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径步枪

✍ dations ◷ 2025-11-05 13:51:07 #小口径步枪

小口径步枪是指使用口径小于6毫米(0.24寸)子弹的步枪,具有重量轻、易操控的特点。

由于早期的自动步枪使用当时的标准步枪弹药,威力过大连续射击时难于控制而且比较笨重。最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人费德洛夫就研制了口径较当时标准步枪小一些的自动步枪,以控制连发精度,但未引起广泛的重视。

在二次大战前后研发出一些传统的中间型威力枪弹,虽然初步满足了突击连发步枪的需要,但本身的缺点相当多的。例如单发子弹仍然过重过贵,弹道在有效射程内不够平直,所以并不是全世界都接受。

随后在越战期间,5.56×45毫米口径的M16是被称为开创小口径化先河的新型步枪。由于丛林战受地形影响,士兵交战距离大幅缩短,当时美军流行的M14虽然威力大,射程远,但是在丛林中得物无所用。后来美军改用M16后,发现小口径步枪弹后座力低,适合连续发射,而且由于战斗部质量轻,受翻滚效应影响,近距离杀伤力甚至比传统全威力步枪弹及中间型威力步枪弹强。美军采用5.56弹后,美国顺势将其在北约内普及。再及后,华约有见北约的小口径步枪弹之流行及好用,亦开始研发自己的小口径步枪弹,世界各国军队随之掀起的一股步枪小口径化热潮。

小口径步枪弹一般指弹药口径小于6毫米,弹丸大长径比,高速射中人体后会失稳翻滚造成人体组织大面积创伤,主要射击200至400米内的有生目标的步枪子弹。

军用小口径步枪弹的概念来源于美国陆军1952年委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运筹学研究室进行的“齐射”专题研究,该项研究的结果为军方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信服力的论点和建议。其中一点就建议军用步枪小口径化。同时由于美军使用的7.62×51毫米NATO标准口径步枪在越南战争和在机械化战斗中的种种缺点。军方接受了“齐射”研究的建议,1964年2月18日,世界上第一种小口径枪弹──5.56毫米M193步枪弹被美军定型使用。

现代世界上的军用小口径步枪子弹主要有三个系列:

相关

  • URA3URA3是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V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系统名称为YEL021W。URA3编码乳清酸核苷-5'-磷酸脱羧酶 (ODCase),催化嘧啶生物合成的关键一步反应,常在酵母的
  • 新安县新安县在中国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南岸,是洛阳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黄河南岸,处河南、山西二省交界处,坐标为北纬34°36′-35°05′,东经111°53′-112°19′之间;境南与宜阳县接壤,西
  • 嘌呤受体嘌呤受体(Purinergic receptors)为一类近来才被标定的膜分子家族,与细胞内许多功能及作用有关,如血管反应力(vascular reactivity)、细胞凋亡(apoptosis)及细胞素分泌 (cytikine
  • 列检列检又称作列检员、检查员,是指当火车进入车站后,负责对列车技术状态进行例行检查的铁路检查员。一般列车在起站和终站时,列检员会作较大规模的安全检查,但在每一个停靠站,车站中
  • 弗拉基米尔·谢尔盖耶维奇·伊留申弗拉基米尔·谢尔盖耶维奇·伊留申(俄语:Владимир Серге́евич Ильюшин,1927年3月31日-2010年3月1日),苏联空军少将、试飞员。航空航天工程师谢尔盖·伊
  • La La LandLa La Land可以指以下事物:
  • 京极夏彦京极夏彦(1963年3月26日-),本名大江胜彦,生于北海道小樽市,是日本独具特色的“妖怪型”推理作家,也是新本格派先锋人物,思维极其大胆灵活,作品的走向多变宽广,读者年龄层极广。目前他
  • 稀土 (期刊)《稀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稀土学会的会刊,其栏目包括研究论文、综述、产业与市场等范围。其EI影响因子在2015年为1.020。该杂志被中文核心期刊、CA、EI、SCOPUS、JST等数据库
  • 亨利埃塔·法卡索瓦亨利埃塔·法卡索瓦(斯洛伐克语:Henrieta Farkašová,1986年5月23日-)是斯洛伐克高山滑雪选手,她曾在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11次冠军,在IPC世界锦标赛中获得15次冠军,她有高度的近视,视障分级属于B3(英语:B3 (classification))级(还保有一些视力)。法卡索瓦的格言是“没有不可能的事”。法卡索瓦在2010年在温哥华惠斯勒黑梳山举行的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高山滑雪比赛中,在大回转、超级全能、超级大回转项目中获得金牌。法卡索瓦在2014年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速降
  • 仙人关之战仙人关之战,发生于南宋绍兴四年(金朝天会十二年,1134年),宋军在仙人关(今甘肃省徽县东)与金军进行的一次作战。绍兴三年(1133年)十二月,金元帅左都监完颜宗弼率军攻克和尚原,南宋吴玠军退守阶州(今甘肃武都县东南),金军由宝鸡直趋仙人关。吴玠在关右侧筑垒,称“杀金坪”,并在地势险要处筑隘,设第二道防线,严阵以待。绍兴四年(1134年)二月,完颜宗弼与陕西经略使完颜杲、伪齐四川招抚使刘夔率骑兵十万,大举攻打仙人关。吴玠率万余人与金军激战数日,最后力不能及,退守第二道防线。金军身穿重甲,铁钩相连,鱼贯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