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馅饼

✍ dations ◷ 2025-05-10 11:47:17 #风味馅饼


肉饼是用肉馅和或其他可口原料共同制成的馅饼。肉饼在欧洲,澳洲,新西兰,加拿大和南非尤为流行。

肉饼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大约公元前9500年的新石器时代。古埃及人已馅饼为主要饮食,馅饼基本以燕麦、小麦、黑麦和大麦为原料,混合蜂蜜在热煤上烘烤制成。

最后,希腊人接受了这些馅饼,并首次融入肉馅,研制出了带有汤汁的面点。在希腊,这些馅饼通常是在煤炭下炸或烧。罗马人在品尝过希腊人的这种美食后,在稍作变动的基础上将馅饼融入自己的饮食中。根据当时富人们保存的记录,罗马人将各种肉类、牡蛎、贻贝、七鳃鳗和鱼作为馅料放入用面粉、油、水搅和成的面团中。人们通常不吃这种糕点的面皮,而是将其扔掉。

伴随着罗马帝国领土的扩张,入侵的十字军门发现了这种食物,并将食谱引入中世纪的欧洲。在北欧,厨师们用像猪油和黄油类的脂肪制成粘稠的面团,包裹馅料后呈立体状。 这种中世纪的糕点叫做“棺饼”,意思为篮子或盒子,根据珍妮特·克拉克森(Janet Clarkson)所著的《》一书,“棺饼”是:

一些史学家认为坚硬不可食用的饼皮是打发给仆人的,而家里的老爷太太吃的是里面的馅料。

馅饼成为了中世纪人们的主食,最后被称之为“派”。“派”来自于一种常用作馅料的肉类名。人们使用牛肉、羊肉和鸭肉进行填充,但大多时候喜鹊肉是主要的原料。喜鹊在中世纪的英国最初叫做“派”。一些史学家认为人们流行将喜鹊称之为“派”,因此用“派”来命名馅饼。 然而,词源学家们却认为馅饼已喜鹊的名字命名是因为人们觉得二者之间有一种相似性,“派”各式各样的馅料就像是偷窃成性的喜鹊搜刮而来的五花八门的物品。"1303年,《》第一次引用“派”来指代食物。到了1362年,“派”这一词流行起来,并广为使用。

法国人和意大利人致力于使糕点“派”更加精美,他们使用新方法,例如加入黄油,滚或揉面团的方式令馅饼更加薄脆,更加美味。1440年,人们承认了巴黎糕点协会,并开始开发产品,一种像现代面饼皮一样的原料也开始得以利用。

传教士和勘探者们将肉馅馅饼带向了世界。北美殖民地的英国旅行者带着食谱漂洋过海。在美国,馅饼的外皮可用来储存食物以备漫长的冬日(就像馅饼在古代的作用一样)。但直到19世纪80年代,吃馅饼才在美国流行起来。今天,肉馅馅饼已不再受欢迎,而是被甜味馅饼所取代。

如今,世界各地受欢迎的肉饼种类各异,变化多样。

纳契托什肉饼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官方食物之一。纳契托什是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座城市。 与流行的水果馅饼不同,肉陷陷饼在美国大多人的饮食中并不普遍,尽管在美国有少数新西兰肉饼店。俄亥俄州代顿市的Cheeky肉饼与新西兰人喜爱的肉饼有相似之处。

拉丁美洲的恩帕纳达斯肉馅卷饼是一种用不同饼皮和馅料,烘焙或煎炸制成的一种馅饼。恩帕纳达斯肉馅卷饼内通常有很多洋葱和青红椒,并结合肉类或鱼类。恩帕纳达斯馅饼的面团有很多形状,可以用玉米面做,也可以做成千层饼。 在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波多黎各和秘鲁,肉饼用碎牛肉制成,馅料中还伴有橄榄、煎鸡蛋、去皮猪肉、牛排块,甚至是奶酪和萨拉米香肠。

肉饼的其他知名种类包括英国肉饼、法国-加拿大肉饼、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肉饼。爱尔兰的一种肉饼称之为牛排吉尼斯派,是用牛腿肉结合吉尼斯烈性啤酒、培根和洋葱制成的。这种派伴着薯条和蔬菜一块食用,在澳大利亚的爱尔兰酒吧非常受欢迎。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肉饼是一种便利的食物,通常在加油站或便利店都有销售。在新西兰,肉饼曾在一家连锁快餐店中销售。

尼日利亚的肉饼与牙买加牛肉饼相似,可以烘焙或煎炸,差不多任何原料如咸牛肉(使用最为广泛),洋葱和番茄都可以充当馅料。

中东地区的肉饼叫做sfiha,内有碎牛肉、橄榄油、纯酸奶、芝麻酱、多香果、洋葱、番茄和松仁。希腊肉饼叫做kreatopita,内有碎牛肉、洋葱和菲达奶酪。希腊肉饼的馅料裹在薄酥皮(phyllo)面团中。印度肉饼称之为咖喱角,通常用豌豆、五香土豆、胡荽、扁豆、碎牛肉或碎鸡肉共同制成,并蘸着印度酸辣酱一起食用。

相关

  • 细胞因子细胞因子(英语:cytokine,又称细胞介素、细胞激素、细胞素、细胞活素),是一组蛋白质及多肽,在生物中用作信号蛋白。这些类似激素或神经递质的蛋白用作细胞间沟通的信号。细胞因子多
  • 苏格拉底后设伦理学 规范性 · 描述性 效果论 义务论 美德伦理学 关怀伦理学 善与恶 · 道德生物伦理学 · 网络伦理(英语:Cyberethics) · 神经伦理学(英语:Neuroethics) ·
  • 甲氧麻黄酮甲氧麻黄酮(英语:Mephedrone),又名4-甲基甲基卡西酮(4-MMC),英文俚称Meph、Drone和MCAT,常被称为喵喵,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苯丙胺类及卡西酮类兴奋剂药物。人类施用该药物后,身体会产生之
  • 恒星核合成恒星核合成 是解释重元素是由恒星内部的原子经由核聚变创造出来的化学元素理论。自从大爆炸期间产生氢、氦、锂之后,恒星核合成就一直持续地创造重元素。这原本是一个高度预
  • 46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台中台中市(日语:台中市〔臺中市〕/たいちゅうし Taichū shi */?),为台湾日治时期时1920年至1945年间存在之行政区,辖属台中州。辖今台中市西区、北区、东区、南区以及中区。昭和10
  • 受(梵语、巴利语:Vedanā),佛教术语,意指感受、感觉或知觉。当感官,外境,以及意识三者聚合(触)时,所升起的内心感觉,即是受。通常可以概分为痛苦(苦受)、快乐(乐受)以及没有特殊感受(不苦不
  • 普罗大众无产阶级(拉丁语:proletarius),或意译为劳动阶级,或半音译为普罗阶级,其拉丁文本字原是指古罗马最低下层的社会阶级,字源由Proles(子嗣)一字所衍生,意味该阶层的唯一贡献是延续香火并
  • 博克斯卡号轰炸机博克斯卡号轰炸机(英语:Bockscar)有时称为“博克的车”(Bock's Car),是美国陆军航空队一架B-29轰炸机的名字,这架轰炸机就是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于1945年8月9日在日本的长崎市投
  • 抛物线指标停损点转向操作系统(英语:Stop And Reverse,缩写:SAR),1978年在美国机械工程师、技术分析师威勒斯·威尔德(J. Welles Wilder)的著作《技术交易系统中的新观念》里提出,原名为抛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