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9 (苏联潜艇)

✍ dations ◷ 2025-08-10 17:35:12 #K-19 (苏联潜艇)
K-19号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红海军H级核潜艇的首舰。该潜艇是苏联第一级可以有远航能力的弹道导弹潜艇。但该潜艇闻名全世界则是因为其频繁发生的事故以及后来的美国电影《K-19:寡妇制造者》。1958年10月17日,K-19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正式开始建造。1959年4月8日,K-19潜艇建造完毕下水。潜艇的下水仪式(英语:Ceremonial_ship_launching)中“砸香槟瓶”的工作通常由女性担任,但这次为保密而改由一位苏联男性将领砸香槟。而该仪式中香槟砸向潜艇后,因潜艇布设消声橡胶使香槟瓶被完整无损地弹开,而这一切也被人们视为后来潜艇一切事故的“凶兆”。经过了长达将近2年的改进和系泊试验,该潜艇于1961年4月30日正式服役。1961年7月4日,K-19号由扎特耶夫(英语:Nikolai Vladimirovich Zateyev)指挥下潜行到北大西洋接近南格陵兰岛的海域准备进行发射训练。潜艇浮出水面后核反应炉主循环泵和辅循环泵发生卡死,反应炉反应区温度急速升高。但与此同时更不幸的是当时无线电系统发生电器故障,他们无法联络本部寻求救援。反应炉温度很快就超过了控制极限并达到了900摄氏度的高温,这个高温已经达到了反应棒的熔点并使得原来反应炉内的反应更加加剧。尽管当时自动停机的控制棒已经插入了反应炉,但一切都无济于事。由于潜艇反应炉如果再不控制则很可能发生反应炉熔毁,同时艇上携带了三枚核导弹以及导弹的剧毒液体燃料,一旦发生爆炸,该海域将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和核污染,同时100公里以外的北约基地也将可能受损。艇长惧怕潜艇爆炸之后会给当时美国以借口发动核战争,艇长和艇员一致决定组成一个7人小组,由艇上工程师和船员组成,潜入反应炉舱,切断空气调整阀门,重新焊接冷却水供应管,从而安装上备用冷却系统。这7人不顾个人安危进入充满核污染的反应炉舱内对反应炉抢修,从而使得潜艇反应炉逐渐得到控制,随后K-19艇控制艇员转移到在附近海域的S-270艇,再由S-270艇拖回。而这些进入反应炉舱的艇员们由于受到高剂量辐射曝照,有人当场就死亡,没有当场死亡的也在返航途中即事件发生的一周内陆续死亡。由于管路漫布整个潜艇,核泄漏则造成了很多其他艇员受到辐射污染,第一批艇员中包括舰长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核污染,并且在事件发生后的几年内就有至少20名艇员死于核污染导致的疾病。美国海军在K-19附近的战舰收到了由K-19备用无线电与S-270的无线电交流之后主动向K-19艇发出无线电说可以提供帮助,但当时艇长为防止苏联军事机密泄露给北约而没有理会。同时,当时艇长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兵变,收缴了除了六把亲信军官手中的手枪以外的所有轻武器并把它们扔到了海中。返回港后,K-19迅速开始进行修复工作,但不幸的是K-19残余的核污染造成了船厂船台的核污染,所有维修人员必须身着厚重的防护服才能进入封闭船厂内进行维修,这无疑增加了维修时间和难度。经过检修,工程师们发现该潜艇这次灾难是因为K-19主循环回路中的一个焊点质量不合格,从而造成整个循环回路的核泄漏以及循环泵的卡死。1965年,K-19艇修复返回北方舰队,但这个时候他却多了一个外号“广岛(Hiroshima)”,在美国电影《K-19》中则被戏谑为“寡妇制造者”(Widowmaker)。2006年2月1日,前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向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提议将这次事件发生时所有K-19上船员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们在这次事故中成功避免了一场潜在核战争。同年6月,事故时任艇长的扎特耶夫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1972年2月24日,加拿大纽芬兰1300千米开外120米深的海域中,正在战略值班的K-19号艇艇内轮机舱突然着火,当时值班的28名艇员不幸阵亡。着火的原因是由于液压机液体泄露到了热滤器中引发大火。着火之后该艇立即上浮并接受附近北约军舰实施营救。军舰很快赶到后撤离了除尾部着火轮机舱后面的鱼雷舱内12名艇员以外的全部艇员。撤离后因海风而使得军舰对潜艇的拖拽工作造成了一定难度,K-19艇不断辗转直到4月4日才被回到北莫尔斯克(Severomorsk)港,而被困于尾鱼雷舱的12名艇员在度过了缺少水和食物,低温以及近乎无光的空间中度过了漫长的40多天后被解救。而这次事故则使得K-19不得不又回到港口大修,之后返回北方舰队。这次事件也是全世界非沉没核潜艇事故中殉职人数最多的事故。1991年,K-19艇度过了命运多舛的40年服役生涯后终于退役。但就在退役前的1991年6月4日,K-19艇又一次发生了反应堆故障,尽管这次事故被迅速控制,潜艇没有受到污染并且无人伤亡,但这次事故也让苏联政府决定以START-II协定让这艘艇退役。随后这艘艇的核反应堆、武器和电子装备被拆除后,拖到位于科拉半岛的“核潜艇坟场”等待最后拆解。2002年5月,K-19艇拖到了摩尔曼斯克的Snezhnogorsk港等待拆解。2003年10月,俄政府决定在“近期”完全拆解这艘艇。2006年,原来在K-19上担任厨师的Vladimir Romanov(英语:Vladimir Romanov)成为了富翁,他买下了这艘已经随时将要拆解的潜艇并准备将这艘潜艇停泊在莫斯科作为苏联时期退役潜艇水兵的俱乐部或博物馆。然而一些K-19艇上的退役水兵强烈反对此举。

