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旦历史

✍ dations ◷ 2025-08-15 14:08:43 #约旦

约旦历史开始于公元前90,000年,当时这个地区已经有人居住。约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先后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和马其顿统治。7世纪属阿拉伯帝国版图。16世纪归属奥斯曼帝国。

人类在今约旦活动的证据可以追溯至石器时代(约公元前50000年至前17000年)。

在铁器时代,约旦主要由这三个王国主导,他们是亚扪人、摩押人和以东。在以色列王国的全盛时期,包括现今安曼等约旦河东岸地区属于以色列的一部分。公元前840年,摩押王米沙发动了反以色列起义,脱离了以色列人的统治。

在亚述帝国的征服后,只剩下亚扪人的国家维持独立。但最终巴勒斯坦地区都分别落入了新巴比伦王国、阿契美尼德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统治。

前586年发生了巴比伦囚虏后,以东人乘机迁入了犹地亚,而纳巴泰人则迁入了以东人故地,定都佩特拉,建立起自己的王国。在古典时代,纳巴泰王国乘着希腊化国家之间的连年征战,日渐崛起。在公元106年被罗马帝国吞并,成为阿拉伯省,并持续到7世纪。公元3世纪早期,阿拉伯在黎凡特地区建立了伽珊尼德,并且成为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附庸国,在638年被伊斯兰帝国吞并。随着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一些半独立的城邦也在约旦形成,联合为德卡波利斯(即“十城”),有八座城在约旦河东岸,其中包括:格拉沙(杰拉什),非拉铁非(安曼),拉法纳(阿比拉),地菴(Capitolias),加大拉(Umm Qays)和佩拉(伊尔比德)。

在纳巴泰王国时期,约旦地区因为其地理位置而成为重要的陆上贸易要点。但到了罗马时代,随着萨珊波斯崛起和海上贸易的兴盛,约旦地区的富裕程度大不如前,到了7世纪时佩特拉已经荒废了。

7世纪初,约旦并入伊斯兰阿拉伯国家-倭马亚王朝。当时,今天约旦的首都安曼,成为“Jund Dimashq”(大马士革军区)的一个主要城镇,并成为省会。

在伍麦叶王朝之后,阿拔斯王朝时期,约旦被忽视并且由于地缘政治的转变而受到煎熬。

在阿拔斯王朝衰弱之后,约旦部分地区受到各种力量统治,包括十字军,阿尤比王朝,马穆鲁克王朝以及在1517年左右占领了阿拉伯世界主要地区的奥斯曼帝国。

1516年,奥斯曼帝国入侵黎凡特并统治了当地。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约旦大部分地区由当地阿拉伯军阀控制。奥斯曼较少干预当地事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为了打击奥斯曼帝国,支持并策划了阿拉伯起义,因此汉志王国的哈希姆家族进行北伐,攻下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原先英国人同意允许阿拉伯人独立建国,但是协约国却秘密签署了《赛克斯-皮科协定》,划分了列强在中东的势力范围。结果阿拉伯人的地区被英法两国瓜分,其中巴勒斯坦和伊拉克为英国势力范围。1921年,哈希姆家族的阿卜杜拉王子获英国委任外约旦酋长之位,于4月11日成为外约旦埃米尔,开始了外约旦英国保护国。

1946年1月17日,英国外交大臣在联合国发表演说,强调英国政府将在不久使外约旦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1946年5月22日,伦敦条约签署,外约旦获得完全独立,国名“外约旦哈希姆王国”,阿卜杜拉于5月25日宣布自己为外约旦国王。1951年,阿卜杜拉一世去世,塔拉勒·伊本·阿卜杜拉继位,但他因健康问题,翌年就传位给儿子侯赛因·本·塔拉勒。

在以色列独立后,约旦在阿以冲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参加过三次中东战争。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后,联合国将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交给外约旦托管。1950年,外约旦宣布吞并西岸地区,并更名“约旦哈希姆王国”。从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后到1963年六日战争前,约旦控制了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在六日战争,约旦战败,并失去了西岸地区,退回到原本边界。在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中,约以边境上没有战火。但约旦派出一个旅的兵力进入叙利亚,抵御那里的以色列军队。

