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径步枪

✍ dations ◷ 2025-09-10 15:23:36 #小口径步枪

小口径步枪是指使用口径小于6毫米(0.24寸)子弹的步枪,具有重量轻、易操控的特点。

由于早期的自动步枪使用当时的标准步枪弹药,威力过大连续射击时难于控制而且比较笨重。最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人费德洛夫就研制了口径较当时标准步枪小一些的自动步枪,以控制连发精度,但未引起广泛的重视。

在二次大战前后研发出一些传统的中间型威力枪弹,虽然初步满足了突击连发步枪的需要,但本身的缺点相当多的。例如单发子弹仍然过重过贵,弹道在有效射程内不够平直,所以并不是全世界都接受。

随后在越战期间,5.56×45毫米口径的M16是被称为开创小口径化先河的新型步枪。由于丛林战受地形影响,士兵交战距离大幅缩短,当时美军流行的M14虽然威力大,射程远,但是在丛林中得物无所用。后来美军改用M16后,发现小口径步枪弹后座力低,适合连续发射,而且由于战斗部质量轻,受翻滚效应影响,近距离杀伤力甚至比传统全威力步枪弹及中间型威力步枪弹强。美军采用5.56弹后,美国顺势将其在北约内普及。再及后,华约有见北约的小口径步枪弹之流行及好用,亦开始研发自己的小口径步枪弹,世界各国军队随之掀起的一股步枪小口径化热潮。

小口径步枪弹一般指弹药口径小于6毫米,弹丸大长径比,高速射中人体后会失稳翻滚造成人体组织大面积创伤,主要射击200至400米内的有生目标的步枪子弹。

军用小口径步枪弹的概念来源于美国陆军1952年委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运筹学研究室进行的“齐射”专题研究,该项研究的结果为军方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信服力的论点和建议。其中一点就建议军用步枪小口径化。同时由于美军使用的7.62×51毫米NATO标准口径步枪在越南战争和在机械化战斗中的种种缺点。军方接受了“齐射”研究的建议,1964年2月18日,世界上第一种小口径枪弹──5.56毫米M193步枪弹被美军定型使用。

现代世界上的军用小口径步枪子弹主要有三个系列:

相关

  • 细胞质环流细胞质流(英语:cytoplasmic streaming;也称为原生质流)是细胞内物质在真核细胞中流动的现象,能将营养、代谢物还有基因讯息均匀分布到较大细胞的每个角落。膜状细胞器沿着细胞骨
  • 巴黎盆地巴黎盆地(法语:Bassin parisien)是法国的一个沉积盆地,巴黎位于其中心。它由自三叠纪开始的一系列造山运动形成,海拔不超过300米(980英尺),西接阿摩里卡丘陵,东接佛日山脉,南接法国中
  • 高飞狗高飞(英语:Goofy,此英文单字“愚蠢的,傻傻的”意思)是迪士尼经典动画人物之一,首次出现于1932年5月25日米奇老鼠卡通片《米奇的时事讽刺剧》(Mickey's Revue) 一片中扮演观众角色,当
  • 沿岸漂砂沿岸流(英语:longshore current)是指波浪推向岸边,有时波峰列(波列)并不平行海岸线,两者形成的夹角,一波一波的波浪推动成一股贴岸而行的海流。近岸水流的流动方向与碎波区底床地形.
  • 罗伯特·彼得·乔治罗伯特·彼得·乔治(英语:Robert Peter George,1955年7月10日-)是一名美国法学家,政治哲学家,以及是美国观念及制度詹姆斯·麦迪逊计划(英语:James Madison Program in American Idea
  • 安东尼·高迪安东尼·高迪·科尔内特(加泰罗尼亚语:Antoni Gaudí i Cornet;1852年6月25日-1926年6月10日),西班牙建筑师,“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的最佳实践者(Catalan Modernisme,属于新艺术运
  • 芯片载体在电子工程中,芯片载体(英语:chip carrier)是一种用于集成电路的表面安装封装技术。这种封装在正方形的封装四边都有接脚,相比起其内部用来挂载集成电路的空腔来,整个封装所占体积
  • 水石榕水石榕(学名:,英文名称:),别称海南胆八树及水柳树等,为杜英科杜英属 植物,分布于中国海南岛、广西、云南及越南等,喜生于河边及低湿地。水石榕的名称可能使人误会此品种为桑科榕属植
  • 增田大辉增田大辉(日语:ますだ だいき、1993年7月29日- ),是日本的棒球运动员之一,曾效力于四国岛联盟德岛蓝短袜队,2015年透过育成选秀以育成选手的身份被读卖巨人队指名,2017年升格成支配
  • 空枝翼龙属 Stecher, 2008空枝翼龙属(属名:)是翼龙目的一属,化石发现于瑞士北莱姆斯通阿尔卑斯山脉的科森组(Kössen Formation)下层,地质年代为三叠纪晚期的诺利阶与雷蒂亚阶交界。在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