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

✍ dations ◷ 2025-10-29 09:01:36 #柳公权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府华原县(今陕西省耀县)人,祖籍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唐朝官员,大书法家。柳公权是颜真卿的后继者,但惟悬瘦笔法,自成一格;后世以“颜柳”并称,成为历代书法楷模,有“颜筋柳骨”之说。他的作品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在二十九岁时,柳公权进士状元。秘书省校书郎为起家官。李听在夏州,征召他为掌书记。唐穆宗即位,柳公权奏事。他的书法受到穆宗青睐,穆宗说:“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充翰林侍书学士。历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封河东郡公,累官至太子少师,人称“柳谏议”,死于任上。

柳公权的书法在其生前即负盛名。当时公卿大臣家碑板,不得柳公权手笔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贝,曰此购柳书,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茍。在字的特色上,初学王羲之,后师颜真卿,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也由于他作品独到的特色,因此,柳公权的书法有“柳体”之称,唐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宗为之动容。唐文宗曾对柳公权书法,感叹道:“钟王(锺繇、王羲之)复生,无以加焉!”

宋代朱长文《墨池编》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旧唐书》讲:“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书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书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币,曰此购柳书。”

柳公权的楷书布局务求严谨,讲究棱角,转折时笔锋瘦但线条十分刚硬,大有斩钉截铁之态势。此外,柳体楷书在“横画”的粗细轻重变化颇为强烈,如长横画之中间线条轻细,但尾端收笔则需重按、短横画的运笔则采粗短厚实,十分讲究线条的变化与笔锋应用。“平捺”中起笔“一波四过折”的书写法也是柳体的特色。(含“平捺”的字即“辵部”字,如“道”、“远”或“逵”等):31、86-87


相关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良性阵发性姿势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简称BPPV)为一种内耳诱发的疾病,患者会有重复性短暂眩晕的症状,头部移动时会感到天旋地转,甚至连就寝翻身时都会有晕
  • 沃尔夫斯堡沃尔夫斯堡(德语:Wolfsburg,德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
  • 伊丽莎白时代的英语近代英语(英语:Early Modern English,可缩写为 EModE),又译近世英语,指从英国都铎时期到王政复辟时期的英语,也就是从十五世纪末的中古英语到十七世纪中晚期的现代英语之间的英语语
  • 普纽玛普纽玛(πνεύμα)是一个古希腊词语,意思是气息,在宗教文献中,它的意思是精神或灵魂。古代的医学家和哲学家们在多种专门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词。包括:在犹太教和基督教中,pneuma是
  • 约翰·安德森 (政治家)约翰·安德森,第一代威瓦利子爵GCB OM GCSI(英语:Order of the Star of India) GCIE PC PC(英语:Privy Council of Ireland) FRS(英语:John Anderson, 1st Viscount Waverley,1882年7
  • 复兴大楼复兴大楼的盖造及完工(1998~2001)为着应付召会人数繁增的需要,台中召会当时积极规划兴建一栋具有多功能使用的大会所。1995年长老团弟兄们到美国与李常受弟兄寻求交通,李弟兄
  • 米市路 (广州)米市路是中国广州市越秀区的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位于朝天路以南,惠福西路以北,与光塔路交界。长187米,宽10米。米市路,最早时为米市街,顾名思义,历代都是米市墟集之地,以商业中心的
  • 霍绍齐霍绍齐(1786年-1806年),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贵族,第三任札萨克卓哩克图汗,渥巴锡之孙,策璘纳木札勒长子。父亲去世时,他才六岁,他的印信交给母亲喇什丕勒监守。嘉庆八年(1803年),嘉庆
  • 韦业祥韦业祥(生年不详-1882年),字伯谦。广西省桂林府永宁州寿城(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人,韦世炳之子。清朝政治人物。 同治三年(1864年)甲子乡试第二十一名举人。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
  • 刘喆莹刘喆莹(1980年11月10日-),台湾知名女模特儿、演员。因拍摄洗面乳广告而进入演艺圈,并担任许多歌手的音乐录影带女主角。2006年,演出偶像剧《我们结婚吧》剧中女主角小晴一角而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