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速度

✍ dations ◷ 2025-08-16 16:47:56 #叠加速度

叠加速度 (英语:Stacking velocity)是通过最佳拟合时距曲线所得的地震波在介质传播的速度值。叠加速度是地震资料处理的最基本步骤。经过底下水平界面反射回来的地震波,其时距曲面线(走时曲线)是双曲线。关系如下: t 2 = t 0 2 + x 2 v 2 {displaystyle t^{2}=t_{0}^{2}+{frac {x^{2}}{v^{2}}}} 其中 t 0 {displaystyle t_{0}} 为炮检距等于零时反射时间,x为炮检距,v为反射界面上覆层波速。此公式指出地震波传播时间从地下界面反射的地面检波器最短的是垂直方向,又称法线反射。当检波器远离炮点时(炮检距)增加时,其反射时间会增加。反射时间按炮检距增加的时间曲线为时距曲线。

叠加速度的推算必需依赖动校正。原理是设定一速度,根据双曲线反射公式,对共中点(common mid point )的道集,校正非法线反射到法线反射。若所设速度正确,在叠加这些道集后,反射波的振幅最大。根据公式,校正值计算如下:

t N = s q r t ( t 0 2 + ( x / v ) 2 ) t 0 {displaystyle t_{N}=sqrt{(t_{0}^{2}+(x/v)^{2})}-t_{0}}

t N {displaystyle t_{N}} 为校正值。

由计算公式可看出,同一深度反射界面( t 0 {displaystyle t_{0}} 及v 不变)。由于各接收点距激发点远近不同(炮检距),校正量也不同,故称动校正。同样,若不同深度(v)的反射界面、其校正量也不同。除了速度和炮检距外,校正值也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包括反射界面倾角以及其方位角与激发点和检波器的方位角的关系.

由于地震数据采集时,所用电缆长度有限,所得双曲线只是部分,根据拟合时距曲线而得的地震波速度也是近似值.

相关

  • FeIsub2/sub碘化亚铁是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FeI2。红棕色三方晶体,空间群P 3m1,其中a = 0,404 nm,c = 0,675 nm,Z = 1。易溶于水。可形成FeI2·n H2O,其中n = 2, 4, 6, 9。在有机反应中作为催
  • 苯并芘苯并芘(英语:Benzopyrene)是苯与芘稠合而成的一类多环芳香烃。根据稠合的位置不同,可以有苯并芘和苯并芘等多种异构体,这些名称来源于IUPAC命名法中对芘分子环中各化学键的编号(见
  • 惠勒延迟选择实验惠勒延迟选择实验(英语:Wheeler's delayed choice experiment)是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它属于双缝实验的一种变形,该实验很好地体现了量子力学与传统实在观间的
  • 董同龢董同龢(1911年10月12日-1963年6月18日),中国音韵学家。生于云南昆明,祖籍江苏如皋。1932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中文系。从王力学音韵学,听课笔记被整理成王力《汉语音韵学》,毕业论文
  • 拉尔夫·日·奥勒茨拉尔夫·日·奥勒茨(德语:Ralf R. Ollertz,1964年-)是一位德国作曲家。他与陶拉·利姆尼奥斯(Toula Limnaios)一起担任柏林礼堂舞台(HALLE TANZBÜHNE BERLIN)和陶拉·利姆尼奥斯舞蹈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家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7月,社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内,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南理工大学主办。1984年3月27日,华南工
  • 塔瓦基火山口塔瓦基火山口(Tawhaki Patera)是木星的卫星木卫一上一座活跃的火山,位于前导半球米底亚区西部北纬3.32度、西经76.18度处,它是一座类似于破火山口的火山坑,宽49.8公里(30.9英里)、
  • 向井千瑛向井千瑛(1987年12月24日-),生于日本东京都板桥区,职业围棋女流棋手,隶属于日本棋院。为七段棋士本田幸子门下。其夫杉本明,也是职业围棋选手,八段棋士。向井千瑛是家中三姐妹中的幺
  • 地板行动行动失败 同盟国 新西兰 轴心国底板行动(Operation Bodenplatte),于1945年1月1日开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企图由空军削弱盟军在低地国家的空军部队。底板行动的目标
  • 霍利斯通加峰坐标:72°2′S 8°57′E / 72.033°S 8.950°E / -72.033; 8.950霍利斯通加峰(英语:Hålisstonga Peak)是南极洲的山峰,位于东部南极洲的毛德皇后地,属于库尔策山脉的一部分,海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