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尔

✍ dations ◷ 2025-04-03 11:30:57 #约翰·克尔
约翰·克尔(英语:John Kerr FRS 1824年12月17日-1907年8月15日)是一位苏格兰物理学家、电光学先驱。为纪念他的贡献,由他发现的物质在外电场作用下光学性质发生变化的效应被称为克尔效应。1824年,约翰·克尔生于苏格兰阿德罗森(英语:Ardrossan)。1841年至1846年间他在格拉斯哥上学,1849年时在位于爱丁堡的苏格兰自由教会神学院学习。从1857年开始,他回到位于格拉斯哥的自由教会培训学院(英语:Free Church Training College)教授数学课程。1907年克尔在格拉斯哥去世,享年82岁。约翰·克尔最重要的贡献是在1875年发现了静电场下固体和液体电介质的双折射现象,即克尔效应。发生克尔效应时,介质中寻常光与非寻常光的折射率差值与电场强度平方成正比例关系。克尔还证明了外部磁场也对物质产生类似的效果,即磁光克尔效应。后来,物理学家在这一基础上,使用激光中的电场实现了交流克尔效应。克尔的实验中使用的“克尔盒(Kerr cell)”是一种充满具有较强克尔效应介质的容器。通过改变施加于介质的电场,可以改变光在其中的传播特性。由于克尔效应中,介质对电场的响应时延很小,因此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实现高速快门和电光调制(用电信号调制透过介质的光信号)。1928年,卡若勒斯(德语:August Karolus)和米特尔施泰特(英语:Mittelstaedt)两人利用克尔效应完成了 10 MHz 的电光调制和较高精度的测量。在此之前,电光调制只能在 10 kHz 左右进行。克尔的原始克尔盒是一个玻璃块,现代的克尔盒则更常用液体如硝基苯填充。另外,克尔还是英国早期的米制支持者。

相关

  • 鹅口疮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又称口腔念珠菌病,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炎,尤其在新生儿期该病较为常见。白色念珠菌在健康人皮肤上、肠道、阴道寄生。多由于乳具消毒不
  • 阿拉吉欧症候群阿拉吉欧症候群是一种体染色体基因异常的疾病,其会导致胆汁郁积、先天性心脏血管疾病、骨骼结构异常、眼球角膜异常以及特殊的外观长相。此病通常借由肝脏内胆管的数目来判定
  • 子痫子痫(拉丁语:Eclampsia)是指孕妇因为妊娠毒血症而产生的癫痫症状。妊娠毒血症是在妊娠期间的疾病,其症状为高血压、蛋白尿或其他器官功能的异常。子痫可能会在分娩前、分娩中或
  • HClO次氯酸(英语:hypochlorous acid)是一种化学式为HClO的不稳定弱酸,仅能存在于溶液中,一般用作漂白剂、氧化剂、除臭剂和消毒剂。当纯净的氯气通入水中时,会形成盐酸和次氯酸:一氧化
  • 根瘤蚜总科根瘤蚜总科(学名:Phylloxeroidea)属半翅目胸喙亚目,是一种寄生于葡萄的害虫的集合,原产于北美洲东部,因商旅关系带回欧洲,现在已遍布世界各地,包括加拿大、法国、以色列及中国等。曾
  • 心肺衰竭心脏衰竭(法语:Insuffisance cardiaque,英语:HF, heart failure),一般意指慢性心脏衰竭(英语:CHF, chronic heart failure)。但是有时则指郁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当
  • 梅雨梅雨,又称黄梅天,指春夏之交冷热空气交锋而成之锋面雨,即每年5月至6月之间中国大陆南方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四川盆地东部)和江淮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和韩国南部等地持续
  • 纳米贝省纳米贝省位于安哥拉,与本吉拉省、库内纳省、威拉省等省份及纳米比亚相邻。
  • 水杨酸类药物水杨酸(英语:Salicylic acid,源于拉丁文的“杨柳” salix),又名柳酸、邻羟基苯甲酸、2-羟基苯甲酸。水杨酸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丙酮、松节油,不易溶于水,20°C时溶解度为
  • 东京时间日本标准时间(日语:日本標準時;英语:Japan Standard Time;缩写:JST)是日本所采用的标准时间,比世界协调时快九小时(即UTC+9),与韩国标准时间、印尼东部时间(英语:Time in Indonesia)、雅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