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堡遣返

✍ dations ◷ 2025-11-18 17:27:07 #布莱堡遣返
布莱堡遣返(克罗地亚语:Blajburška predaja,斯洛文尼亚语:Pliberški pokol),战俘在遣返后被虐待至大规模死亡所以又特称布莱堡屠杀 (克罗地亚语:Blajburški masakr)或布莱堡悲剧(斯洛文尼亚语:Pliberška tragedija),指二战欧洲战场结束后,二战期间南斯拉夫内亲轴心国的诸多势力拒绝归降于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或苏联红军,大规模撤退入奥地利,向英军投降但被拒,1945年5月24日从奥地利边境布莱堡被遣返,遭掌权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政治清算、死亡行军、军事监禁、强制劳役、虐囚的一系列事件。二战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战争也随着战俘遣返而告终。2008年欧盟理事会辖极权政权罪行公听会报告查出1.4531万斯洛文尼亚人与6.5-10万克罗地亚人被屠杀,共约8-11万。被屠的亲轴心国或反共的诸多势力包括:克罗地亚法西斯兼民族主义恐怖组织乌斯塔沙的乌斯塔沙民兵团、克罗地亚国土保卫军(纳粹傀儡国克罗地亚独立国的军队,1944年与乌斯塔沙民兵团合并成克罗地亚武装力量)、斯洛文尼亚国土保卫军、黑山国民军等。南斯拉夫王国保皇派的南斯拉夫祖国军(切特尼克政治运动的军队)与共产主义者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是二战时南斯拉夫抵抗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王国的两大游击势力,初期互有合作,后期分道扬镳,祖国军名义中立实则暗助德义军队,令盟军不再支持祖国军,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与它互相攻击。1944年8月30日起,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元帅铁托颁发特赦令,接纳亲轴心国的本国势力归降,直至9月15日为止。1944年10月纳粹德军开始撤出巴尔干半岛,1945年4月德军在斯雷姆战线(东方战线在斯雷姆的部分)溃败后德军全速撤出。克罗地亚国土保卫军不欲降于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或苏联红军,遂走道斯洛文尼亚撤往刚从纳粹德国解放的奥地利,欲向刚从意大利出来的英军投降。德国傀儡国克罗地亚独立国一向反共,有军政高层期求盟军在二战后容许他们从奥地利安全回国,为盟军剿灭南斯拉夫共产党。至于民间,斯洛文尼亚天主教主教Gregorij Rožman游说盟军占领斯洛文尼亚。为此克罗地亚独立国废除独尊克罗地亚人的民族歧视法律,向英美价值观靠拢并示好,1945年5月6日向盟军寻求合作,但种种合作努力告失败。克罗地亚独立国带同恐惧共产主义的平民撤退,希望制造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攻击平民的意外,但平民人数太多,反而拖慢军队彻退,令平民沦为乌斯塔沙的人盾。另一方面,克罗地亚国土保卫军与乌斯塔沙民兵团在1944年合并成克罗地亚武装力量。在1945年5月5日在意大利边境成功归降英军的部队有:保皇派的南斯拉夫祖国军残部、塞尔纳亚义勇军两个团与小量切特尼克成员,他们没遭遣返。1945年5月9日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元帅铁托在贝尔格莱德电台呼吁本国亲轴心国从速投降,否则遭“无情对待”。5月15日,克罗地亚武装力量撤军大队的先头部队约2.5-3万人抵达奥地利边境小镇布莱堡。先头部队大体在铁路路堤附近扎营,黑山国民军在路堤以东布防。撤军大队延绵45-65公里,仍有17.5万人尚在南斯拉夫内未过境。当天在布雷堡城堡相议投降事宜。英军代表是英国陆军爱尔兰第38步兵旅(38th (Irish) Brigad)旅长托马斯·斯科特,克罗地亚武装力量代表是指挥官、前乌斯塔沙民兵团将军Ivo Herenčić,通译官是乌斯塔沙民兵团上校Danijel Crljen。当今的共识是强行军以及灭绝营造成包括平民在内的死亡人数数以万计。布莱堡遣返及后续事件造成的伤亡在5万至20-25万这一区间。基于统计计算,至少有7-8万人被杀害。然而,在战后死亡人数的精确数字现已无法准确查明。

相关

  • 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简称核物理学,核物理或核子物理)是研究原子核成分和相互作用的物理学领域。它主要有三大领域:研究各类亚原子粒子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分类与分析原子核的结构并带动
  • 火龙卷火龙卷,又称为火焰龙卷风、火焰漩涡、火灾旋风等,是当空气中的漩涡乱流因为高热及风向造成的湍流结合而形成,在旋风内有火焰。当这些涡旋空气继续收紧至类似龙卷风的结构时,可以
  • 广场恐怖症广场恐怖症是一种焦虑症,其特征是人们认为环境不安全并且不容易逃离而产生焦虑症状。 这些情况可能包括开放空间、公共交通、商场,或仅仅是在自家外 ,在这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恐
  • 选区县(法语:Canton)是法国的行政区划,每一个区分为若干个县。各县的功用实质上是共组成一个选举网,在县级选举中,每一个县推选出一名在省委员会中代表该县的委员。(而巴黎是一个例外,因
  • 巴尔扎克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语:Honoré 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原名奥诺雷·巴尔扎克(Honoré Balzac),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
  • 亚美达巴德बाप तहसील घंटियाली 大城市艾哈迈达巴德(Ahmedabad),又译阿麦达巴,在郑和下西洋时译称阿拨巴丹,是印度西北与古吉拉特邦的第一大城、全国第七大城,以素食闻名印
  • 陈恕行陈恕行(1941年6月20日-),生于上海,原籍浙江镇海,中国数学家,复旦大学教授。1941年生于上海,原籍浙江镇海。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中山区坐标:25°03′52″N 121°32′00″E / 25.0643611°N 121.533468°E / 25.0643611; 121.533468中山区位于中华民国台北市市中心偏北,此区因孙中山曾于中正区梅屋敷(今国父史迹
  • 居士居士是汉语中对人的一类称谓,古为居家不出仕之士,后为佛、道、儒所用,泛指居家修行之士。在佛教中,在家居士(梵语:gṛhapati,巴利语:gahapati,音译迦罗越)分为两众,男称优婆塞(upāsaka),
  • 林登·詹森林登·贝恩斯·约翰逊(英语:Lyndon Baines Johnson,1908年8月27日-1973年1月22日),时常缩写称LBJ,美国政治人物,1963年至1969年担任第36任美国总统,1961年至1963年于约翰·肯尼迪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