关,并抨击爱沙尼亚虚构指控。俄罗斯驻爱沙尼亚大使弗拉基米尔·奇若夫向《卫报》指:“说攻击来自俄罗斯或俄政府是严重指控,你必须拿出证据来。网络空间无处不在。我个人不支持这种行为,但人们应该先搞清楚袭击者来自哪里,为什么发动攻击。”

北约指今日爱沙尼亚面对的情况,可能是其他人明日的遭遇,对事件表示关切。国际先驱论坛报亦指,两名北约资深专家已联同美国成员,赶到爱沙尼亚了解事故。来自北约成员国和北约的“反网络恐怖”组织NCSA的专家在美国西雅图举行了专门会议,相讨对策。

事发期间,网络上流传一批文件,教人如何攻击爱沙尼亚网站,文章亦呼吁网民推动这次全球首见的网络战争。

爱沙尼亚面对的袭击手法,主要是换面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为应付庞大攻击,爱沙尼亚曾成立电脑紧急事件应变小组,他们追纵攻击者时,发现源头来自越南、美国全球各地的电脑,怀疑黑客可能利用僵尸网络发动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爱沙尼亚曾大量关闭对外通信,抵抗外国黑客入侵;邻国瑞典亦将进入爱沙尼亚的异常流量预先屏蔽。事发后,北约成员国之间并无保护网络袭击的条款,在事件中只派出观察员到爱沙尼亚协助。

2008年,爱沙尼亚国防部网络安全战略委员会发表《爱沙尼亚共和国网络安全战略》,除改善既有网络缺点之外,并配合爱沙尼亚国家行动项目,之后再透过国际合作来完成。

相关

  • 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文化(英语:Christian culture)是信仰基督教为主的人群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文化,并构成了基督教文明(Christian civilization)的主体。基督教源于中东地区游牧民族以色列人的
  • 邢其毅邢其毅(1911年-2002年11月4日),中国有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邢其毅原籍贵阳市,其父邢端为清末官员、实业家。1911年生于天津,1933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1936年获美国伊
  • 海南州海南藏族自治州(藏语:.mw-parser-output .uchen{font-family:"Qomolangma-Dunhuang","Qomolangma-Uchen Sarchen","Qomolangma-Uchen Sarchung","Qomolangma-Uchen Suring","Q
  • 各国死刑的使用情况阿富汗(英语:Capital punishment in Afghanistan) · 巴哈马(英语:Capital punishment in the Bahamas) · 白俄罗斯 · 博茨瓦纳 · 中华人民共和国(罪名 · 死刑犯) · 古巴(
  • 爱沙尼亚银行爱沙尼亚银行(爱沙尼亚语: Eesti Pank),是爱沙尼亚的中央银行。爱沙尼亚银行是欧元区央行欧元系统组织的成员。爱沙尼亚银行同时隶属于欧洲中央银行体系。2010年前,爱沙尼亚银行
  • 奥古斯特·施莱格尔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August Wilhelm Schlegel 1767年9月8日 – 1845年5月12日),德国诗人、翻译家及批评家,并且是德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领导者之一,他所翻译的莎士比亚使得
  • 各国公路里程列表这是一个各国公路里程列表,若无特别注明,大部分数据来源于世界概况。本列表包含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提供车辆高速通行,除端点外没有任何交叉路口,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
  • 朝鲜宪宗朝鲜宪宗(朝鲜语:조선 헌종/朝鮮 憲宗 ;1827年9月8日-1849年7月25日),李烉 (朝鲜语:이환/李烉 ),是朝鲜王朝的第24代君主,1834年至1849年在位。庙号宪宗,谥号庄肃体健继极中正光大至圣广
  • 年代列表这是从公元前18世纪到公元21世纪末的年代列表,包括相关条目的链接以及更多关于它们的信息。在二十世纪,人们常常把将个别十年看成是历史实体。特定的趋势、风格和态度将与特定
  • 大卫·林奇大卫·林奇(英语:David Lynch,1946年1月20日-)为美国电影电视导演、编剧、制片人、作曲家及摄影家。其电影作品风格诡异,多带有迷幻色彩,属于超现实主义。大卫·林奇已经入围3次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