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差信息量准则

✍ dations ◷ 2025-04-26 12:52:34 #贝叶斯统计,回归分析

偏差信息量准则(英语:deviance information criterion,DIC)是等级模型化的赤池信息量准则(AIC),被广泛应用于由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模拟出的后验分布的贝叶斯模型选择问题。和赤池信息量准则一样,偏差信息量准则是随样本容量增加的渐近近似,只应用于后验分布呈多元正态分布的情况。


定义偏差(deviance)为 D ( θ ) = 2 log ( p ( y | θ ) ) + C {\displaystyle D(\theta )=-2\log(p(y|\theta ))+C} ,其中 y {\displaystyle y} 为数据, θ {\displaystyle \theta } 是模型中的未知参量, p ( y | θ ) {\displaystyle p(y|\theta )} 是似然函数, C {\displaystyle C} 是常量。

有两种计算模型参数的有效数量 p D {\displaystyle p_{D}} 的方法。一种是 p D = D ¯ D ( θ ¯ ) {\displaystyle p_{D}={\bar {D}}-D({\bar {\theta }})} ,其中 θ ¯ {\displaystyle {\bar {\theta }}} θ {\displaystyle \theta } 的期望(Spiegelhalter 等人 2002,p.587)。第二种是 p D = p V = 1 2 var ^ ( D ( θ ) ) {\displaystyle p_{D}=p_{V}={\frac {1}{2}}{\widehat {\operatorname {var} }}\left(D(\theta )\right)} (Gelman 等人 2004,p.182)。有效数量 p D {\displaystyle p_{D}} 越大,模型的参数就越多,模型就越容易拟合数据,但也需要更小的偏差。

偏差信息量准则 D I C {\displaystyle {\mathit {DIC}}} 被定义为

或等效于

从第二种定义更能看出它和赤池信息量准则的联系。

一般而言,偏差信息量准则 D I C {\displaystyle {\mathit {DIC}}} 的值越小,模型越好。这一准则的优点是它很容易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模拟产生的样本中计算出来。


相关

  • 摩尔多瓦摩尔多瓦国家图书馆(罗马尼亚语:Biblioteca Naţională a Republicii Moldova)是摩尔多瓦的国家图书馆,于1832年8月22日建立于基希讷乌。 其藏书量超过300万,是国内最大的图书馆
  • 差别接触理论差别接触理论(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又称异质接触理论、异质交往理论)是犯罪学理论之一,由美国犯罪学家爱德文·苏哲兰于1939年的《犯罪学原理》(三版)中首次提出;Suthe
  • 果仁根据植物学的定义,果仁是属于坚果的种子。 核桃和开心果等亦属果仁这类别。食用果仁的定义更为广泛,除坚果以外更包括一些其他不是坚果类植物的种子,例如腰果、银杏、松籽仁等
  • 马步马步,中国武术名词。是坐马与步法之统称。坐马是中国武术门派所采用的基本站桩功力训练。通过练习“坐马”,又称“站桩”主要是为了调节“精、气、神”,完成对气血的调节、精神
  • 鸟类环志环志,亦称“鸟类环志”或“鸟类系放”,即将野生鸟类捕捉后进行基本数据的测量搜集,并套上人工制作的标有唯一编码的脚环、颈环、翅环、翅旗等标志物,再放归野外,用以搜集研究鸟类
  • 红色英勇勋章《红色英勇勋章》是美国作家史蒂芬·克莱恩创作的一部战争小说。故事情节发生在美国内战时期,一名叫亨利·弗莱明的联盟士兵逃离了战场。后来他战胜了怯懦,渴望负伤——即获得
  • 马恩岛猫马恩岛猫(Manx),为一种原产于英国马恩岛的猫。这种猫的奇特之处在于,真正的纯种马恩岛猫是完全没有尾巴的,在普通猫尾巴的位置只有一个凹痕。在传说中,马恩岛猫由于较其他动物晚了
  • 碘的同位素碘(I,原子量:126.90447(3))有37种已知同位素,其中只有碘-127是稳定同位素,其他都具有放射性,因此碘是一种单一同位素元素。天然存在的碘元素中含有两种同位素,主要为127 I,以及痕量的
  • 萨提特在埃及神话中,萨提特或沙提(Satet,亦拼写为Satis、Satjit、Sates或Sati)是神化的尼罗河洪水。对她的崇拜起源于埃及南部边界的斯温尼特(Swenet)古城,现在称为阿斯旺。她名字的意思
  • 380毫米SK C/34型舰炮36.5 km(22.7 mi)38 cm SK C/34 是纳粹德国于1930年代中至末期研发的舰炮.它是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主炮。它曾计划装备O级战列巡洋舰和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但最后也未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