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战

✍ dations ◷ 2025-02-23 07:09:32 #闪电战
闪电战(英语:Lightning War,德语: Blitzkrieg 帮助·信息)又称闪击战,是一种军事学说,采用移动力量迅速地出其不意地进攻,以避免敌人组织起防御线。它脱胎于19世纪普鲁士参谋部的战术“开火渗透”(Fire and Infiltration)。德意志国防军在二战中大规模运用此战术,对波兰、法国和苏联的入侵非常有效,但在此之后失去优势,因为闪电战需要后方快速补给,必须开发特别的补给车辆、新的通信方法和分散化的指挥方式,战线拉长后德国反而因为扩张过度陷入难以管理的困境。所谓“闪电战”这个名词并非出自德国人之口,而是德军在法国战役结束后,美国的时代杂志率先提出的新名词。闪电战的基础是机械化,前提是制空权,在于战机、坦克、步兵的协调配合,战术在于一点两面。找到突破点,由炮兵打开缺口,装甲集群进入缺口并发展战果,机动步兵跟进。找到突破口的两翼,空军打开缺口5-10分钟后,装甲集群随后攻击,后面紧随机动步兵。迅速破坏掉敌指挥中心,通讯枢纽,交通枢纽。陷敌于瞎子、聋子的局面,并配合正面部队迅速合围敌主力步兵集团。战机、坦克和机动步兵速度都很快,火力也够。但前提是要保有制空权,例如在二战后期西线因盟军握有制空权,使德军无法使用闪击战。另外此战术对后勤依赖度非常高,若无法持续给予主力部队充足的补给,便不能发挥最大作用。由于闪电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无比的威力,因此在大战结束之后即受英美等军事学者热烈研究,在战术上勾勒出一个详细的面貌现已不是难事。关于战术上的细节,根据各家的说法,综合整理一个对闪电战的全貌概述。“闪击战”大略可略分以下几个阶段:闪电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国人富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提出的关于机械化战争的理论。装甲车辆的出现,以及内燃机广泛运用于战争,导致陆战产生根本性变革。军队的运输能力,行军速度,防护能力,突击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所以军事指挥、战略战术也必然将随之发生变化。富勒提出组建以坦克为核心的,由职业人员组成的小型精干的机械化装甲部队,集中灵活机动、防护力强、火力猛烈的特点;强调发挥装甲快速机动能力,像火灾初起时就扑灭火灾一样,在敌人尚未准备好的时候就通过迅速坚决的行动,攻占战略要地或切割敌人的防御;以瓦解敌人的士气,迫使敌人屈从于己方的意志为目的,而不是像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那样强调从肉体上消灭敌人。富勒的机械化战争理论可视为闪电战战术的理论雏形。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的古德里安和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等军事家进一步发展了机械化战争理论,提出了装甲部队必须独立编成,并集中运用的原则,而不是分散配属给步兵部队。这期间,纳粹德国和苏联开始出现较大规模适应的机械化作战编制,各国普遍装备了坦克和各种装甲战车,并且在作战构想中开始运用坦克、飞机、步兵和炮兵的协同以达到快速致胜的目的。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的序幕,德国充分运用其在航空兵、装甲兵上的优势,快速突破波兰部队的防御后纵深迂回到波兰防线的后方,分割包围了大批波兰部队。合围中的波兰军队不仅丧失了补给和通讯交通,而且由于战线后方被占领,失去了退却到国土纵深休整补充的能力,因而大批被波兰军俘虏。仅仅28天后,波兰首都华沙被攻克,36天后,波兰有组织的抵抗被完全粉碎。波兰战役被视为闪电战的开山之作,其后德国入侵挪威和比利时、荷兰、法国都采用了类似的战术,借此避开了马奇诺防线,即大规模集中运用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与航空兵和伞兵高度协同、实施突然攻击、快速突破、纵深迂回包抄。从而在精神上瓦解对方的战斗意志,这种作战形式被称为“闪电战”。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时也采用这种战术,在初期取得很大战果。Ju 87俯冲轰炸机“Stuka”(斯图卡)四号战车Sd.Kfz. 250/2步兵战斗车三号突击炮闪电战的最大弱点有二:

相关

  • 殡葬学殡葬学,是建立于生死学基础的学科。殡葬是人类社会相当重要的文化现象与生命礼仪,有营利及非营利事业之特性。殡葬学是学术界对殡葬事业经营管理的研究。内容包括:公墓、火化场
  • 外毒素A外毒素A(英语:exotoxin A)也称绿脓杆菌外毒素、假单胞菌外毒素(Pseudomonas exotoxin),是由绿脓杆菌(学名: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产生的外毒素。它的功能是将NAD+上的
  • 小杆目见内文小杆目(学名:Rhabditida)是色矛纲色矛亚纲的一个目。截至2018年3月7日 (2018-03-07),本目包括以下五个分类单元:本目包括下列各个总科:以下为部分在本目之下的属:
  • 表征遗传表观遗传学(英语:epigenetics)又译为表征遗传学、拟遗传学、表遗传学、外遗传学以及后遗传学,在生物学和特定的遗传学领域,其研究的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通过某些机制引起可
  • 电脑断层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是一种影像诊断学的检查。这一技术曾被称为计算机轴向断层成像(Computed Axial Tomography)。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
  • Kr3d10 4s2 4p62, 8, 18, 8蒸气压第一:1350.8 kJ·mol−1 第二:2350.4 kJ·mol−1 第三:3565 kJ·mol主条目:氪的同位素氪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Kr,原子序数是36,是一种无色
  • 下胚层下胚层(Hypoblast)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位于二胚层胚盘(英语:Bilaminar_blastocyst)的上胚层(Epiblast)相对下方的一群立方形细胞。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下胚层于大约于第4.5天出现
  • 动力系统动力系统(dynamical system)是数学上的一个概念。动力系统是一种固定的规则,它描述一个给定空间(如某个物理系统的状态空间)中所有点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例如描述钟摆晃动、管道中
  • 加速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加速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英语:Accelerated phase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加速期。在此阶段中,人体骨髓和血液中的细胞中有6%至30%是原始血细胞(b
  • 八国集团同五国八国集团同五国(Group of Eight + Five,G8+5)为八大工业国组织(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其中俄罗斯目前遭会籍遭冻结)及五国集团(中国、印度、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