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缅战争 (1662年–1664年)

✍ dations ◷ 2025-07-29 22:26:31 #泰国战争,缅甸战争,1660年代亚洲战争,17世纪60年代军事冲突,泰缅关系

Flag of Thailand (Ayutthaya period).svg 暹罗陆军

暹缅战争 (1662年–1664年)(缅甸语:ယိုးဒယား-မြန်မာစစ် (၁၆၆၂-၁၆၆၄)),泰国称第二次暹罗入侵缅甸(泰语:สงครามสยามรุกรานพม่าครั้งที่สอง),是暹罗(泰国)阿瑜陀耶王国与缅甸东吁王朝之间的一场战争。

1644年清军入关后,南明残余势力逐一被消灭。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南明的永历帝逃往缅甸,获得缅甸王宾德勒收留。随即,清朝入侵并围攻缅甸首都阿瓦。

阿瑜陀耶的那莱王注意到这次入侵可能使缅甸对北部附属国的影响力削弱,于是派戈沙列攻打兰纳,试图将其置于阿瑜陀耶王国控制之下。此次战斗成功夺取了南邦及其他小城。1662年3月,暹罗夺取八都马,占领了上丹那沙林沿海地区(今缅甸德林达依省北部)。

缅甸王宾德勒被比耶王杀害篡位,随即比耶王向清朝移交南明遗臣。清军随即撤离缅甸。在解决了北部冲突之后,比耶王派水陆两军出兵,于1662年12月夺回了八都马和土瓦。缅甸军队追击撤退的暹罗军,但在北碧府受到惨重损失,被迫撤回。

1663年,趁缅甸军队无备,那莱王第二次派兵征讨兰纳,于2月10日夺取了清迈,并击退缅甸援军。11月,暹罗对丹那沙林地区发起钳形攻势,一支攻打北部的八都马和摩棉(毛淡棉),一支攻打南部的土瓦。缅甸军队经受住暹罗军队的攻势,直至1664年5月因为雨季即将到来,入侵的暹罗军队被迫撤退。

清迈的暹罗守军驻守的是一座被抛弃的城市,不断遭到抵抗者的突袭。1664年11月,暹罗被迫撤离清迈。此后,暹罗、缅甸于1675年–1676年,1700年–1701年爆发小型冲突。

相关

  • 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又称天然农药,系指非化学合成,来自天然的化学物质或生命体,而具有农药的作用。生物农药包括虫生病原性线虫、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植物衍生物和昆虫费洛蒙等。生物农药在
  • 真核延伸因子1真核延伸因子1(英文: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1,简称“EEF-1”)是参与真核翻译的真核延伸因子之一。EEF-1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α亚基对应原核延伸因子中的EF-Tu,而β和γ亚
  • 卡氏间质细胞卡氏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卡哈尔细胞)是在胃肠道中发现的一种间质细胞。有不同类型且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肌间质细胞”(Myenteric Interstitial cells
  • 加工肉品肉类食物,或者简称肉类或荤菜,是从各种动物身上可供食用的肉及一些其他组织,经过不同程度及方法的加工,成为不同种类的肉类食物。常见的肉类包括猪肉、牛肉、羊肉以及鸡肉、鸭肉
  • 人力挑运搬运工(英语:porter),又称背伕或背伕,是以为他人搬运物品作为工作的人,即俗称挑夫。在山区之中,以协助他人从事徒步或登山活动所需,举凡登山物品背运、料理烹煮、找地扎营、急难救援
  • 布鲁尔坐标:44°47′13″N 68°45′17″W / 44.78696°N 68.754709°W / 44.78696; -68.754709布鲁尔(英语:Brewer)是美国缅因州佩诺布斯科特县的的一个城市,位于佩诺布斯科特河西岸、
  • 拓跋圭登国:386年-396年六月 皇始:396年七月-398年 天兴:398年十二月-404年十月魏道武帝拓跋珪(371年-409年11月6日),又名涉珪、什翼圭、翼圭、开,北魏开国皇帝,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孙,献明帝拓
  • 熊蜂熊蜂属(),是蜜蜂科的一类。多筑巢于枯木至建筑物内。以花粉和花蜜为食。熊蜂与蜜蜂有很多不同处,像后脚具有胫距,而蜜蜂则无;熊蜂和蜜蜂一样是社会性昆虫,但不如蜜蜂紧密;一到秋末或
  • 杜鹃酒杜鹃酒(韩语:진달래주、진달래술、두견술、두견주),又称碓冈酒,是在韩国清酒基础上加入杜鹃花(金达莱)酿造而成的一种韩国传统民俗酒。韩国各地都产杜鹃酒,但忠清南道沔川的杜鹃酒最
  • 下小河下小河,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南部,是西江浔江段右岸支流,发源于苍梧县广平镇平乐村黎岭屯,蜿蜒向北流经广平镇、大坡镇,于县城龙圩镇东郊汇入浔江。河长80千米,河道平均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