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邵县
✍ dations ◷ 2025-09-05 02:02:07 #新邵县
新邵县位于中部湖南省中部、是邵阳市东北部的一个下辖县。GDP总量145.26亿元(2018);总人口为83.3万人(2018),其中农业人口46.81万人,非农业人口31.91万人。县治酿溪镇。新邵地处雪峰山脉,雪峰山自西向东穿过全境,主要山峰有龙山 (山峰)、金龙山、板竹山。主要河流为资水及其支流龙山河、石马河、涣溪河、酿溪河、棠溪河、龙口溪河和岱水河。境内地势南高北低,东北、西北以山地为主,东南和西南以丘陵为主;最高点为龙山主峰岳平顶,海拔1513米。相邻县级行政区有,北界新化县、涟源市和冷水江市,东依邵东市,南连邵阳市辖区和邵阳县,西接隆回县。地质新邵县境内地层主要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白垩系等。其中震旦系主要出露于龙山、岱山、大形山、板子山一带。寒武系主要分布在震旦系周围,以及白云铺—易家岭和坪上的小河里一带。奥陶系零星分布于下源、中源、枫树坑、厚里冲等地。志留系出露于中部山地边缘部分地带。泥盆系分布于龙山山麓,新田铺、龙溪铺、龙口溪、筱溪、坪上、张家冲、严塘、高桥、易家岭、曹家坝、陈家坊、扶锡等地。石炭系广布于县境南部丘岗地区。二迭系主要分布于雀塘铺、陈家桥一带。三迭系分布于大花塘等地。白垩系分布于县南部岗地及酿溪至寺门前一带。其它第三系、第四系仅见片段,稍有发育。
新邵县境内岩浆岩主要有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加里东期花岗岩见于县境迎光一带,面积较少。印支期花岗岩、燕山期花岗岩主要见于下源、迎光一带。
新邵县境内地层存有褶皱和断裂。褶皱主要有:陈家坊以北、孙家桥以东的龙山穹窿,沿穹窿核部,金锑矿化普遍;大形山——龙口溪背斜;坪上——豹马岭半背斜;田心坪—库里向斜;长冲铺—陡岭向斜;十字路—铁坑向斜。断裂带主要有:分布在扶锡至太芝庙、麦子排一带的龙山穹窿东缘冲断带;位于大形山、龙口溪背斜与财溪至豹马岭之间的铜柱滩——高桥冲断带;发育于五湖庙、龙溪铺、中源铺一带的龙溪铺——中源铺冲断带。地貌新邵县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面积多,呈北高南低,南向敞开,逐级递降形态。境内资江、湘江两条水系纵贯,地表切割强烈,形成的山地、丘陵、平原、岗地和水面面积比例大致为4.7:2.2:1.5:1.2:0.4。
新邵县平原面积为281.8612平方公里(2011年),占新邵县总面积的16.00%。以江河、溪谷平原为主,分布在资水干、支流和湘江支流较平缓的地带,如资江沿岸的王家坪、塘口、小庙头和筱溪等处。溶蚀平原处在石灰岩山丘包围之中,零散分布县境各地。
新邵县岗地主要集中在县境南部和北端,面积约为198.06平方公里(2011年),占新邵县部面积的11.23%。其中低岗地大部属邵阳盆地范围,占县总面积的5.07%。高岗地散布各地,占县总面积的6.88%。
新邵县丘陵多分布于南部岗地和中部山地的过渡地带,面积为398.93平方公里(2011年),占新邵县面积的22.63%。
新邵县山地分布在县境东、中、西的偏北地带,面积为871.0256平方公里(2011年)。占新邵县总面积的49.41%,主要山脉有天龙山、大形山、板竹山、川岩山、金龙山、朗概山和龙山,海拔公里以上山峰136个,其中较大的31座,最高峰为龙山岳坪峰,海拔1513.6米。大山东部大山是大龙山(当地人俗称龙山,有湖南百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中部大山是金龙山,西部大山是天龙山(到新化县了)。气候新邵县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0℃,最高为1998年17.7℃,最低为1984年16.2℃。年平均总日照时数1480.5小时,日照百分率33%。以2003年最多,1688.3小时、日照百分率38%;1982年最少,1258.3小时、日照百分率28%。降水量属衡邵低值区边沿与梅城高值区之间。年平均总降水量1365.2毫米。