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驾驶舱
✍ dations ◷ 2025-07-18 16:13:36 #驾驶舱
驾驶舱(英语:Cockpit),是飞行员控制飞机的座舱,通常位于一架飞机的前端。除了早期的部分飞机,如今大部分飞机的驾驶舱采用密闭式的设计。飞机驾驶舱内一般安装有各类飞行仪表和飞机控制系统。大部分的民航飞机,其驾驶舱和乘客的座舱之间由驾驶舱舱门隔开,一般为双人座,左侧为机长,右侧为副驾驶。2001年9月11日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大部分航空公司对舱门进行加固,以应对劫机等意外事件的发生。1912年,英国制造商阿弗罗推出一款F型单座试验机Avro Type F,成为世界上第一架拥有全封闭式座舱设计的飞机,仅造了1架。1919年,德国容克斯推出全金属的F 13Junkers F 13“安娜丽丝”(Annelise),引领现代客机布局,拥有2个独立舱;前方是驾驶舱,正副双驾驶,座椅并列;后方是4座乘客舱。制造了322架。然而直至1920年代初期,大部分客机还在采用驾驶舱开放,座舱封闭的设计。当时的军用双翼飞机、单引擎飞机、攻击机普遍采用了开放式的驾驶舱。为抵御高空恶劣的环境,飞行员身穿飞行夹克、头戴飞行帽,外加护目镜和宽大围巾,并成为广受民间追捧的一种摩登潮流。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39,当时封闭式驾驶舱已经非常普遍,飞行员无需再暴露在风雨中,美国泛美航空公司在使用Boeing 314“飞剪式”(Clipper)的跨洋豪华定期航线上,首次为机长、机械师和空乘配置模仿英国海军制服(有袖环无肩章)的着装,一改以往飞行夹克的装束,成为现代航班的特色,亦成为受民间追捧的摩登潮流。现代飞机驾驶舱通常使用电子化的飞行仪表,一般包括:模式控制面板、主飞行显示器、导航显示、发动机指示和机组警告系统/电子中央飞机监控、飞行管理系统和各类备用仪表。指示自动驾驶装置进行路线、高度、上升下降率和速度等的设备。像是自动驾驶中,若接获航管人员通知改路线和高度等时,就由这个面板来设定。机长和副驾驶员拥有各自的PFD,主要显示飞机的姿态,速度,高度,方位等飞行方面的资讯,还有通过MCP设定的自动驾驶仪的模式资讯也在PFD中显示发动机显示和组员警告系统,仪器板中间的萤幕,显示飞机发动机和其他系统运转情况的综合显示系统,如发动机每分钟转速、温度、燃油容量,油压,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电子系统、除冰系统,起落架和襟翼等操控面等;
相关
- 细菌性疾病病原细菌(英语:Pathogenic bacteria)是指能导致传染病的细菌病原体。本条目主要针对会造成人类传染病的病原细菌。大部分的细菌是无害,甚至是有益的,不过有些细菌是病原体。像结
- 菌毛线毛(拉丁语:fimbria,复数:fimbriae)是很多革兰氏阴性菌表面的附属物,比鞭毛细。通常直径3~10奈米,长度可达几微米。线毛可被细菌用于附着在物体表面上。一个细菌可以有上千条线毛
- 阿德福韦阿德福韦酯(adefovir)是一种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能在抑制逆转录酶,用于治疗乙肝,但不能用于HIV感染。捷克科学院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研究所的Antonín Holý首先合成了阿德福韦
- 小纺锤菌纲小纺锤菌科(Atractogloeaceae) 石花菌科(Mycogelidiaceae) 锤耳科(Phleogenaceae)小纺锤菌纲(学名:Atractiellomycetes)是担子菌门柄锈菌亚门下的一个纲。该纲仅含一目,即小纺锤菌目(学
- 子囊果子囊果(ascocarp, ascoma,複數為ascomata)是子囊菌门真菌的子实体,由许多菌丝紧密交织组成。子囊果内可能含有上百万个子囊,每个子囊内均可产生八枚子囊孢子。子囊果的形状多为盘
- 腔棘鱼见内文腔棘鱼是肉鳍鱼纲腔棘鱼目(学名:Coelacanthiformes)的鱼类,包含了最古老的有颔下门分支。腔棘鱼所属种类被认为已于至少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完全灭绝。1938年在南非发现
- 热痉挛热痉挛(英语:Heat cramps)是因为身体运动后流失大量的盐分和水分造成的肌肉的抽筋或痉挛。热痉挛常会发生于腹部、手臂以及小腿。发生的原因可能是没有摄取足够的液体或电解质
- 哈希什哈希什(英语:Hashish)或哈希 (英语:Hash)是大麻的树脂,以棒状、杆状或球状物的形式存在。它包含如四氢大麻酚和其他大麻素相同的活性成分,但比未筛分的大麻芽或叶的浓度要高。哈希什
- 美利坚联盟国美利坚联盟国(英语:the 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CSA),或称美利坚诸州同盟、美利坚邦联或迪克西(通俗说法),是自1861年至1865年由11个美国南方蓄奴州宣布从美利坚合众国分裂而
- 保罗·朗之万保罗·朗之万(法语:Paul Langevin,1872年1月23日-1946年12月19日),法国物理学家,主要贡献有朗之万动力学及朗之万方程。朗之万出生于巴黎,曾就读于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学院及巴黎高等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