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旦历史

✍ dations ◷ 2025-09-09 23:20:41 #约旦

约旦历史开始于公元前90,000年,当时这个地区已经有人居住。约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先后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和马其顿统治。7世纪属阿拉伯帝国版图。16世纪归属奥斯曼帝国。

人类在今约旦活动的证据可以追溯至石器时代(约公元前50000年至前17000年)。

在铁器时代,约旦主要由这三个王国主导,他们是亚扪人、摩押人和以东。在以色列王国的全盛时期,包括现今安曼等约旦河东岸地区属于以色列的一部分。公元前840年,摩押王米沙发动了反以色列起义,脱离了以色列人的统治。

在亚述帝国的征服后,只剩下亚扪人的国家维持独立。但最终巴勒斯坦地区都分别落入了新巴比伦王国、阿契美尼德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统治。

前586年发生了巴比伦囚虏后,以东人乘机迁入了犹地亚,而纳巴泰人则迁入了以东人故地,定都佩特拉,建立起自己的王国。在古典时代,纳巴泰王国乘着希腊化国家之间的连年征战,日渐崛起。在公元106年被罗马帝国吞并,成为阿拉伯省,并持续到7世纪。公元3世纪早期,阿拉伯在黎凡特地区建立了伽珊尼德,并且成为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附庸国,在638年被伊斯兰帝国吞并。随着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一些半独立的城邦也在约旦形成,联合为德卡波利斯(即“十城”),有八座城在约旦河东岸,其中包括:格拉沙(杰拉什),非拉铁非(安曼),拉法纳(阿比拉),地菴(Capitolias),加大拉(Umm Qays)和佩拉(伊尔比德)。

在纳巴泰王国时期,约旦地区因为其地理位置而成为重要的陆上贸易要点。但到了罗马时代,随着萨珊波斯崛起和海上贸易的兴盛,约旦地区的富裕程度大不如前,到了7世纪时佩特拉已经荒废了。

7世纪初,约旦并入伊斯兰阿拉伯国家-倭马亚王朝。当时,今天约旦的首都安曼,成为“Jund Dimashq”(大马士革军区)的一个主要城镇,并成为省会。

在伍麦叶王朝之后,阿拔斯王朝时期,约旦被忽视并且由于地缘政治的转变而受到煎熬。

在阿拔斯王朝衰弱之后,约旦部分地区受到各种力量统治,包括十字军,阿尤比王朝,马穆鲁克王朝以及在1517年左右占领了阿拉伯世界主要地区的奥斯曼帝国。

1516年,奥斯曼帝国入侵黎凡特并统治了当地。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约旦大部分地区由当地阿拉伯军阀控制。奥斯曼较少干预当地事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为了打击奥斯曼帝国,支持并策划了阿拉伯起义,因此汉志王国的哈希姆家族进行北伐,攻下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原先英国人同意允许阿拉伯人独立建国,但是协约国却秘密签署了《赛克斯-皮科协定》,划分了列强在中东的势力范围。结果阿拉伯人的地区被英法两国瓜分,其中巴勒斯坦和伊拉克为英国势力范围。1921年,哈希姆家族的阿卜杜拉王子获英国委任外约旦酋长之位,于4月11日成为外约旦埃米尔,开始了外约旦英国保护国。

1946年1月17日,英国外交大臣在联合国发表演说,强调英国政府将在不久使外约旦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1946年5月22日,伦敦条约签署,外约旦获得完全独立,国名“外约旦哈希姆王国”,阿卜杜拉于5月25日宣布自己为外约旦国王。1951年,阿卜杜拉一世去世,塔拉勒·伊本·阿卜杜拉继位,但他因健康问题,翌年就传位给儿子侯赛因·本·塔拉勒。

在以色列独立后,约旦在阿以冲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参加过三次中东战争。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后,联合国将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交给外约旦托管。1950年,外约旦宣布吞并西岸地区,并更名“约旦哈希姆王国”。从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后到1963年六日战争前,约旦控制了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在六日战争,约旦战败,并失去了西岸地区,退回到原本边界。在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中,约以边境上没有战火。但约旦派出一个旅的兵力进入叙利亚,抵御那里的以色列军队。

