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撒玛纳札

✍ dations ◷ 2025-04-26 22:11:30 #1679年出生,1763年逝世,法国回忆录作家,法国作家,语言创造者,福尔摩沙历史与地理的描述

乔治·撒玛纳札(法语:George Psalmanazar;1679年-1763年5月3日)是一位声称自己为福尔摩沙(今台湾)原住民的法国人。他在英国出版了一部名为《福尔摩沙历史与地理的描述》的民族志,内容概述了关于福尔摩沙的历史、地理、文化、语言字母等,一时惊动欧洲上层社交圈,并翻译成多国语言刊行,但在几年之后便被揭穿是一本伪书。之后,他成为一位神学散文家,并与塞缪尔·詹森及多名英国18世纪著名文学家成为朋友及熟人。

尽管撒玛纳札捏造了许多自己的身世,但可以确信的是,他约于1679至1684年间出生于法兰西南部的隆格多克或普罗旺斯地区,双亲为天主教徒。其真实姓名不详。根据他后来发表的自传,他曾在一所方济会及耶稣会学校就读。在这两间学校,他自称因身为“语言天才”而为老师们称颂。事实上,根据他自己的记述,撒玛纳札是一位天才儿童,因为他在七、八岁时便已能掌握拉丁语,并与年龄是他两倍的人竞争。然而,后来遇到一个诡辩的哲学导师使他不喜欢学术研究,撒玛纳札于是在他十五、十六岁时停止接受教育。

为了能够负担在法国的旅行,撒玛纳札决定假扮成一位正要前往罗马的爱尔兰朝圣者。在学习英语、伪造护照、并从当地教堂的圣物箱偷了一位朝圣者和工作人员的斗篷后,他开始他的旅程;但他很快地发现到他伪装受到种种阻碍,因为当地许多人对爱尔兰十分熟悉,很轻易地就被人视破。基于伪装欺诈的需求,他决定选择更远方的国度,于是他利用从耶稣会导师得知的远东传教士报告,假扮成一位日本基督徒。有时候,他甚至进一步假冒成“日本异教徒”,表演一系列奇怪的生活习惯,如吃生肉配豆蔻以及直立坐在椅子上睡觉。

然而,他仍无法成功抵达罗马,因此他于1700至1720年间横越神圣罗马帝国,并于1702年左右抵达荷兰,在那里担任雇佣军和士兵。此时,他改声称自己的故乡为福尔摩沙,并开发出一套更加精细的习俗,如外国历法、复杂的崇拜日月的仪式,甚至发明了福尔摩沙语。1703年,他离开鹿特丹并前往英格兰。

抵达英格兰后,来自异域的外族人与其奇特习俗的讯息迅速传开,撒玛纳札因而获得高知名度。基于大众对其身世的好奇,1704年他出版了民族志兼回忆录《福尔摩沙历史与地理的描述》,内容详述了关于福尔摩沙的习俗、地理与政治经济,但这些实际上都是由他所编造的。这本书“真实”的部分其实是混合来自其他旅游报告的内容,尤其是受到描述新大陆阿兹提克、印加文明以及日本国的文字资料所影响。汤玛斯·摩尔的《乌托邦》可能也提供了启发性的影响。根据撒玛纳札的描述,福尔摩沙是一个繁荣的国家,首都为“泽特尼特撤”(Xternetsa)。男人赤身裸体,并以金或银盘来掩盖生殖器。他们的主食是以树枝狩猎到的蛇。福尔摩沙人是一夫多妻制,丈夫有权利吃掉对他不忠贞的妻子。他们会将凶手上下颠倒吊挂,并以乱箭处死。他们每年牺牲18000个年轻男孩的心脏,让神和神职人员食人。他们用马和骆驼进行大规模运输,并居住在地下的圆形屋内。

在他的书中,他甚至介绍了福尔摩沙语与其字母,是为人工语言的早期实例。对于创造语言文字这方面,他下足了苦工,让人信服;即使在他的欺骗行径被揭穿后,18世纪德国语法学家的著作中仍收录所谓的“福尔摩沙字母表”。下方是1703年他的宗教翻译例子《主祷文》:

Amy Pornio dan chin Ornio vicy, Gnayjorhesai Lory, Eyfodere sai Bagalin, jorhe sai domionapo chin Ornio, kay chin Badi eyen, Amy khatsadanadakchion toye ant nadayi, kay Radonaye antamy Sochin, apo ant radonern amy Sochiakhin,bagne ant kau chin malaboski, ali abinaye ant tuenBroskacy, kens sai vie Bagalin, kay Fary, kayBarhaniaan chinania sendabey. Amien.

