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勒延迟选择实验
✍ dations ◷ 2025-11-23 05:41:18 #惠勒延迟选择实验
惠勒延迟选择实验(英语:Wheeler's delayed choice experiment)是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它属于双缝实验的一种变形,该实验很好地体现了量子力学与传统实在观间的巨大分歧。惠勒是1979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讨论会上正式提出延迟选择实验的,该实验源自爱因斯坦曾提出的分光实验(与双缝实验有同样的物理意义)。实验是按如下方式进行的:从一光源发出一光子,让其通过一半镀银镜,光子被反射与透射的概率各为50%。之后,在反射或透射后光子的行进路径上分别各放置一反射镜A和B,使两条路径反射后在C处汇合。而C处则放有两探测器,分别可以观察A路径或B路径是否有光子。此时只有一个探测器能够测得光子,即能确定光子走的是哪一路径(A→C或B→C)。而如果在两个探测器前再放置一个半镀银镜,可以使光子自我干涉。如适当调整光程差,可使得在某一方向(A或B)上干涉光相消,此方向上的探测器将无法收到信号,另一方向上的探测器则必定会接收到信号。按量子力学理论,这说明光子同时经过了两条路径。事实上,我们可以在光子已经通过A或B后再决定是否放置第二块半镀银镜(此即实验名称“延迟选择”的由来)。如不放置,则根据前一种情况,光子只通过一条路径;如放置,则根据后一种情况,光子通过两条路径。也就是说,观察者现在的行为可以决定过去发生的事,而这一结论是与传统实在观相违背的。哥本哈根学派对此的解释是,我们不能将观察仪器与观察对象分开来讨论,尽管实验中的两种情况只有最后部分不同,但这局部的变化使得整个物理过程发生了改变,这两种情况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实验。玻尔对此就曾说:“事实上,在粒子路径上再加任何一件仪器,例如一个镜子,都可能意味着一些新的干涉效应,它们将本质地影响关于最后记录结果的预言。”
相关
- 腹痛stomach ache, tummy ache Field =腹痛又可称(abdominal pain、stomach pain、肚痛、肚子疼等)泛指腹部及其周围部分的疼痛症状,常见的病因包含肠胃炎、大肠激躁症。
- 美耐皿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英语:Melamine resin),俗称美耐皿,是一种合成树脂,为热固性聚合物,为使用三聚氰胺(Melamine,又称蜜胺或密胺)与甲醛聚合所制成,与以尿素与甲醛制成的“尿素-甲醛树脂
- 泼尼松17-hydroxy-17-(2-hydroxyacetyl)-10,13-dimethyl-7,8,9,10,12,13,14,15,16,17- decahydro-3泼尼松(英语:Prednisone),又名“去氢可的松”或“强的松”,它是一种口服的糖皮质激
- 海狮作战阿道夫·希特勒 埃里希·雷德尔(海军) 赫尔曼·戈林(空军)温斯顿·丘吉尔 杜德利‧庞德(海军) 西里尔·内维尔(空军)海狮计划(德语:Unternehmen Seelöw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綷
- DNA芯片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又称DNA阵列或DNA芯片,比较常用的名字是基因芯片(gene chip)。是一块带有DNA微阵列(microarray)的特殊玻璃片或硅芯片片,在数平方公分之面积上布放数千或
- 枯草杆菌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英语:Subtilisin),一种蛋白酶,最早从枯草杆菌中得到。属于枯草杆菌酶(subtilase)类,通过活性位点丝氨酸残基对肽键的亲核进攻而造成蛋白质的水解。典型的分子量为2万
- 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机制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英语: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常简写为NMD机制或NMD)是一种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的遗传纠错机制(英语:MRNA surveillance)。这一机制透过降解含有提前终
- 世动吉祥物第八届世界运动会(简称2009高雄世运,英语:The World Games 2009),于2009年7月16日至26日在中华民国台湾高雄市举行,是首次在台湾举办的国际性大型综合运动会,亦是第二次在亚洲举办
- 十亿分率十亿分率,简称ppb(源自英语parts per billion的简写),定义为十亿分之一,1ppb即是十亿分之一。1 p p b = 1
-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为子宫内膜局限性增长,在宫颈内形成息肉样突起。其发病原因包括两类,一个是机体一系列功能紊乱。另一个为子宫内膜基底层发生的小肿瘤,增殖发育进入内膜功能差,月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