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中世纪时,这个称号被可汗取代。而单于一词之后被转译为達干、达官、答刺罕、答儿罕、达儿罕、打儿汉等。
“单于”,据《史记·匈奴列传》,其称号全称为“撑犁孤涂单于”,之后被简化为单于。“撑犁”意为“天”,与突厥语系蒙古语“Tengri(天)”同源。“孤涂”意为“子”,“单于”意为“广大”,本义有天子、“如天一般广大的上天之子”的意思。根据Alexander Vovin用叶尼塞语系的解释,“单于”可释义为“北方之主”。
《广韵》中记载,单分别有“都寒切”(中古汉语拟音:/tɑn/,现代汉语:dān)、“市连切”(中古汉语拟音:/d͡ʑiɛn/,现代汉语:chán)、“常演切”(中古汉语拟音:/d͡ʑiɛnX/,现代汉语:shàn)和“时战切”(中古汉语拟音:/d͡ʑiɛnH/,现代汉语:shàn)。
至汉文帝时,匈奴单于又称大单于。
匈奴单于的继承制度,大体可分为二种情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和远亲袭位。单于的传位可分三段时期,公元前209年至前127年,冒顿、老上、军臣三单于持续了三代的父死子继;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31年,开始以父子相继和兄终弟及二种形式的交替出现,其中呴犁湖和握衍朐提二单于为远亲袭位;公元前20年至公元46年,由于呼韩邪单于“约令传国与弟”,规定了兄终弟及的方式,命其子死后传位给弟,搜谐若鞮、车牙若鞮、乌珠留若鞮、乌累若鞮、呼都而尸道皋若鞮五单于持续了五代的兄终弟及,一直延续到匈奴分裂前的第二年。
十六国时代的大单于一般是君主没有当天王或皇帝时担任的,他们当皇帝后,就将大单于的位置交给太子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