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湿伞

✍ dations ◷ 2025-11-23 16:24:40 #亚洲真菌,欧洲真菌,北美洲真菌,湿伞属,食用菌

(P.D.Orton) Svrcek

蕈伞凸面

子实层连生

可食用

小红湿伞(学名:),俗称朱红蜡盖(vermilion waxcap),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隶属于湿伞属。这种真菌是一种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物种,并且主要在秋季在田地、荒地、草地、热带雨林、桉树林、石楠荒野等地方出现。

小红湿伞最早是由瑞典真菌学家伊利阿斯·马格努斯·弗里斯于1821年描述的,其学名为小红伞菌()。于1838年,弗里斯重新将这种真菌划入湿伞属。后来,德国真菌学家保罗·库默尔(英语:Paul Kummer)于1871年将其学名改为现名。其学名中的“”源自拉丁文词汇miniat,意思是“涂上红铅”,指的是其颜色。其另外,学名中的“半”也是为了与血红丝膜菌()分别。

小红湿伞的菌盖直径为0.5–3.5厘米(0.2–1.4英寸),呈猩红橙色,且边缘部分呈黄色条纹状。起初是凸面状的,但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有着波浪状边缘的扁平状。干燥成熟子实体的中心部分有着明显的皮屑状或鳞片状质感,而这也是其特点之一。其菌柄高度为3–5厘米,厚0.3–0.4厘米,呈倒锥体状,并且倾向扁平化。其颜色与菌盖相同,但有时候会较为浅色。其底部呈白色。其菌褶呈橙色,是连生的或自基部沿蕈柄向下生长的。它们之间的间距较大,并且有凹槽。其菌肉呈橙色,并且没有任何气味。其孢子印呈白色,而担孢子的大小则为7–9 x 4–5微米。

小红湿伞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且几乎所有温带地区都有其踪迹。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和澳洲均有小红湿伞出现的纪录。这种真菌主要在秋季于田地、荒地、草地、热带雨林、树林、荒野等地方出现。这种真菌亦常与山柳兰一起出现。

小红湿伞是可供食用的,但现今真菌学家们还未知道这种真菌是否有毒和会否导致过敏反应,因此并不建议食用。

相关

  • 鼻毛鼻毛是位于鼻子里的毛,在呼吸时可以做为阻挡灰尘的其中一项防御机制,这可以挡住大部分的灰尘,而无法挡住的灰尘则会到达鼻腔内的粘膜,以至于打喷嚏。某些人的毛较茂盛,甚至太长会
  • 阿亚瓦芝阿亚瓦芝(Ayyavazhi)是一个宗教体系,19世纪中叶流行于印度,信奉者都是印度下层的人民,也有印度教教徒。Ayyavazhi是一句泰米尔语,意思是父之路。阿亚瓦芝是Awa Vaikundar说教传道
  • 阿曼中华民国与阿曼关系是指中华民国与阿曼苏丹国之间的关系。两国没有官方外交关系,但于对方首都互设具大使馆性质的代表机构。1987年2月23日,签署《中华民国邮政总局与阿曼苏丹
  • 平方分米平方分米(符号为dm²)是面积的公制单位(SI Unit),其定义是“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m²=100dm²) (1cm²=0.01dm²) (1mm²=0.0001dm²)平方尧米、平方佑米(Ym²) 平
  • 一个国家的诞生《一个国家的诞生》(英语:The Birth of a Nation),又名《同族人》(The Clansman)《重见光明》(1923年上海放映时译名),是美国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也最具争议性的电影之一,也因为电
  • 平顶山学院平顶山学院坐落在中国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白龟湖畔,前身是1959年10月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平顶山师范学校。1961年9月平顶山师范学校停办,1973年7月恢复办学,定名为平顶山
  • 弗朗西斯科·德·保拉·罗德里格斯·阿尔维斯弗朗西斯科·德·保拉·罗德里格斯·阿尔维斯(Francisco de Paula Rodrigues Alves,1848年7月7日-1919年1月16日),巴西政治家,他1887年担任圣保罗省(现为州)主席,在1890年代任国库
  • 植绥螨科植绥螨科(Phytoseiidae)是一科会捕食缨翅目以及其他螨种的螨科。本科的部分物种常被用于生物防治来控制其他的害虫螨类,由于部分物种在生物防治上的效用,植绥螨科在近年来越来越
  • D河D河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林肯市,一度没有名字,曾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列为“世界最短河流”,只有440英尺(130米)长。但1989年该纪录由蒙大拿州的罗河(英语:Roe River)取代,而林肯市居民为
  • 蛀船蛤科见内文蛀船蛤科(学名:Teredinidae)是海螂目之下的一科海洋双壳纲软体动物。本科物种的外壳已退化,只余下一小块壳片在其又细长又软的裸露身体的前端。本科物种因为经常钻进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