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灯》是上海时事新报出版的综合性学术副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四大著名副刊之一。《学灯》于1918年3月4日创刊,至1947年2月24日终刊,历经29年,间中曾有数次停刊并复刊。
《学灯》于1918年创刊之初为周刊,每周出版一期,同年5月起改为每周两期、12月起改为每周三期。1919年1月起改为日刊,每逢星期日休刊,同年12月起改为每日发行,直至1929年5月16日为止。
《学灯》创刊时之初的宗旨是“促进教育,灌输文化”、“屏门户之见”、“为社会学子立说”,内容以评论学校教育和灌输青年修养为主。1919年起设有“社会问题”、“妇女问题”、“劳动问题”等专栏,并开始刊载文学作品,成为青年投稿新文学创作的主要刊物,鲁迅、郭沫若、茅盾、叶圣陶、陈望道、恽代英、田汉、成仿吾等人都曾在《学灯》发表过作品。
1925年11月,原载于《时事新报》的〈教育专栏〉并入本刊,恢复以教育和新闻内容为主,其后并于1928年4月4日更名为《学灯教育界消息》。1929年5月16日改刊为《教育界》,因此首度停刊。
1932年10月23日复刊,更名为《星期学灯》,主要刊登内容是书报评介、世界文艺思潮介绍、读书随笔、国内文化消息等文章。1934年6月3日,更名《时事新报学灯》;1935年9月22日,再度停刊。
1937年2月14日,《星期学灯》再次复刊,开始刊载有关政治、历史、哲学的论述;同年8月8日,第三度停刊。1938年6月5日,《星期学灯》在重庆复刊。1946年4月12日,《时事新报》在上海恢复出版《学灯》,以介绍西方学术文化为主。1947年2月24日,正式终结停刊。
《学灯》最初原有张东荪、匡僧、俞颂华、郭虞裳、宗白华、李石岑(英语:Li Shicen)、郑振铎、柯一岑、朱隐青、潘光旦、钱沧硕等人担任过编辑,在五四运动时期秉持尊重科学的态度,重视输入西方新思想,同时主张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并不认同偏激破坏和挑战旧思想道德的作风,认为它们将会随着时代自然而然地消灭。
1932年易名为《星期学灯》后有傅雷、曹聚仁、张资平、胡怀琛、赵景深、刘大杰等人撰稿;1937年《星期学灯》复刊由薛农山主编,叶青、李季、郑学稼等人撰稿,大量介绍关于无政府主义、实验主义、新村主义(英语:Atarashiki-mura)、工团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英语:Guild socialism)、唯心主义等的西方学术译著,刊载过杜威、杜里舒、罗素、柏格森、巴金等人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