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顿共和国

✍ dations ◷ 2025-04-03 16:51:52 #马其顿共和国
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5年估计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人类发展指数 以下资讯是以2018年估计北马其顿共和国(马其顿语:Република Северна Македонија,转写:Republika Severna Makedonija),通称北马其顿(马其顿语:Северна Македонија,转写:Severna Makedonija),是位于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内陆国家,东临保加利亚,北临塞尔维亚,西临阿尔巴尼亚,南临希腊。首都与最大都市是斯科普里。原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成员国之一,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后获得独立,当时国号为马其顿共和国(马其顿语:Република Македонија,转写:Republika Makedonija,通称马其顿或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由于在“马其顿”名称的使用上与邻邦希腊长期存在争议,2019年2月12日起国号改为现名。北马其顿原属于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塞尔维亚。1945年,建立马其顿人民共和国,后更名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隶属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独立,改称“马其顿共和国”(马其顿语:Република Македонија,拉丁化:Republika Makedonija)。“马其顿”原是古希腊时期希腊北部的国家的名称,由亚历山大大帝统治的马其顿帝国曾经征服小亚细亚、波斯、埃及等地,把希腊文明传播到中东各地。至今希腊仍将其北部地区称为马其顿。自独立以来,马其顿由于国名问题和希腊发生争端。希腊认为由斯拉夫民族(马其顿斯拉夫族)所建立的国家无权使用“属于希腊的名称”作为国名。由于希腊反对马其顿共和国使用“马其顿”的名称,联合国、欧盟与许多国际组织以及世界上部分国家原来将该国称为“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马其顿语:Поранешна Југословенска Република Македонија, ПЈРМ;拉丁化:Poranešna Jugoslovenska Republika Makedonija, PJRM)。截至2011年12月,有133个国家承认“马其顿共和国”这一名称,也有一些国家则只承认“前南斯拉夫马其顿”之名,如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2018年,希腊与马其顿共和国已就国名问题达成协议,马其顿总理佐兰·萨耶夫在6月12日在特别记者会上表示,该国的正式国名将更为“北马其顿共和国”,但仍待全民公投表决通过。2018年10月2日全民公民投票中,有91%选民支持更改国名,惟投票率仅37%,未达50%的有效要求。2018年10月19日,马其顿就国名更改举行议会修宪投票,以超过国会三分之二的票数通过法案,更名为“北马其顿”,为正式加入北约和欧盟铺平了道路。马其顿议会议长贾菲里宣布,国名宪法修正案获得了80票赞成,已达到修宪法定议员支持人数,国名将正式变更为“北马其顿共和国”。2019年1月11日,马其顿议会修宪通过将国家名称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2019年1月25日,希腊议会以153票对146票通过该更改国名协议,欧盟和北约对表决结果表示欢迎。2019年2月12日,国号正式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北马其顿古为希腊文明北端的边疆地区,被希腊人视为蛮族,但当地说的古马其顿语是希腊语的分支。后来马其顿先后由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希腊人所主导)等统治。5世纪起斯拉夫人开始进入马其顿地区,并且在该地(尤其是马其顿的内陆地区)定居,因而奠定了现代马其顿南北之分(南:希腊人/北:斯拉夫人)的基础。837年时保加利亚征服了马其顿,并于10世纪末在该地的奥赫里德定都。1018年拜占庭帝国又征服了马其顿,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马其顿多次在拜占庭帝国、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之间转手。15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征服了马其顿,并开始了长达500年的统治。19世纪时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复国运动相继展开,民族主义高涨,马其顿也成为三国的必争之地。1913年三国在共同针对奥斯曼帝国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获胜,奥斯曼将马其顿割予三国,但三国之间又因马其顿具体分割方案爆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最终希腊、塞尔维亚击败保加利亚,三国将马其顿瓜分。塞尔维亚所得到的部分就是现代北马其顿共和国的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塞属马其顿连同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腊、南斯拉夫为同盟国,保加利亚参加了由纳粹德国主导的轴心国阵营,希腊、南斯拉夫被德军占领之后,保加利亚分得了马其顿的大部分地区,但战争结束后各国之间的边界又还原到战前的形势。二战之后,南斯拉夫成为由铁托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初始定名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46年时铁托将马其顿地区从塞尔维亚分开,成为一个南斯拉夫直辖的社会主义共和国。1991年9月17日马其顿从南联邦和平分离,但马随即和希腊爆发国名争端,最后马其顿共和国于1993年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名义加入联合国。希腊共和国最终在1995年解除对马其顿共和国的经济封锁。1999年,南联盟内部爆发科索沃战争,近40万阿尔巴尼亚族难民从科索沃涌入马其顿。2001年春,马其顿西部的阿族人开始进行武装叛乱,马国爆发短暂的内战,后来双方于6月在欧盟官员的调停下达成停火协议,阿族同意放下武装,马国同意给予阿族人更多权力,阿族人得以进入马其顿共和国的议会,参与选举,之后马国国内的民族关系有一定的改善。北马其顿为实行议会制的民主国家,行政权由北马其顿议会(一院制)的政党所组成的联合政府掌握。国家元首为象征性的总统,政府首脑为总理。北马其顿正在争取加入北约和欧盟。国会大选每四年一次。最近一次的国会选举于2011年6月5日举行,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民族统一民主党为第一大党和两大执政党之一,党首尼古拉·格鲁埃夫斯基从2006年8月开始任总理至2016年。现任总理为来自马其顿社会民主联盟的佐兰·萨耶夫。总统选举每五年举行一次,现任总统斯特沃·彭达罗夫斯基于2019年5月就任,来自马其顿社会民主联盟。北马其顿为内陆国家,国土占广义马其顿地区的一半。国内多山,主要河流为贯穿南北的瓦尔达尔河。首都斯科普里为最大城市,其他主要城市有比托拉、库马诺沃、普里莱普、泰托沃。克鲁舍沃比托拉Kuklica石林科拉比山萨摩古堡是一大观光景点(位于奥赫里德)北马其顿地形图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解体前,北马其顿为国内最贫穷的地区,独立后由于社会经济转型、区域局势动荡不安、联合国对塞尔维亚的经济制裁、希腊于1994年至1995年对北马其顿的经济制裁,及至2001年由于内战等原因,北马其顿的经济停滞不前。直到2002年才开始渐渐复苏,至今该地仍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失业率达30%。该国分为八个统计区,共84个市镇,首都斯科普里由10个市镇所组成:1992年3月28日马其顿建立军队除了直升机外此国没有其他战机截至2009年该国有211万人口。马其顿人为主,阿尔巴尼亚人居第二。通用隶属于南斯拉夫语支的马其顿语。主要民族有:基督徒共有64%。(北马其顿人口63%是东正教信徒,绝大多数为马其顿正教会教徒。1%人口信新教、天主教、其他独立教会。)回教徒共有36%(北马其顿是欧洲第三大(包括科索沃则为第四大)的回教国家,仅次于阿尔巴尼亚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此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在1999至2001年,该国与中华民国建立外交关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断交。但不久后撤销承认中华民国,并恢复与北京政府的外交关系。因国名争议,北马其顿曾长期受希腊制裁,直至2019年与后者达成协议后改国号,两国关系才有望改善,北马其顿亦有望加入欧盟和北约。

