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伦文德王朝

✍ dations ◷ 2025-09-10 19:49:45 #公元550年代建立的国家或政权,11世纪终结的国家或政权,琐罗亚斯德教王朝

卡伦文德王朝(Qarinvand)(也可拼为 Karenvand 和 Qarenvand,或简称为 Karenids)是伊朗的王朝,统治塔巴里斯坦(或称马赞德兰)的部分地区,统治期间从公元550年代到11世纪,塔巴里斯坦位于现今伊朗的北部。他们认为自己是达布依王朝的继承者,以吉尔吉兰(Gilgilan,意为“吉兰的统治者”)和伊斯帕巴德(源自萨珊王朝时代头衔“斯帕巴德”,意为大元帅)的头衔而为人知。他们是帕提亚贵族苏赫拉(英语:Sukhra)的后裔,苏赫拉出身自纳哈万德的卡伦家族(英语:House of Karen)(伊朗七大家族之一),他是从公元484年至493年萨珊王朝的事实上的统治者。

卡伦家族建立了王朝,他们因帮助萨珊王朝国王霍斯劳一世(统治期间约公元531-579年)对抗西突厥汗国,而获得在塔巴里斯坦的阿莫勒南部的封地作为回报。在公元7世纪,统治该地区的达布依人将塔巴里斯坦部分土地授予一位未知名的卡伦文德统治者。公元760年,达布依王朝统治者库尔希德(英语:Khurshid of Tabaristan)被阿拔斯王朝击败,达布依王朝灭亡,阿拔斯王朝吞并塔巴里斯坦,但是卡伦文德王朝和其他较小的地方王朝仍存在。这时,有资料提到有名为文德·霍尔木兹(英语:Wandad Hurmuzd)是卡伦文德王朝统治者,而他的弟弟文德斯帕干(Vindaspagan)则是卡伦文德王朝西部地区的从属统治者,这位从属统治者统治的地区一直延伸到德莱木的边境,德莱木则由德莱木人所控制,德莱木统治者、卡伦文德王朝统治者以及塔巴里斯坦的其他统治者都信奉琐罗亚斯德教。

文德·霍尔木兹与巴文德王朝统治者撒文一世(英语:Sharwin I)一起,领导当地人反抗穆斯林统治,以及反抗由阿巴斯王朝总督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公元768年-772年)开始在当地的伊斯兰化和移民定居。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调离后,当地的统治者破坏了他在高地建造的城镇,虽然当地统治者在公元781年宣誓对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忠诚,但到公元782年,他们又发动了全面的反穆斯林武装行动,直到公元785年赛义德·哈拉希(Sa'id al-Harashi)带领4万部队进入该地区,才告平定。此后当地统治者与在低地的阿拔斯王朝的总督关系有所改善,但卡伦文德王朝和巴文德王朝统治者仍然团结一致,反对穆斯林侵入高地,他们甚至禁止往生的穆斯林埋葬在高地。独立的反抗事件,例如杀害阿拔斯王朝的收税人也曾发生。但是,当这两个小王朝的统治者被召,在公元805年觐见哈伦·拉希德时,他们允诺效忠,缴纳税款,并被迫将他们的儿子留作为期四年的人质。

文德·霍尔木兹在公元815年过世,由他的儿子卡伦·伊本·文德霍尔木兹(Qarin ibn Vindadhhurmuzd)继承。阿巴斯王朝的马蒙要求他与巴文德王朝统治者撒文一世的继承人沙里亚尔一世(英语:Shahriyar I)一起协助马蒙从事的阿拉伯-拜占庭战争。撒文一世拒绝,而卡伦·伊本·文德霍尔木兹则接受,而在对拜占庭帝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马蒙给予卡伦·伊本·文德霍尔木兹甚多宠誉。沙里亚尔一世因嫉妒卡伦·伊本·文德霍尔木兹的名声,开始吞并后者的部分领土。公元817年,在卡伦·伊本·文德霍尔木兹的儿子马兹雅(英语:Mazyar)统治期间,沙里亚尔一世透过马兹雅的叔叔文德-乌米德(Vinda-Umid)协助,将后者驱离塔巴里斯坦,占领他所有的领土。

马兹雅逃往马蒙的宫廷,皈依为穆斯林,并在公元822/23年在阿拔斯王朝总督的支持下返回,进行彻底的报复:沙里亚尔一世儿子,也是继任人沙普尔(英语:Shapur (Bavandid ruler))被击败,并遭杀害,马兹雅将高地统一,由他治理。他日渐强大的势力使他与阿莫勒的穆斯林定居者发生冲突,但他仍能占领这座城市,并让阿拔斯王朝承认他对整个塔巴里斯坦地区的统治权。然而,最终他与阿拔斯王朝在呼罗珊的总督,阿卜杜拉·伊本·塔希尔(英语:Abdallah ibn Tahir)发生争执,并于公元839年被阿卜杜拉·伊本·塔希尔俘虏,塔巴里斯坦亦接管。巴文德王朝趁著这个机会夺回祖先土地:沙普尔的兄弟卡伦一世(英语:Qarin I)因为协助阿卜杜拉·伊本·塔希尔击败马兹雅,从而获得他兄弟遗留的土地和王室头衔。