撒玛纳札的书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以英语刊行两版,之后又有法语、德语的版本。本书出版后,他被邀请到数个学术学会中开授福尔摩沙文化及语言的课程,甚至有人建议他到牛津大学去开班授课。撒玛纳札最有名的演讲课程是在皇家学会,而爱德蒙·哈雷在那里挑战了他的言论。这个时期,撒玛纳札受到许多怀疑者的挑战,但他却能煞有其事地反驳;例如,他解释自己的肤色如此苍白的原因是因为福尔摩沙的上层社会人士是居住在地底下。

Banvard's Folly, by Paul Collins, Published 2001 by Picadore USA and later in UK Chapter 7 is devoted to Psalmanazar and adds greatly to what is contained here (2013)

相关

  • 斜体斜体是在正常字体样式基础上,通过倾斜字体实现的一种字体样式;可指意大利体或伪斜体。西文中有两种形状倾斜的字体:oblique type和 Italic type,倾斜后字形也发生的变化的是“意
  • 赫尔曼·约瑟夫·马勒赫尔曼·约瑟夫·马勒(Hermann Joseph Muller,1890年12月21日-1967年4月5日),美国遗传学家及教育家。他因发现X射线诱导突变而获得194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多布然斯基-马勒
  • 普法夫值在数学中,普法夫值(英文:Pfaffian)pf(A) 是矩阵A的行列式的平方根。若A是反对称矩阵, ( p f ( A ) )
  • 噶礼噶礼(满语:ᡤᠠᠯᡳ,转写:;?-1714年),栋鄂氏,满洲正红旗人,何和哩四世孙。以门荫授吏部主事,迁升为郎中。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噶礼随行。噶礼任官时“贪婪无厌,虐吏害民”,多次被
  • 恐龙羽衣甘蓝恐龙羽衣甘蓝(英语:Dinosaur Kale),又名拉齐纳多羽衣甘蓝(英语:Lacinato Kale),是羽衣甘蓝的一个品种,意大利菜肴传统食材,以其叶片纹理让人联想起恐龙的皮肤故名。恐龙羽衣甘蓝可以生
  • 碳氧碳氧�离子(或氧碳�离子)是一类在中心sp2-杂化的碳原子上连有氧取代基,并且能够在中心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通过Π键离域分散所携带的正电荷的化学物种。 碳氧�离子可以用两个共振极
  • 玛丽·基维涅米玛丽·基维涅米(芬兰语:Mari Johanna Kiviniemi,1968年9月27日-),芬兰政治人物,芬兰第二位女总理。1968年9月27日,基维涅米生于芬兰的塞伊奈约基。1988年,入学于赫尔辛基大学经济学专
  • 南阿拉伯保护国南阿拉伯保护国是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的原亚丁保护国的4个邦于1963年组建的保护国。1967年合并组建了南也门。19世纪早期,由于埃及入侵、中阿拉伯地区的瓦哈比的袭击,南阿拉
  • 伊朗航空伊朗航空(波斯语:ایران ایر‎;英语:Iran Air)是伊朗的国营航空公司及第一大航空公司。在2016年伊朗成功被解除制裁后,已经积极订购西方国家生产的新世代客机以取代目前已
  • 没卵头家《没卵头家》是1989年上映的台湾电影,由徐进良导演,由马如风、陈松勇及陆小芬等人主演,在澎湖县望安乡拍摄。《没卵头家》剧情改编自医生作家王湘琦的作品《没卵头家》,小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