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沙热

✍ dations ◷ 2025-09-07 03:13:43 #拉沙热
拉沙热(英语:Lassa fever)或拉沙出血热(英语:Lassa hemorrhagic fever, LHF),台湾译为拉萨热,是一种由拉沙病毒(英语:Lassa virus)所引起的病毒性出血热。为生物性危害第四级病毒,大部分被此病毒感染的人不会出现症状。出现症状时,通常会发烧、虚弱、头痛、呕吐和肌肉疼痛。偶尔也会有口腔或肠胃道的出血。感染后死亡的风险约为百分之一,并且经常在症状出现后两周内发生。 约四分之一的幸存者中,耳聋的发病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了一半左右。拉沙热常透过受感染的多乳头大鼠(英语:Natal multimammate mouse)的尿液或粪便传播给人类。其天然动物宿主为纳塔柔毛鼠(英语:Natal Multimammate Mouse)(Mastomys natalensis),这种啮齿类动物是南撒赫尔地区的原生种。而受感染者可以透过直接传触传染给未感染者。只基于症状来诊断是很困难的。确诊需通过实验室检验来检测病毒的RNA、病毒的抗体或透过细胞培养来找出抗体。其他可能出现类似的病症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疟疾、伤寒热和黄热病。而拉沙病毒是沙状病毒科的一员。拉沙热目前尚未有疫苗。预防方式是隔离已受感染的人,并减少与老鼠接触,也包括养猫来捕捉老鼠,以及将食物保存在密封容器中。治疗主要在解决脱水和改善症状。抗病毒药物ribavirin越早给药,可能越有用。而这些措施皆能改善结果。这种疾病的描述可追溯到1950年代。 该病毒于1969年首次在尼日利亚博尔诺州的拉沙(Lassa)发生的拉沙案件中描述到。这个疾病和埃博拉一样,一直到临床病征出现超过十年之后才确认为病毒性疾病。拉沙热的首次报告是在1950年代,但是直到1969年拉沙病毒才在两名死亡的尼日利亚护士身上分离出来。。拉沙热在西非国家相对普遍,包括尼日利亚、利比里亚、狮子山、几内亚和加纳等国。大约有30万至50万件案例,每年导致约5,000人死亡。由于发生率极高,此疾病为非洲的主要卫生问题之一。在此疾病中,有80%是无症状的,剩下的20%则可能诱发并发症。每年约有5000人死于拉沙热,在疫区的医院内,发烧造成死亡的人数达罹难者人数的1/3,为总病患人数的10~16%。潜伏期约为6至21天左右,此后多处器官产生急性症状。非特殊症状包含发烧、脸部肿胀、肌肉无力、结膜炎,和黏膜出血等等,其他症状包括:临床上,拉沙热的症状与其他病毒性出血热(如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病毒,或是疟疾等等)很难区分。拉沙热病毒在患病后3至9周可在尿液中发现,而精液则是3个月。拉沙热为人畜共同传染病,传播给人类的宿主通常是一种名为多乳鼠(英语:Mastomys natalensis)的啮齿类动物,因为他是全非洲最常见的啮齿类,并时常成为当地人的桌上佳肴。多乳鼠感染拉沙热之后会进入一段无症状期,并由粪便及尿液排出病毒,并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感染人体后,拉沙热会延滞细胞免疫的作用,并造成猛发性(英语:fulminant)毒血症,可能造成死亡。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征药物(抗DNA, 抗RNA, 抗逆转录, 疫苗)

相关

  • 经济体系一群经济个体之间具有相互联系关系,如礼物经济、自然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等经济体系。市场经济体系中个体间的通货可以互相兑换,任一个体的变动都会对总体造成
  • 流程图流程图是表示算法、工作流或流程的一种框图表示,它以不同类型的框代表不同种类的步骤,每两个步骤之间则以箭头连接。这种表示方法便于说明解决已知问题的方法。流程图在分析、
  • 西北高加索语系西北高加索语系(英语:Northwest Caucasian languages),亦称西北高加索语、西高加索语(英语:West Caucasian)、阿布哈兹-阿迪格语(英语:Abkhazo-Adyghean),是指在西北高加索地区使用的一
  • 专家统治专家统治(Technocracy),是一种由在技术上拥有高水平的专家控制一切决策的政体。在这种政体中,拥有知识和技术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取代了传统政体中政治家,商人和经济学家的地位。在
  • 抗胆碱能药物抗胆碱剂(英语:anticholinergic agent)是一种在中央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阻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物质。抗胆碱剂经由选择性阻断乙酰胆碱神经递质连结其神经细胞的受体,抑制副
  • 上加龙省上加龙省(法文:Haute-Garonne)是法国朗格多克-鲁西永-南部-比利牛斯大区所辖的省份。该省编号为31。5个海外省及大区
  • 方程数学中方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例如以下的方程:其中的 x {\displaystyle x} 为未知数。如果把数学当作语言,那么
  • 施一公施一公(1967年5月5日-),汉族,生于河南郑州,童年在驻马店长大,中国结构生物学家,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讲
  • 阿赫迈底亚阿赫迈底亚(阿拉伯语:أحمدية;乌尔都语:احمدیہ),是一个发源于英属印度的伊斯兰教运动,由米尔扎·古拉姆·艾哈迈德(1835–1908)于1887年在旁遮普创立。米尔扎·古拉姆
  • 环戊醇环戊醇,一种有机化合物。无色澄清粘稠液体,有令人愉快的芳香气味。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与醚、酮混溶。可由环戊酮与氢化铝锂在乙醚中室温加氢而得。也可由环戊酮在铬铜催化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