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约翰·克尔
✍ dations ◷ 2025-04-26 12:41:25 #约翰·克尔
约翰·克尔(英语:John Kerr FRS 1824年12月17日-1907年8月15日)是一位苏格兰物理学家、电光学先驱。为纪念他的贡献,由他发现的物质在外电场作用下光学性质发生变化的效应被称为克尔效应。1824年,约翰·克尔生于苏格兰阿德罗森(英语:Ardrossan)。1841年至1846年间他在格拉斯哥上学,1849年时在位于爱丁堡的苏格兰自由教会神学院学习。从1857年开始,他回到位于格拉斯哥的自由教会培训学院(英语:Free Church Training College)教授数学课程。1907年克尔在格拉斯哥去世,享年82岁。约翰·克尔最重要的贡献是在1875年发现了静电场下固体和液体电介质的双折射现象,即克尔效应。发生克尔效应时,介质中寻常光与非寻常光的折射率差值与电场强度平方成正比例关系。克尔还证明了外部磁场也对物质产生类似的效果,即磁光克尔效应。后来,物理学家在这一基础上,使用激光中的电场实现了交流克尔效应。克尔的实验中使用的“克尔盒(Kerr cell)”是一种充满具有较强克尔效应介质的容器。通过改变施加于介质的电场,可以改变光在其中的传播特性。由于克尔效应中,介质对电场的响应时延很小,因此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实现高速快门和电光调制(用电信号调制透过介质的光信号)。1928年,卡若勒斯(德语:August Karolus)和米特尔施泰特(英语:Mittelstaedt)两人利用克尔效应完成了 10 MHz 的电光调制和较高精度的测量。在此之前,电光调制只能在 10 kHz 左右进行。克尔的原始克尔盒是一个玻璃块,现代的克尔盒则更常用液体如硝基苯填充。另外,克尔还是英国早期的米制支持者。
相关
- 栉水母动物门栉水母(Ctenophores),又名海胡桃,是一类两胚层动物,属辐射对称动物,现被划分为栉水母动物门(学名:Ctenophora),又名有栉动物门、栉板动物门。原和刺丝胞动物一起分在腔肠动物门,作为无
- 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英语:Lactate dehydrogenase;EC 1.1.1.27)是一个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的酶,包括了植物与动物。乳酸脱氢酶存在于四种不同的酶分类中。其中两种是依赖细胞色素c的酶,
- 亚门亚门(Subdivision或Subphylum) 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它一般位于门和纲之间,但有时亚门和纲之间会加总纲。植物的亚门分类拉丁文名称字尾为-phytina,真菌的字尾为 -mycotina,动物
- 罗德西亚罗得西亚(英语:Rhodesia)是南部非洲的英国殖民地——南罗得西亚在1965年11月11日单方面宣布独立(英语:Rhodesia's Unilateral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后取的新名,沿用至1979
- Hsub2/subSeOsub3/sub亚硒酸(化学式:H2SeO3,或写作(HO)2SeO),是硒的含氧酸的一种,其中硒的氧化态为+4。它是白色正交晶系晶体,极易溶于水,由二氧化硒溶于少量水缓慢蒸发结晶并用氢氧化钾干燥得到。晶体中
- Base Léonore莱奥诺雷数据库(法语:Base Léonore)是法国的一个数据库,用于记录法国荣誉军团勋章的获得者,由法国文化部主管。数据库收录了自1802年该勋章设立至1977年之前逝世的进入荣誉军团
- 测绘科学测绘学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物体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编制各种比例尺地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测绘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的
- 汪承灏汪承灏(1938年1月10日-),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刘必治刘必治(英语:Bede Liu,1934年-),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教授,IEEE傅立叶信号处理奖(英语:IEEE Fourier Award for Signal Processing)获得者。他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拥有多项专利。刘必治19
- 硅橡胶硅氧聚合物亦称为硅酮、硅利康(polymerized siloxanes或polysiloxanes,俗称silicone),是一个介于有机与无机的聚合物,其化学式为n,其R=甲基、苯基等有机集团。这些材料由无机硅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