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迪奥·阿劳

✍ dations ◷ 2025-04-06 18:13:31 #1903年出生,1991年逝世,古典钢琴家,智利钢琴家

克劳迪奥·利昂·阿劳(Claudio Arrau León,1903年2月6日-1991年6月9日),智利钢琴家。他的演奏范围很广,从巴洛克到20世纪的古典音乐均有建树。他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

阿劳1903年出生于智利的奇昂(Chillán),他的父亲卡洛斯·阿劳(Carlos Arrau)是一名眼科医生,他的母亲叫卢克利希亚·利昂(Lucrecia León)是一位钢琴老师。他的家庭属于智利南部的一个古老而显赫的家族。他的祖先洛伦佐·德·阿劳(Lorenzo de Arrau)当年受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的派遣来到智利。

阿劳是一个神童,5岁便开了第一场个人音乐会,当时的曲目包括贝多芬, 莫札特和李斯特的音乐。7岁由智利政府出资公费到德国学习师从马丁·克劳泽(Martin Krause)。马丁·克劳泽曾是弗朗兹·李斯特(Franz Liszt)的学生。阿劳11岁时即可演奏李斯特的超技练习曲和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变奏曲。

克劳泽1914年寄出的一封亲笔签名信中提及:“克劳迪奥·阿劳是一个天赋极高的智利青年,在我的指导下,钢琴演奏进步神速。他肯定会登上钢琴技艺的最高峰。由于他在我的直接监督下弹琴,我亲眼看到,别人以最大努力才能获得的成果,他却得来全不费功夫。他以整个心灵和全副热忱,沉浸在艺术之中;这对他这般年龄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马丁·克劳泽去世后,阿劳靠个人努力展开了职业钢琴家的成功之路。1935年,阿劳在柏林举办了12场音乐会演奏巴赫的全套键盘作品,取得极大成功。之后第二年,阿劳举办了莫扎特的全套钢琴作品音乐会,紧接其后的还有舒伯特和韦伯的作品系列音乐会。1938年,阿劳在墨西哥城举办了贝多芬全套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的系列音乐会,这是他第一次全身投入地把自己与贝多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后来的日子里,阿劳曾多次举行贝多芬全套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的系列音乐会,包括在纽约和伦敦这样的音乐重镇,被公认为二十世纪贝多芬作品的权威演绎者。

阿劳曾经为彼得斯出版社修订了他注释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的乐谱,并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唱片,他演奏贝多芬、勃拉姆斯、李斯特、舒曼、肖邦、舒伯特和德彪西等人作品的录音非常有名。他的演奏忠于原谱但富于个性,而又充满激情。阿劳的琴声与众不同,他的音色丰富、左手声音厚实,右手声音透明。对于这点,有人认为阿劳的琴声听起来含混、粗重,也有人喜欢这种较'圆'的声音,认为听起来像管风琴,还有人说阿劳的手就像是在松软的琴键上翻耕。早年的阿劳享有炫技大师(virtuoso)的称号,演奏速度偏快,而且技巧凌厉,但中年以后他演奏的速度变得越来越慢,越来越深思熟虑,气势宽宏,充满气魄。许多评论家感觉在他最亲近的母亲的去世之后,阿劳的整个风格变得内省而且更加个人化,在阿劳的唱片录音中可以见证他风格的转变。

阿劳的一生都在为他的事业奋斗,最终无愧地取得了世界公认的钢琴大师的声望。在阿劳迈入八十岁之际,他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在1982至83年的音乐季中,国际上大部分的媒体把这称作“阿劳的年代”,以示对他的敬重与荣耀。1991年6月,阿劳在奥地利的米尔茨楚施拉格(Mürzzuschlag)去世,当时他正筹划录制巴赫的键盘作品全集。阿劳曾经获得很多奖项,其中包括联合国颁发的世界遗产音乐大奖(The International UNESCO Music Prize),德国颁发的大十字勋章,法国颁发的荣誉司令勋章,柏林爱乐乐团颁发的汉斯·比洛奖章,伦敦皇家爱乐协会颁发的金质奖章等等,2012年,留声机杂志评选的古典音乐名人堂(Gramophone Hall of Fame),阿劳名列其中。

