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岛海战 (1637年)

✍ dations ◷ 2025-11-16 15:27:33 #皮岛海战 (1637年)

皮岛海战,明朝崇祯十年(清太宗崇德二年,1637年)二月,明清辽东战争中,清军为夺取皮岛(今椵岛,位于朝鲜西朝鲜湾中),解除攻明的后顾之忧,与明军进行的海战。

1637年二月,清朝贝子硕托连同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率军攻打皮岛。明朝总兵沈世魁依险设炮,集合舟师迎战,相持一月有余。清朝武英郡王阿济格奉命率兵一千人增援偷袭。以八旗骑兵、汉军旗佯攻,吸引明军,掩护偷袭。以满洲八旗步兵主攻,渡海偷袭,攻取皮岛西北面山咀。主攻部队登岛成功,佯攻部队发炮助战,伺机登岛。四月初八日,实施进攻,明军腹背受敌,沈世魁被俘杀,将士伤亡万余,经营十五年的皮岛落入清军之手。至此,明军在辽东沿海防线崩溃。

相关

  • 沥青沥青,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它们多会以柏油或焦油的形态存在。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法语: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éducation, la science et la culture,缩写作 ONUÉSC ; 英语: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
  • 最佳实践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是一个管理学概念,认为存在某种技术、方法、过程、活动或机制可以使生产或管理实践的结果达到最优,并减少出错的可能性。最佳实践还常常被咨询公司、研
  • 半缩醛半缩醛(Hemiacetal)是一类同一碳上连有一个羟基,一个烷氧基和一个氢的有机化合物。半缩醛可由醛与醇反应得到,而半缩醛可以继续和醇反应得到缩醛。半缩醛在酸性和碱性水溶液中都
  • 否决权否决权(Veto),指政治上一种片面否定决策或决议的权力,尤其是立法。英国国王可拒绝御准国会所通过的法案,使之无法律效力,即握有否决议会通过法案成为法律的权力,此为“绝对否决”(ab
  • 二歧银莲花二歧银莲花(学名:)是毛茛科银莲花属的植物。分布于亚洲、欧洲以及中国大陆的吉林、黑龙江等地,生长于海拔59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丘陵湿草地或林中。
  • 约恩内·耶尔韦莱约恩内·耶尔韦莱(芬兰语:Jonne Järvelä,1974年6月3日-)是芬兰乐团Korpiklaani的主唱兼吉他手。他以其yoik(英语:Joik)式的维尔加民谣金属和为Finntroll专辑《Jaktens Tid(英语:Jakt
  • 吉里巴姆吉里巴姆(Jiribam),是印度曼尼普尔邦Imphal East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6426(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6426人,其中男性3141人,女性3285人;0—6岁人口858人,其中男407人,女451人;识字率7
  • 超人归来《超人归来》(英语:)是一部于2006年上映的美国超级英雄电影,剧情根据DC漫画公司的科幻漫画角色超人故事改编。该片作为《超人》(1978年)和《超人II》(1980年)的致敬续集,而忽略了《超
  • 淡水之役淡水之役,又称沪尾之役、沪尾登陆战,是1884年清法战争中发生在大清帝国福建省台湾道台北府淡水县(今台湾新北市淡水区)的一次战斗,法军目的是占领淡水炮台,并清除港内水雷,由于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