在1948年和1963年两次战争中,都有大量阿拉伯难民包括约旦公民逃至约旦河东岸,使巴勒斯坦人在约旦的势力大为增加。1964年5月28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建立,并获得约旦国王侯赛因·本·塔拉勒的支持。但是1967年巴解组织企图刺杀侯赛因·本·塔拉勒以取得对约旦的统治权,但约旦国王被保镖用身体压住,幸免于难。1970年,在巴解组织多次劫机后,约旦正式起兵讨伐,因时间主要集中于1970年9月16日至27日,又称为“黑色九月”,最后巴解组织于1971年7月撤出约旦。1994年10月26日,《以色列国与约旦哈希姆王国和平条约》签订,约旦成为继埃及之后第二个与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的阿拉伯国家。

1999年2月7日,侯赛因·本·塔拉勒离世,现任国王阿卜杜拉二世继位。2010年12月突尼斯爆发茉莉花革命而爆发阿拉伯之春,并在2011年1月14日蔓延到约旦。2月1日,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撤换首相萨米尔·里法伊并解散内阁。6月12日,约旦允许了民选内阁。10月24日,阿卜杜拉二世再次解散首相马鲁夫·巴希特内阁。长期的示威抗议导致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在18个月内三度撤换内阁首相,并于2012年解散国会,提前于隔年举行选举,示威活动才走向结束。阿拉伯之春之后步入了阿拉伯之冬,由于伊斯兰国在2014年夏天迅速扩张到伊拉克北部和东部,约旦受到激进圣战组织的威胁,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增兵。

相关

  • 细胞细胞(英语:Cell)旧称䏭,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是除了病毒之外所有具有完整生命力的生物的最小单位,也经常被称为生命的积木(病毒仅由DNA/RNA组成,并由蛋白质和脂肪包裹
  • 多米尼加本文记述的是多米尼加共和国历史。伊斯帕尼奥拉岛居住着泰诺人。他们称此岛为基斯克亚(Quisqueya)和阿依提(Ayiti)。意为大地的母亲和高山之地。在哥伦布到来之时,此岛分为五大酋
  • 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法语: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Homme et du Citoyen,简称《人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受到美国的
  • 瑶语支瑶语支,又称勉语支,是苗瑶语系的一个语支。说瑶语支语言的人约有150万。自称“勉”、“金门”、“标敏”、“藻敏”等等。主要分布在华南(90万)和越南(50万),泰国、老挝、美国(主要
  • 全国五人制足球联赛全国五人制足球联赛(Taiwan Futsal League,TFL),前身为体委杯社会男子组赛事,改制的目的是为了参加亚足联五人制足球俱乐部锦标赛。改名后请参考条目:中华五人制足球联赛
  • 板块内地震板块内地震(英语:Intraplate Earthquakes),又称为板内地震,指的是发生在地壳中板块内部的地震。与板块内地震相对的概念是板际地震,板际地震是发生在板块边界上的地震。相较于板际
  • 陈澧陈澧(1810年-1882年),字兰甫,号东塾,广东番禺人,晚清著名学者。《清史稿》称他“九岁能文,复问诗学于张维屏,问经学于侯康。凡天文、地理、乐律、算术、篆隶无不研究。”十七岁补博士
  • 安灯系统安灯(日语:行灯/あんどん/アンドン ,英语:Andon)是一个制造业术语,是指向管理、维护和其他工人通知质量或流程问题的一套系统。这种警报可以由工人使用拉绳或按钮手动激活,或者由生
  • 基兹利亚尔白兰地工厂坐标:43°52′03″N 46°42′48″E / 43.86750°N 46.71333°E / 43.86750; 46.71333基兹利亚尔白兰地工厂是(俄语:Кизлярский коньячный завод)一 家
  • 匈牙利民主共和国匈牙利民主共和国(匈牙利语:Magyar Népköztársaság),是奥匈帝国于1918年瓦解之后,所短暂成立的一个共和制政权。匈牙利民主共和国是在1918年10月31日,于布达佩斯所发生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