1937年,阿劳与德国犹太女中音鲁思·施耐德(Ruth Schneider)结婚。他们有三个孩子:卡门(Carmen 1938—2006)、马里奥(1940—1988)和克里斯托夫(Christopher 1959—)。他的家庭生活幸福、融洽。他们一家人经常在夏天到位于纽约皇后区的道格拉斯顿的寓所度假。

阿劳演奏风格沉着稳重琴音厚实,高音部分则珠圆玉润,虽然演奏忠于原谱,但是擅长使用弹性速度,阿劳称其为前推后拉(push-pull)式的弹性速度,这在阿劳很多的演奏例如肖邦钢琴协奏曲和夜曲,李斯特钢琴奏鸣曲,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等都可以感受得出来.和其他钢琴家比较,阿劳是少数可以在德奥严肃曲目(贝多芬,布拉姆斯)和浪漫派曲目(肖邦,李斯特)都可以做出典范级演奏的钢琴家。

阿劳早期的演奏被乐评家形容是“天真不做作”,到阿劳65'-80'时期的演奏,弹性速度的使用更是明显,因此中后期的演奏更可体现出阿劳演奏的伟大和独特性,阿劳在很多曲目都留下多次录音,最有名的就是布拉姆斯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的八次录音(六次次现场,两次录音室),其中很多都没有正式发行,在这八次录音当中,最受推崇的就是1976 Igor Markevitch(issued by INA)和1968 Gennadi Roshdestvensky(issued by Doremia)的录音。李斯特钢琴奏鸣曲也是阿劳的拿手好戏,相较于其他激情浮夸的演奏,阿劳的演奏显得时而哲思时而激情,从阿劳的访谈录可以看出阿劳对这首曲子充满了文学的想像,阿劳在李斯特钢琴奏鸣曲留下了六次录音(四次现场,两次录音室),其中备受推崇的就是其中在1976在Long Island(issued by Piano Classics)和1977在Toronto(issued by Marston)留下的现场录音。



相关

  • 趋光性趋光性(英语:Phototaxis)是一种生物对光靠近或者远离的趋性。在有趋光性的生物中,拥有正趋光性的会靠近光源,而有负趋光性的会躲避光线的刺激。这样对于植物等自养生物来说十分重
  • 宋应星宋应星(1587年-约1666年),字长庚,明朝著名科学家。江西奉新县北乡雅溪牌坊村(今宋埠镇牌楼村)人,汉族江右民系。英国汉学家与历史学家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的狄德罗”。宋家的族谱描绘
  • 提毗提毗(天城文梵语:देवी,转写:Devī),梵语即为“女神”之意,象征了神圣的女性面,印度教的性力派认为提毗与提婆——男神是相互不可或缺的对存在。婆罗门教奉行一元论,认为提毗是所
  • ICD-9编码列表以下是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CD)第九版的编码列表:
  • 玻璃钢玻璃钢(英语:fiberglass),亦称纤维增强塑料(英语:fiber-reinforced plastic,FRP),是一种以高分子量的环氧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质,铝硼硅酸盐玻璃纤维(alumino-borosilicate glass
  • 耳虫耳虫是指某段音乐在脑中不断重复的现象,科学家发现很多音乐都能够形成这种效果,而James Kellaris和Vicky Williamson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过这种经历。其中耳虫的英文
  • 克里斯蒂安·莱特纳克里斯蒂安·唐纳德·莱特纳(英语:Christian Donald Laettner,1969年8月17日-),美国NBA联盟职业篮球运动员,场上主要位置为大前锋或中锋。毕业于杜克大学,在大学期间率领杜克大学蓝
  • 孔德绍孔德绍(6世纪-621年),隋朝、窦夏官员,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孔子的三十五代孙,孔宗笵的孙子。孔德绍有清才,在隋炀帝时官至景城(今河北省沧州市崔尔庄镇景城村)县丞。后来投靠窦建
  • 上海东站上海东站是中国上海市一座规划中的铁路客运车站,位于浦东新区祝桥镇近浦东国际机场,地处上海绕城高速以东、机场河(河滨西路)以西、闻居路以南、申嘉湖高速以北,占地约46公顷。20
  • 狂欢节 (甜甜圈)狂欢节(英语:Fasnacht)在传统上是在忏悔星期二前一天开始提供的甜甜圈名字,用于在大斋期禁止饮食来清空猪油、 糖、脂肪和黄油的甜甜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