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沙热

✍ dations ◷ 2025-04-03 12:09:41 #拉沙热
拉沙热(英语:Lassa fever)或拉沙出血热(英语:Lassa hemorrhagic fever, LHF),台湾译为拉萨热,是一种由拉沙病毒(英语:Lassa virus)所引起的病毒性出血热。为生物性危害第四级病毒,大部分被此病毒感染的人不会出现症状。出现症状时,通常会发烧、虚弱、头痛、呕吐和肌肉疼痛。偶尔也会有口腔或肠胃道的出血。感染后死亡的风险约为百分之一,并且经常在症状出现后两周内发生。 约四分之一的幸存者中,耳聋的发病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了一半左右。拉沙热常透过受感染的多乳头大鼠(英语:Natal multimammate mouse)的尿液或粪便传播给人类。其天然动物宿主为纳塔柔毛鼠(英语:Natal Multimammate Mouse)(Mastomys natalensis),这种啮齿类动物是南撒赫尔地区的原生种。而受感染者可以透过直接传触传染给未感染者。只基于症状来诊断是很困难的。确诊需通过实验室检验来检测病毒的RNA、病毒的抗体或透过细胞培养来找出抗体。其他可能出现类似的病症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疟疾、伤寒热和黄热病。而拉沙病毒是沙状病毒科的一员。拉沙热目前尚未有疫苗。预防方式是隔离已受感染的人,并减少与老鼠接触,也包括养猫来捕捉老鼠,以及将食物保存在密封容器中。治疗主要在解决脱水和改善症状。抗病毒药物ribavirin越早给药,可能越有用。而这些措施皆能改善结果。这种疾病的描述可追溯到1950年代。 该病毒于1969年首次在尼日利亚博尔诺州的拉沙(Lassa)发生的拉沙案件中描述到。这个疾病和埃博拉一样,一直到临床病征出现超过十年之后才确认为病毒性疾病。拉沙热的首次报告是在1950年代,但是直到1969年拉沙病毒才在两名死亡的尼日利亚护士身上分离出来。。拉沙热在西非国家相对普遍,包括尼日利亚、利比里亚、狮子山、几内亚和加纳等国。大约有30万至50万件案例,每年导致约5,000人死亡。由于发生率极高,此疾病为非洲的主要卫生问题之一。在此疾病中,有80%是无症状的,剩下的20%则可能诱发并发症。每年约有5000人死于拉沙热,在疫区的医院内,发烧造成死亡的人数达罹难者人数的1/3,为总病患人数的10~16%。潜伏期约为6至21天左右,此后多处器官产生急性症状。非特殊症状包含发烧、脸部肿胀、肌肉无力、结膜炎,和黏膜出血等等,其他症状包括:临床上,拉沙热的症状与其他病毒性出血热(如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病毒,或是疟疾等等)很难区分。拉沙热病毒在患病后3至9周可在尿液中发现,而精液则是3个月。拉沙热为人畜共同传染病,传播给人类的宿主通常是一种名为多乳鼠(英语:Mastomys natalensis)的啮齿类动物,因为他是全非洲最常见的啮齿类,并时常成为当地人的桌上佳肴。多乳鼠感染拉沙热之后会进入一段无症状期,并由粪便及尿液排出病毒,并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感染人体后,拉沙热会延滞细胞免疫的作用,并造成猛发性(英语:fulminant)毒血症,可能造成死亡。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征药物(抗DNA, 抗RNA, 抗逆转录, 疫苗)

相关

  • 拮抗剂受体拮抗剂(英语:receptor antagonist),也叫阻断剂(英语:blocker),是药理学术语,指能与受体结合,并能阻止激动剂产生效应的一类配体物质。拮抗剂对相应受体有化学亲和性,但没有效能,从而
  • 法兰克福法兰克福(德语:Frankfurt),正式全名为美因河畔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Main),是德国中西部黑森州的第一大城市,也是德国第五大城。城区拥有73万2688人,含周边城镇约有230万人,而整个法
  • 霍亨斯陶芬王朝霍亨斯陶芬家族(英语:Hohenstaufen,德语:Staufer)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王室,又称为士瓦本王朝或斯陶芬家族。最初霍亨斯陶芬家族为现时德国南部士瓦本(又译为斯韦比亚)的世袭伯爵与统
  • 社区农圃社区农圃亦称社区花园或社区园圃,为让社区居民进行园艺与农事耕作的场地。社区农圃鼓励了城市社区的食品安全,让居民们可以种植作物供自己或捐给他人食用。农圃还可以避免人们
  • 丹尼尔·克莱普纳丹尼尔·克莱普纳(英语:Daniel Kleppner,1932年10月16日-),美国物理学家。他是麻省理工学院纪念莱斯特·沃尔夫物理学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 - 哈佛超冷原子中心的共同主任。克莱普纳
  • 全印广播电台全印广播电台(印地语:आकाशवाणी,拉丁字母转译为:Akashvani,英语:All India Radio,简写为:AIR),成立于1927年,是印度官方性质的广播电台,隶属于印度政府新闻广播部下属的印度广播
  • 格林尼亚弗朗索瓦·奥古斯特·维克多·格林尼亚(法语:François Auguste Victor Grignard,1871年5月6日-1935年12月13日),法国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他于1871年5月6日出生于法国瑟堡,193
  • 斯科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丹麦语:Jens Christian Skou,1918年10月8日-2018年5月28日),丹麦化学家以及诺贝尔奖得主。斯科生于丹麦莱姆维的一个富有家庭。他父亲马格努斯·马丁努斯
  • 缅甸民族团结党民族团结党(缅甸语:တိုင်းရင်းသားစည်းလုံးညီညွတ်ရေးပါတီ ,缩写“NUP”)系一个缅甸的亲军方政党。该党是由军政府成员和前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
  • 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英语:Aerodynamics),是流体力学与气体动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所产生的各种力。空气动力学与气体动力学常常混用,但后者研究的气体不局限于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