马兹雅的兄弟奎雅尔(英语:Quhyar)背叛前者,选择协助阿卜杜拉·伊本·塔希尔,阿卜杜拉·伊本·塔希尔向他许诺事成后有卡伦文德的王位,他登基不久,由于背叛他的兄弟而被自己的德莱木人兵所杀害。尽管许多学者认为奎雅尔之死,即算卡伦文德王朝王朝灭亡,但该王朝仍继续统治塔巴里斯坦的部分地区,在公元864年有某位名为巴杜斯潘·伊本·吉尔扎德(Baduspan ibn Gurdzad)被提及是卡伦文德王朝 的统治者,他以支持阿拉菲德王朝的创立者阿里德·哈桑·伊本·扎伊德(英语:Alid dynasties of northern Iran)而为人知。但是他的儿子,同时也也是继承人的沙里亚尔·伊本·巴杜斯潘(Shahriyar ibn Baduspan)对阿里德·哈桑·伊本·扎伊德怀有敌意,但与巴文德王朝统治者鲁斯坦姆一世(英语:Rustam I)一样,不得不屈服于他的权威。沙里亚尔·伊本·巴杜斯潘的儿子穆罕默德·伊本·沙里亚尔(Muhammad ibn Shahriyar )在公元917年被提及,就像他的父亲一样,对阿拉菲德王朝怀有敌意。两个世纪后,一个名为阿米尔·马赫迪(Amir Mahdi)的卡伦文德王朝统治者,在公元1,106年被提及是沙里亚尔四世(英语:Shahriyar IV)统治下巴文德王朝的附庸之一。在此之后,没有其他的卡伦文德统治者的名字为人所知,但这个王朝继续统治,直到公元11世纪为止。

相关

  • 单链DNA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病毒(英语:DNA virus),又称D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DNA。一般为正链DNA病毒。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
  • 二氯甲烷二氯甲烷(分子式:CH2Cl2)是低沸点无色液体,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广泛用于医药、塑料及胶片等工业。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具有类似醚的刺激性气味。溶于约50倍的水,溶于酚、醛、酮、冰
  • 汉江大桥汉江大桥 ( 韩语:한강대교/漢江大橋 Hangang Daegyo ) 是位于韩国首都首尔的公路桥,横跨汉江两岸,为汉江第一座公路桥梁。1917年10月7日通车,1925年为洪水冲毁,1935年重建完成。
  • 米尔士威尔逊·米尔士(英语:Wilson Plumer Mills,1883年12月1日-1959年12月26日),美北长老会差会牧师。南京大屠杀期间,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1883年生于南卡罗来那州温斯伯勒,1903
  • 法国共和国卫队法国共和国卫队(法语:Garde républicaine)是法国的一支亲卫队,属国家宪兵管辖,主要负责政府机构的警卫工作。此外法国共和国卫队还负责保护要人及国宾。法国共和国卫队由第1步兵
  • 王龙文王龙文(1864年-1923年),字泽寰,号平养居士,湖南省湘乡县新安乡三十四都(今双峰县三塘铺镇)人,晚清政治人物。曾就读于双峰书院,光绪十三年(1887年)以县试第一名取生员,光绪十九年(1893年)湖
  • 诺曼·洛厄尔诺曼·洛厄尔(马耳他语:Norman Lowell,1946年7月29日-)是一位马耳他极端民族主义作家,也是极右翼政党的欧洲帝国的创始人兼党魁。他也是一名合格的银行家、艺术家和武术专家。欧洲
  • 董事会董事会(或称为董事局)是一家公司最高的治理机构,由多位董事组成,其代表者称为董事长或董事会主席。理论上说,控制一家公司的有两种实体: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实际上,不同的公司董事会
  • 鹿台岗遗址鹿台岗遗址位于中国河南省杞县,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在鹿台岗出土了鬲腿、鬲当、陶片、骨针等遗迹,同年成为杞县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升级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
  • 阿尔弗雷德·胡根贝格阿尔弗雷德·胡根贝格(德语:Alfred Ernst Christian Alexander Hugenberg,1865年6月19日-1951年3月12日)是一位20世纪的德国商人与政治家。在20世纪初的几十年间,身为德国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