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盘龙亚目

✍ dations ◷ 2025-05-16 09:39:20 #真盘龙亚目
真盘龙亚目(Eupelycosauria)起初指的是盘龙目的一个亚目,但现在重新定义为真盘龙类,是合弓动物的一个演化支,包括大多数盘龙类、兽孔目、哺乳类。它们首次出现于石炭纪晚期(早宾夕法尼亚纪),例如:始祖单弓兽(Archaeothyris),以及可能更早的Protoclepsydrops,与它们的早期羊膜动物祖先相比,真盘龙类代表哺乳类演化阶段中的某一阶段。将真盘龙类与卡色龙亚目区别的共有衍征,是根据头颅骨中特定骨头的比例细节。这些特征包括:长而狭窄的上颞骨(卡色龙类的上颞骨几乎是跟其长度一样宽),额骨与眼眶上缘的接触面较宽。在晚石炭纪到早二叠纪这段期间,许多真盘龙类(不包含兽孔目)是陆地的优势动物。蛇齿龙科在晚石炭纪到早二叠纪是常见动物,但它们体型逐渐变小。基龙科与非真盘龙类的卡色龙科,是晚石炭纪到早二叠纪的优势草食性动物,体型从猪到犀牛大小。最著名的基龙类是基龙,基龙身长3到4米,是具有背帆的大型草食性动物,背帆可能用来循环体温或求偶。楔齿龙科可能会猎食基龙类与卡色龙类,它们是早二叠纪时期的顶级掠食动物。楔齿龙类包括著名的异齿龙,它常被误认为是恐龙,是当时最大型的掠食动物。它的体型可达3到4米。如同基龙,异齿龙背上也有独特的背帆,可能也有同样循环体温的用途。所有真盘龙类的外表类似巨蜥,是冷血动物、四肢向两侧延展的羊膜动物。与楔齿龙类亲缘关系最亲近的是兽孔目,首次出现于早二叠纪。事实上,楔齿龙科与兽孔目属于楔齿龙类演化支,此演化支的特征是狭窄而延长的头颅。兽孔目比原始的真盘龙类更占优势,在二叠纪中晚期间成为陆地优势动物。。兽孔目在三叠纪演化为第一种哺乳类。以下演化树是根据Mikko's Phylogeny Archive网站:蜥代龙科蛇齿龙科基龙科哈普托兽 HaptodusPalaeohatteriaPantelosaurusCutleria楔齿龙科兽孔目

相关

  • EoL网络生命大百科(英语:Encyclopedia of Life,缩写:EOL)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协作百科全书,旨在记录所有生物的科学知识,由世界各地的专家和非专家的贡献编制。旨在为每个物种构建一个“
  • 负压人工呼吸器铁肺是一种协助丧失自行呼吸能力的病人进行呼吸的医疗设备。使用者大多数是患上脊髓灰质炎和重肌无力症等病患而引起呼吸肌肉麻痹的病人。铁肺是一个连接着泵的严密封闭金属
  • 免疫调节剂免疫治疗(英语:Immunotherapy),是指通过诱导、增强或抑制免疫反应的疾病治疗方法。其中旨在引起或增强免疫反应的免疫疗法,称为激活免疫疗法(activation immunotherapies),而减少或
  • 罗素的茶壶对宗教的批评 · 自由思想反教权主义 · 反宗教虚构宗教罗素的茶壶(英语:Russell's teapot)或称天体茶壶(英语:Celestial Teapot)、宇宙中的茶壶(英语:Cosmic Teapot),是由哲学家伯特
  • 脊索动物脊索动物门(学名:Chordata)是指有脊索,或其在演化过程退化而被脊椎取代的动物。是动物界生态位最顶级的门。少数学者提出将半索动物门也置于脊索动物门下,并命名为口索动物亚门。
  • J·B·S·霍尔丹约翰·伯顿·桑德森·霍尔丹 FRS(英语:John Burdon Sanderson Haldane,1892年11月5日-1964年12月1日;通常被称做J.B.S.霍尔丹、霍尔丹,在他的著作中有时也使用J.B.S.;姓或译作荷顿),
  • 科学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中途岛坐标:28°13′N 177°22′W / 28.217°N 177.367°W / 28.217; -177.367中途岛(英语:Midway Atoll,夏威夷语:Pihemanu),太平洋中部一群岛,属于珊瑚环礁,陆地面积约5.2平方公里。中途
  • 维多利亚瀑布维多利亚瀑布(英语:Victoria Falls)或称莫西奥图尼亚瀑布(赞比亚汤加语:Mosi-oa-Tunya),位于非洲赞比西河的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之间,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它宽约1.7千米,高约128米
  • 起飞起飞是指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离开地面,进入空中的阶段。对于水平起飞的航空器而言,起飞一般需要在跑道上滑行(rolling),在到达一定速度及升力后再起飞。若是航空气球、直升机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