相关

  • 辐射电离辐射(英语:ionizing radiation)是指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的射线(粒子或波的双重形式)。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可以从原子或分子里面电离过程(Ionization)中
  • 低聚果糖果寡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通常简写作FOS,亦作oligofructose或oligofructan)是一种天然的寡糖,亦有作代糖使用。一般市面上采用果寡糖作糖浆,其甜度约为砂糖的30~50%左右。能
  • 以弗所以弗所又译爱菲索斯或艾菲索斯(希腊语:Ἔφεσος;英语:Ephesus;土耳其语:Efes)是古希腊人在小亚细亚建立的一个大城市,位于加斯他河注入爱琴海的河口(今天属于土耳其)。最初由雅典
  • 苏丹红苏丹红是一种亲脂性偶氮化合物,作为人工合成的红色工业染料,被广泛用于如溶剂、油、蜡、汽油的增色以及鞋、地板等增光方面。苏丹红主要包括Ⅰ、Ⅱ、Ⅲ和Ⅳ四种类型。进入体内
  • 隶书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交通事故车祸,或称交通事故和肇事,是在道路交通中,牵涉到车在内的一种意外事件,可能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由于现代运输机动车辆是必须的,因此车祸在大多数人一生中都有机会遇上数次,而
  • 火山弧火山弧为链状的火山群,形成于隐没板块之上。成群的火山在海上形成火山弧。通常,较重的板块隐没到另一个板块之下时喷出岩浆形成与隐没带平行的火山群岛或山脉。隐没的板块饱含
  • 氧化铁氧化铁,或称三氧化二铁,化学式Fe2O3,是铁锈和赤铁矿的主要成分。铁锈的主要成因是铁金属在杂质碳的存在下,与环境中的水份和氧气反应,铁金属便会生锈。铝与氧化铁和氯酸钾组成的
  • 隶部,為漢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個部首中的第一百七十一個(八劃的則為第五個)。就繁體和簡體中文中,隶部歸於八劃部首。隶部只以右方為部字。且無其他部首可用者將部首
  • 碳纳米管碳纳米管(英语:Carbon Nanotube,缩写为CNT)是在1991年1月由日本筑波NEC实验室的物理学家饭岛澄男使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从电弧法生产碳纤维的产物中发现的。它是一种管状的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