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q2Seq模型

✍ dations ◷ 2025-08-29 06:08:56 #Seq2Seq模型

Seq2Seq(Sequence to sequence)模型,是将序列(Sequence)映射到序列的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模型。这个模型最初设计用于改进机器翻译技术,可容许机器通过此模型发现及学习将一种语言的语句(词语序列)映射到另一种语言的对应语句上。除此之外,Seq2Seq也能广泛地应用到各种不同的技术上,如聊天机器人、Inbox by Gmail等,但需要有配对好的文本集才能训练出对应的模型。

Seq2seq是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一系列机器学习方法。应用领域包括机器翻译,图像描述,对话模型和文本摘要。

此算法最初由Google开发,并用于机器翻译.

在2019年, Facebook宣布其用于求解微分方程。 相比 Mathematica,MATLAB 和 Maple等商业解决方案,该算法能够更快更精准的解决复杂方程。首先,方程被解析为树形结构来避免书写方式带来的偏差。 之后应用一个LSTM神经网络,基于标准模式识别来处理方程树。

在2020年,谷歌发布了Meena,一个在341GB数据集上训练的26亿参数的seq2seq聊天机器人。谷歌称,该聊天机器人的模型容量比OpenAI的GPT-2多出1.7倍.

Seq2seq将输入序列转换为输出序列。它通过利用循环神经网络(递归神经网络)或更常用的LSTMGRU 网络来避免梯度消失问题。当前项的内容总来源于前一步的输出。Seq2seq主要由一个编码器和一个解码器组成。 编码器将输入转换为一个隐藏状态向量,其中包含输入项的内容。 解码器进行相反的过程,将向量转换成输出序列,并使用前一步的输出作为下一步的输入。

优化包括:

训练通常使用通常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

采用类似的算法的软件包括OpenNMT(Torch),神经猴子(TensorFlow)和NEMATUS(Theano)。

相关

  • 脾细胞脾细胞(英语:splenocyte)是在脾脏中的单核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一员。单核细胞是五种主要的白细胞之一。(注:Splenocyte照字面翻译为“脾细胞”,但不建议翻成中文。)
  • 肝付良兼肝付良兼(1535年-1571年8月20日)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大隅国战国大名。肝付氏第17代当主。父亲是肝付氏第16代当主肝付兼续。在天文4年(1535年)出生。天文22年(1553年),在父亲兼续
  • 蜂巢草蜂巢草(学名:)为唇形科绣球防风属下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高15~60厘米(5.9~23.6英寸)。见于印度、菲律宾和印尼,当地人用作香料或杀菌药。
  • 藤丘站 (爱知县)藤丘站(日语:藤が丘駅/ふじがおかえき  */?)是一位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名东区藤丘(日语:藤が丘 (名古屋市))(藤が丘),由名古屋市交通局与爱知高速交通分别设立之铁路车站。藤丘站是
  • WayV威神V(英语:WayV;朝鲜语:웨이션브이),是韩国SM娱乐的跨国性男子组合NCT于2019年推出的中国分队,但因中国大陆政策原因从队名到宣传都未带有NCT或SM娱乐字样。组合由SM娱乐操刀制作,
  • laseiLasei(ラセイ)于2011年2月16日由Geneon Universal Entertainment Japan, LLC.发行,是ELISA的第3张专辑。
  • 山东民系山东人,长期居住在山东并一般说冀鲁官话、胶辽官话的,或出生地、户籍、籍贯在山东的汉族人。山东人并没很严格的定义,使得其总人口不好统计,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山东省人口数,更广义加上东北及海外的山东移民及后代,人数可超过一亿。聚居在山东全省,东北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辽东半岛地区。山东人出门在外靠老乡,无论走到天南地北,山东人见到山东人都有一种强烈的亲近感、信任感。这也是因为山东人与山东人之间有齐鲁文化作纽带。齐鲁文化是天南地北山东人共有的思想基础和文化认同。山东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和孟子的故乡,山东人常以“与圣人同乡”为
  • 雷神庙战斗遗址雷神庙战斗遗址,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宁海镇王贺庄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遗址本是一座始建于明朝崇祯七年(1634年)的小庙,俗称雷神庙。193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与侵华日军在此展开战斗,是为雷神庙战斗。雷神庙战斗被视为胶东抗战的第一枪。1977年12月23日,授予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 特里格拉夫足球俱乐部特里格拉夫足球俱乐部(NK Triglav Kranj)是斯洛文尼亚的一家足球俱乐部。主场位于克拉尼。球队参加斯洛文尼亚足球超级联赛的赛事。
  • 兹瓦尔特诺茨主教座堂兹瓦尔特诺茨主教座堂(亚美尼亚语:Զվարթնոց տաճար,罗马化:(改革式)、Զուարթնոց տաճար,转写:Zowart'noc' tač̣ar(古典式);字面意思为“天上使者主教座堂”)为一7世纪建造的亚美尼亚式主教座堂,其为四叶式(英语:Tetraconch),采带走廊的集中式平面,承卡托利科斯建造者拿施斯(英语:Nerses III the Builder)之命,于643年至652年间筑就。 今其为废墟,地处亚美尼亚阿尔马维尔省瓦加尔沙帕特(埃奇米阿津)城市之边缘。兹瓦尔特诺茨于亚美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