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盘龙亚目

✍ dations ◷ 2025-04-25 05:21:28 #真盘龙亚目
真盘龙亚目(Eupelycosauria)起初指的是盘龙目的一个亚目,但现在重新定义为真盘龙类,是合弓动物的一个演化支,包括大多数盘龙类、兽孔目、哺乳类。它们首次出现于石炭纪晚期(早宾夕法尼亚纪),例如:始祖单弓兽(Archaeothyris),以及可能更早的Protoclepsydrops,与它们的早期羊膜动物祖先相比,真盘龙类代表哺乳类演化阶段中的某一阶段。将真盘龙类与卡色龙亚目区别的共有衍征,是根据头颅骨中特定骨头的比例细节。这些特征包括:长而狭窄的上颞骨(卡色龙类的上颞骨几乎是跟其长度一样宽),额骨与眼眶上缘的接触面较宽。在晚石炭纪到早二叠纪这段期间,许多真盘龙类(不包含兽孔目)是陆地的优势动物。蛇齿龙科在晚石炭纪到早二叠纪是常见动物,但它们体型逐渐变小。基龙科与非真盘龙类的卡色龙科,是晚石炭纪到早二叠纪的优势草食性动物,体型从猪到犀牛大小。最著名的基龙类是基龙,基龙身长3到4米,是具有背帆的大型草食性动物,背帆可能用来循环体温或求偶。楔齿龙科可能会猎食基龙类与卡色龙类,它们是早二叠纪时期的顶级掠食动物。楔齿龙类包括著名的异齿龙,它常被误认为是恐龙,是当时最大型的掠食动物。它的体型可达3到4米。如同基龙,异齿龙背上也有独特的背帆,可能也有同样循环体温的用途。所有真盘龙类的外表类似巨蜥,是冷血动物、四肢向两侧延展的羊膜动物。与楔齿龙类亲缘关系最亲近的是兽孔目,首次出现于早二叠纪。事实上,楔齿龙科与兽孔目属于楔齿龙类演化支,此演化支的特征是狭窄而延长的头颅。兽孔目比原始的真盘龙类更占优势,在二叠纪中晚期间成为陆地优势动物。。兽孔目在三叠纪演化为第一种哺乳类。以下演化树是根据Mikko's Phylogeny Archive网站:蜥代龙科蛇齿龙科基龙科哈普托兽 HaptodusPalaeohatteriaPantelosaurusCutleria楔齿龙科兽孔目

相关

  • 核裂变产物核裂变产物即指核裂变过程中生成的产物。核裂变是指由较重的(原子序数较大的)原子,主要是指铀或钚,裂变成较轻的(原子序数较小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原子弹以及核电站的能量来
  • 灭火器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藏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警。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警的地方。因为其设计简单可携,一般人亦能使用来扑灭
  • 全球竞争力报告这是一份由世界经济论坛所出版的年度报告。2018年全球竞争力前30之排名: (此次报告采用新的计算方式,因此分数有所变化,排名则是与已经重新计算的2017年报告作比较)2017-2018年全
  • 印度板块印度板块(英语:Indian Plate)为次级的大陆板块,属于印度-澳洲板块的一部分,包括印度次大陆和印度洋。印度板块形成于九千万年以前的白垩纪,自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分离,每年向北漂
  • 婆罗多母亲婆罗多母亲(印地语:Bhārat Mata,来自梵语Bhāratambaभारताम्बा;Bharat意为印度,Mata意为母亲。英语有时写成Mother India),是印度的国家拟人化身。通常描绘成穿藏红色纱
  • 伪关系伪关系(英语:spurious relationship,又称为虚假关系),指在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可能基于其他未见的干扰因素(英语:confounding factor;或称潜在变数,英语:lurking variable),显示出统
  • 胡和生胡和生(1928年-),江苏南京人,中国著名女数学家,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授予诺特讲席(Noether Lecturer),为女数学家所能获得的莫大荣誉。胡和生教授是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的资深院士。
  • 壁炉壁炉是一种建筑元件,里面有一个空间可以放置柴火,通常用于取暖,但有时也用来烹煮食物。放置柴火的地方称为燃烧室。烟囱或其他烟道,引导燃烧产生的气体和微粒废气离开建筑物。虽
  • 阿立哌唑阿立哌唑(Aripiprazole)是一种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常见商品名安立复(Abilify),化学式C23H27Cl2N3O2。它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其他用途包括作为重症忧郁症、抽动综合症
  • 里约奥运第三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the Games of the XXXI Olympiad,法语:les Jeux de la XXXIe Olympiade,葡萄牙语:os Jogos da XXXI Olimpíada),又称为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