自北向南递减,北部1500毫米,中部1350~1450毫米,南部1300毫米左右。年平均总蒸发量1201.6毫米。最多1978年达1385.4毫米,1982年只有1011.2毫米为最少。7月份以偏南风为主,其它各月以东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为1.0米/秒。年平均总霜日数19天。年平均初霜期11月25日,终霜期2月26日。年平均无霜期271天,1980年多达304天,1986年只有237天。年平均降雪日数12天。1985年多达25天,1981年只有2天。年平均初雪期12月19日,终雪期2月25日。
新邵县气候特征:
(一)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
(二)4、5、6月多大雨,7、8月高温干旱。
(三)光热水资源较丰富,但干旱、洪涝、低温等灾害频繁,大风、冰雹、冰冻、雷击灾害也不少见。
(四)地形复杂,造成温度、降水、光照的地理差异明显。北部和南部因海拔低而气温偏高,中部因海拔高而气温偏低。降水量年度和季节差异很大,又因地形和海拔不同,差异更显著。据新邵县12个雨量点记录显示,潭溪、洪溪、大河滩、坪上等地的大雨、暴雨、雨日、雪日、年降水量等比其它地方明显偏多,以潭溪暴雨最多。最大年降水量是1994年坪上达2351毫米。最大月降水量是1995年6月龙溪铺达547毫米,该月降水量占该年降水量的36%。最大日降水量是1998年5月22日坪上达225.5毫米,占该年降水量的13%。日照,山脉南坡比北坡每天多0.5~2.0小时。
(五)近20年来冬季有偏暖趋势,在冰冻和严寒期(日平均气温≤0.0℃且连续≥5天)天气很少出现。20世纪60~80年代,冬季多有冰冻天气出现,1984年冰冻多达10天。90年代以来冰冻天气明显减少,1993~2005年的13年里只出现冰冻2天(高寒山区外)。下辖13镇,2乡:酿溪镇、严塘镇、雀塘镇、陈家坊镇、潭溪镇、寸石镇、坪上镇、龙溪铺镇、巨口铺镇、新田铺镇、小塘镇、潭府乡、太芝庙乡、大新乡和迎光乡。春秋战国时属楚国。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初设楚郡,后置长沙郡,县境属之。
汉高祖五年(202年)置长沙国,领13县,县境分属昭陵县和益阳县。汉平帝元始五年析昭陵县置昭阳候国,分属昭陵县、昭阳候国、益阳县。
东汉,分属昭陵县、昭阳县、益阳县。
三国初属蜀,后属吴。吴孙皓宝鼎元年(226年)置高平县,县境分属昭陵、昭阳、高平县。
晋武帝以父讳昭,改昭为邵,太康元年(280年)改高平曰南高平,后又复称高平。县境分属邵陵县、邵阳县、高平县。
南朝陈,邵陵、高平两县并入邵阳县,县境属邵阳县。
隋炀帝大业年间(605年~617年)萧铣占邵阳。置建州,并复邵陵县。县境分属邵阳、邵陵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建州为南梁州,七年,又将邵陵并入邵阳,太宗贞观十年(636年)更南梁州为邵州,领邵阳、武冈二县,县境太部属邵阳县,小部为梅山峒地。
五代后晋高祖天福年间(936年~941年)楚文昭王马希范改邵阳县为敏政县,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楚废王马希广复称邵阳县,县境大部属邵阳县,西北部为梅山峒地。
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湖南转运副使蔡煜重开梅山,以上梅山之太阳、永宁、石马等地置新化县。
元、明、清,县境分属邵阳县和新化县。
民国二年(1913年)废宝庆府设宝庆县,县境分属宝庆县和新化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宝庆县改名邵阳县,分属邵阳县、新化县。
1949年10月13日,成立邵阳县人民政府;10月21日,成立新化县人民政府。随之,县境分属于邵阳县和新化县的区人民政府相继建立。
1951年11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邵阳县人民政府新邵办事处,办事处行使县级政府职权。