相关

  • 绝症绝症(英语:Incurable deadly disease)是医学意义上无法医治的致命永久性疾病。有些疾病在以前是绝症,之后出现治疗方法后就不再是绝症,所以绝症这个词有时效性。某些疾病在医理上
  • 阿苯达唑阿苯达唑(英语:Albendazole)商品名称Albenza,化学名:氨基甲酸甲酯,是一种咪唑衍生物类广谱驱肠虫药物,可用于肠梨形鞭毛虫病(英语:giardiasis)、鞭虫病、丝虫病(英语:filariasis)、神经囊
  • 标准韩国语大韩民国标准语(朝鲜语:대한민국 표준어/大韓民國標準語?),通常简称为标准语(朝鲜语:표준어/標準語?),是韩国使用的标准韩语,被其管理机构——韩国国立国语院定义为“有文化修养的人们
  • CNRS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法语: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是法国最大的政府研究机构,也是欧洲最大的基础科学机构。 2016年,它雇用了31,637名员工,其中包
  • 爱尔兰大饥荒爱尔兰大饥荒(an Gorta Mór),俗称马铃薯饥荒,是一场发生于1845年至1852年间的饥荒。在这7年的时间内,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将近四分之一;这个数目除了饿死,病死者,也包括了
  • 原子理论原子理论(英语:Atomic theory)是物理学与化学中有关物质本质的科学理论。与物质无限可分的概念相反,依据原子理论,物质是由一个个离散单元原子所构成。原子起初是自然哲学中的概
  • 唯象唯象理论(phenomenology),是物理学中解释物理现象时,不用其内在原因,而是用概括试验事实而得到的物理规律。唯象理论是试验现象的概括和提炼,但仍无法用已有的科学理论体系作出解
  • 纽芬兰-拉布拉多省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英语: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法语:Terre-Neuve-et-Labrador,旧称“纽芬兰省”),简称纽省,是加拿大的十个省之一。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由两部分组成:位于北美大
  • 台湾客语拼音客家语拼音方案,原名台湾客家语拼音方案(客语白话字:Thòi-vàn Hak-kâ-ngî Phîn(Piâng)-yîm Fông-on)为目前中华民国教育部所公告的台湾客家语罗马字拼音方案。2008年之
  • 谈允贤谈允贤(1461年-1556年),明朝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今江苏无锡)人,出生于医学世家。她与西汉义姁、晋朝鲍姑、北宋张小娘子,同为中国古代四位女名医。明朝天顺五年(1461年)出生无锡医学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