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空器

✍ dations ◷ 2025-08-15 22:02:27 #气球 (航空器),航空器类型

浮空器(英语:aerostat)或浮昇器,是一款靠较轻的气体所产生的浮力而浮起的航空器,通常包括自由气球、系留气球及飞艇。浮空器的主要造成部分为其蒙皮,所产生的气囊包着较轻的气体以产生足够、又不会过分流失的浮力。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释放了一个有史以来最巨大的浮空器。

浮空器有两种意义。广义上是指所有主要依靠浮力来升空的浮空器;狭义上是指常见的浮空器,如系留气球。本文是指广义的那种。

用一条或多条线绳系将气球系在地面上,比起其他类型的浮空器,系留气球不能自由地飞。最为著名的系留气球是防空气球。一些系留气球以它们的外型和鳍获得一些气动浮力。系留气球也用于观光与广告。Aerophile SA在1994年制造了第一颗,到目前为止在二十五个国家里卖出了五十颗,成为了世上最大量的轻大气载具,每年乘载了超过300000位乘客飞行。

氦风筝(Helikites)这个有专利的商标名称将氦气球与风筝的名称合为一体。透过风与氦气来获得升力。虽然不是必须的,但气球通常为扁圆体。氦风筝是一种系留浮空器。美国海关将其归类为“其它无动力大气载具”,而不是气球。不列颠民航管理局给这个东西自己一个分类,并非风筝或气球。氦风筝不需要风也能飞,所以不是风筝。当总密度比空气大时还是能飞,所以不是气球。所以氦风筝是一个浮空器中的新分类。它们比其他浮空器可以飞得更稳更久。

自由飞行的大气载具,借由风来移动,包括氦气球、热气球和充气气球。

飞艇相对于自由气球多了推进动力且可操纵方向。一些飞船可透它们的外型或外加鳍等造型物来获得气动升力,这种类型又称作混合飞船。

上方为一热气球,属自由气球。

上方为一飞艇,其有动力以推动自身前往某指定方向。

相关

  • 拉封丹让·德·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1621年7月8日-1695年4月13日),法国诗人,以《拉封丹寓言》(Fables choisies mises en vers)留名后世。拉封丹生于法国中部埃纳省的蒂耶里堡(C
  • 戴元本戴元本(1928年7月31日-),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湖南常德,中国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学家。1947年考入中央大学理学院物理系,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后在南京工学院任教。1958年进入中国科学
  • Mg(Csub2/subHsub5/sub)sub2/sub二乙基镁是一种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2H5)2Mg。溴乙烷和镁在乙醚中反应,得到乙基溴化镁。再向溶液中加入二乙二醇二甲醚,生成溴化镁的加合物沉淀,以得到二乙基镁。镁和二乙
  • 平壤爆击队《平壤爆击队》(又名平壤的最后一役)(韩国语:평양 폭격대/平壤爆擊隊*/?,英语:The Last Flight to Pyongyang/Last Battle in Pyeongyang)为1972年韩国战争电影,于1972年1月1日上映,片
  • 阿隆佐·邱奇阿隆佐·邱奇(Alonzo Church,1903年6月14日-1995年8月11日)是美国数学家,1936年发表可计算函数的第一份精确定义,对算法理论的系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邱奇在普林斯顿大学受教并工
  • 约翰内斯·延森约翰内斯·汉斯·丹尼尔·延森(德语:Johannes Hans Daniel Jensen,1907年6月25日-1973年2月11日),德国物理学家,因发现原子核的核壳层模型理论而获得196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约翰
  • 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维奇·扎科夫斯基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维奇·扎科夫斯基(俄语:Леони́д Миха́йлович Зако́вский,拉脱维亚语:Leonīds Zakovskis,1894年-1938年8月29日),苏联特务、内务人
  • 睡莲目睡莲目(学名:Nymphaeales)是被子植物的一个目,包含了睡莲、莼菜等多种水生草本植物。依据化石记录,睡莲目至少在一亿三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白垩世就已经出现,是被子植物里相当古老
  • 克莱尔·布鲁姆克莱尔·布鲁姆,CBE(1931年2月15日-)是英国电影和舞台剧演员。克莱尔·布鲁姆出生在伦敦北部郊区芬奇利(Finchley),她是伊丽莎白和爱德华的女儿,父亲是销售员。布鲁姆已经结过三次婚
  • 西冈晃西冈 晃(日语:西岡 晃/にしおか あきら ;1973年12月27日-),日本政治人物,无党籍。现任山口县美祢市长(1期)。山口县美祢市豊田前町出身。先后毕业于美祢市立丰田前小学校、美祢市立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