1952年3月1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奉中南军政委员会2月24日电转中央政务院2月16日电令,批准设立新邵县。
新邵县于1952年4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文置县,划出原邵阳县第一、二、三、十五区全部和第十四、十六区各一部分地区,原新化县第八、九区全部及第四区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组建,并取新化、邵阳之首字命名“新邵”。也因此,新邵县境内存在两种方言:邵阳话和新化话。1977年10月,划属涟源地区。
1982年12月改名娄底地区。
1983年8月改属邵阳市至今。
1997年,将陈家桥乡(原属酿溪镇)划归邵阳市北塔区管辖。新邵有:张干,李抱一,刘祖长,唐文斌、隆义清、卿艳、谢道新、谢友文、彭润民、廖怀章、石忆邵、杨初春、何署坤、陈清林、周继华、邓辉楚、李子明、岳松华、邓普辉、朱有志、简怀玉、王双桥、刘志坚、吴正治、肖祥海、罗星凯、黄明开、周集中、肖贞堂等名人。
相关
- 皮肤病学皮肤科(dermatology)是医学上治疗皮肤疾病的专门分支。全身的皮肤面积广大,因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的结构、功能和疾病的学科,在广义上,还包含对头发、指
- 肺栓塞肺栓塞(英语:Pulmonary embolism,简称 PE),系描述肺动脉遭到来自其他地方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而阻塞肺动脉的病况。肺栓塞的症状有呼吸困难、吸气时胸痛,以及咳血等等,也可能会出现
- 瓦特瓦特(符号:W)是国际单位制的功率单位。瓦特的定义是1焦耳/秒(1 J/s),即每秒钟转换,使用或耗散的(以安培为量度的)能量的速率。日常生活中更常用千瓦作为单位,1千瓦=1000瓦特,千瓦又可合
- 格林尼治天文台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Royal Observatory, Greenwich),旧称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Royal Greenwich Observatory,简称RGO),是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于1675年在伦敦格林尼治建造的一个综合性天
- 爱德华·吉本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1737年5月8日-1794年1月16日),英国历史学家,著有《罗马帝国衰亡史》。吉本出生于伦敦附近的普特尼,父亲是国会议员,他是家中独子,10岁时丧母,由姑母抚养,年
- 肉桂狗大耳狗(日语:シナモロール,英语:Cinnamoroll),又名喜拿狗、肉桂狗,是日本三丽鸥的卡通人物之一,于2002年面世。该角色由人物设计师奥村心雪所设计的。大耳狗是一只在云上诞生的男性
- 杨英风美术馆杨英风美术馆(Yuyu Yang Museum)位于台北市中正区,由雕塑家杨英风设计,在1992年9月26日开幕,系以陈列其作品并倡导其艺术理念为宗旨所设立。美术馆本身即由杨英风本人所设计。馆
- 日出日出、旦一般是指太阳由东方的地平线徐徐升起的景象,而确实的定义为日面刚从地平线出现的一刹那,而非整个日面离开地平线。日出是因为地球自转而产生太阳位置随着时间改变位置
- 个性性格(英语:character)是社会定义下,个人对待周围世界的态度,由行为反映出。性格随个体差异,但后天形成的社会性对其认知有重大影响,也因此体现了阶级与道德。性格结构包括四个方面:
- 曾振旸墓曾振旸墓位于台南市南区的桶盘浅墓园内 ,于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为中华民国三级古迹,现为直辖市定古迹。该墓是台南市列为古迹的四座古坟之一,另外三座是永历年间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