在1948年和1963年两次战争中,都有大量阿拉伯难民包括约旦公民逃至约旦河东岸,使巴勒斯坦人在约旦的势力大为增加。1964年5月28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建立,并获得约旦国王侯赛因·本·塔拉勒的支持。但是1967年巴解组织企图刺杀侯赛因·本·塔拉勒以取得对约旦的统治权,但约旦国王被保镖用身体压住,幸免于难。1970年,在巴解组织多次劫机后,约旦正式起兵讨伐,因时间主要集中于1970年9月16日至27日,又称为“黑色九月”,最后巴解组织于1971年7月撤出约旦。1994年10月26日,《以色列国与约旦哈希姆王国和平条约》签订,约旦成为继埃及之后第二个与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的阿拉伯国家。

1999年2月7日,侯赛因·本·塔拉勒离世,现任国王阿卜杜拉二世继位。2010年12月突尼斯爆发茉莉花革命而爆发阿拉伯之春,并在2011年1月14日蔓延到约旦。2月1日,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撤换首相萨米尔·里法伊并解散内阁。6月12日,约旦允许了民选内阁。10月24日,阿卜杜拉二世再次解散首相马鲁夫·巴希特内阁。长期的示威抗议导致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在18个月内三度撤换内阁首相,并于2012年解散国会,提前于隔年举行选举,示威活动才走向结束。阿拉伯之春之后步入了阿拉伯之冬,由于伊斯兰国在2014年夏天迅速扩张到伊拉克北部和东部,约旦受到激进圣战组织的威胁,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增兵。

相关

  • 胞饮作用胞饮作用(英语:pinocytosis)是细胞内吞作用从外界获取物质及液体的一种类型,是细胞外的微粒通过细胞膜的内陷包裹形成小囊泡(胞饮囊泡),并最终和溶酶体相结合并将囊泡内部的物质水
  • 气炸锅气炸锅(英语:Air fryer)为一种电子炊具,是对流恒温烤箱(英语:Convection oven)的缩小版。原始专利由Turbochef Technologies于2005年申请,主要针对大型连锁酒店和饮食店。2010年,飞利
  • 中华文化总会坐标:25°01′57″N 121°30′51″E / 25.0326112°N 121.5142205°E / 25.0326112; 121.5142205中华文化总会(简称文总),中华民国政府出资设立的社团法人团体,成立于1967年7月28
  • 闽南语语法闽南语语法描述闽南语的如何建立句子、词组以及单词等结构的规则。如同其他汉语语言,闽南语是分析语,名词没有格位、性别和数量的区别,但需使用量词,动词不分人称和数量,但会用助
  • 大广高速坐标:32°04′32″N 114°56′12″E / 32.07552°N 114.9365387°E / 32.07552; 114.9365387大庆-广州高速公路,简称大广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45,起点在大庆,途经松原、
  • 中世纪音乐中世纪音乐指欧洲自公元500年至1400年左右的音乐,有歌曲、器乐作品和礼仪音乐等种类。中世纪音乐是古典音乐中的一个时代,包括用于教堂的礼仪音乐(英语:liturgical music)(亦称为
  • 乔尔·罗伯茨·波因塞特乔尔·罗伯茨·波因塞特(Joel Roberts Poinsett,1779年3月2日-1851年12月12日),美国政治家,曾任美国众议员(1821年-1825年)和美国战争部长(1837年-1841年)。
  • 弗朗索瓦·孚比斯 (纳瓦拉)弗朗索瓦·孚比斯(法语:François Fébus;西班牙语:Francisco Febo;约1469年-1483年1月7日),是1472年至1483年期间的富瓦伯爵(英语:Count of Foix)及1483年至1517年期间纳瓦拉王国的国
  • 巴林杰陨石坑坐标:35°01′37.17″N 111°01′20.62″W / 35.0269917°N 111.0223944°W / 35.0269917; -111.0223944巴林杰陨石坑(英语:Barringer Crater或Meteor Crater)位于美国亚利桑那
  • 兴登堡号空难兴登堡号空难是兴登堡号飞艇在启航的第二年,即1937年5月6日,在一次例行载客飞行中从法兰克福飞往美国新泽西州的雷克霍斯特海军航空站。准备着陆的飞艇在离地面300英尺的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