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格理

✍ dations ◷ 2025-07-20 16:51:51 #1864年出生,1915年逝世,在中华民国逝世的英国新教传教士 (1949年前),文字发明者,康沃尔郡人

柏格理(Samuel Pollard,1864年4月20日-1915年9月16日),英国卫理公会传教士,滇东北老苗文的创建者之一,著名社会改良实践者。

柏格理出生于英国西南部康沃尔的小镇——卡米尔福特的一个牧师家庭,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并且父亲和爷爷都是巡回传道人,其中柏格理的爷爷曾经与约翰·卫斯理一起骑马穿梭与康沃尔郡的每一个角落传扬福音,也是卫斯理公会分会(圣经基督教教会)的创始人。

柏格理从小就在浓厚的基督教文化氛围中成长,四岁时母亲就用福音单张作为教材教柏格理读书,9岁时随父亲到康沃尔南部的佩里恩小镇就读小学,13岁时进入教会学校(希博尔公学),在学校里热爱体育活动,擅长足球、游泳等项目。

柏格理在1875年1月12日受洗后,就梦想成为像父亲和爷爷一样的传道人,但是后来因为家庭的贫穷生活,柏格理决定放弃做传道人的理想,转而以让家庭富裕为目标,立志要当公务员,并于1881年以全英国第三名的成绩通过公务员考试,来到伦敦成为英国邮政银行的一名公务员。但他在1885年参加的一次教会会议改变了他的理想。1885年,前往非洲宣教的英国宣教士大卫·李文斯顿的传奇故事在英国风靡一时,柏格理听到李文斯顿的事迹后,决心奉献给主,并于同年在参加由中国内地会的哈德森·泰勒(戴德生)博士所举办的海外宣教会议时,决定献身到中国宣教。1885年柏格理从此投身于宣教事业。1887年1月27日,年仅24岁的柏格理和他的同学邰慕廉乘船从荷兰南部的提尔堡出发,同年3月14日到达上海吴淞口。经过艰苦的语言学习,柏格理和邰慕廉于1887年11月12日继续出发,历经艰险,他终于在1888年进入中国云南境内,1892年,他在昭通负责当地的宣教事宜。1905年,他应苗族一个分支大花苗的邀请,前往石门坎宣教。

在石门坎期间,柏格理不但成功的使当地苗民皈依基督教,还在当地建立了一系列的医院、学校和其他公用设施。他与当地苗民从速记符号中(一说,从苗民传统服装的图案)获得灵感,为苗语创建了一套被称为“滇东北老苗文”的书写系统,时至今日,这套书写系统仍然被不少苗民使用。他还设法改良当地风俗,引入各种体育、文化活动,使得石门坎这个偏远苗寨一度成为中国西南部最为先进文明的地区之一。

1915年,石门坎地区流行伤寒,柏格理在照顾病人时不幸染病身亡。

1.兴建学校

在柏格理来到石门坎之前,苗族备受汉人欺压,也没有自己的学校,柏格理来到石门坎后,在宣教和修建教堂的同时,也开始修建学校,开班授课。相传1904年,柏格理在石门坎向彝族土目安荣之求购土地,原本安荣之并不想出售土地,但是柏格理却承诺只要购买“一张牛皮”的地,安荣之欣然答应。但是柏格理机智的将牛皮剪成细丝,竟然量出八十多亩的土地,这便是柏格理在石门坎兴建教堂和学校的土地。拥有土地之后,柏格理就带领当地的苗族百姓集资100万个铜板修建学校和教堂,1905年建成第一所新式教育的苗族小学(1912年命名为“光华小学”),吸引云南各地的苗族学生前来就读。1908年,柏格理回到英国募集2000英镑,之后回到石门坎修建了可容纳200人的学校,并相继修建了宿舍、足球场和游泳池等设施。

2.创立文字

苗族自古以来没有文字,传承都是依靠口口相传,于是柏格理与汉族基督徒李斯蒂文和苗族基督徒杨雅各等人一起研究,结合苗族传统服装上的花纹和拉丁字母,于1905年为苗族创立了属于自己的语言,并且在苗族学校中实行苗语、汉语、英语三语教学,并用苗文编制了《苗文基础》、《苗文原始读本》等书作为教材,接着又使用苗文翻译《圣经》发给当地信徒。

3.教育奇迹

自柏格理兴建学校以来,当地的孩子终于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些学校为当地的苗族和彝族培育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据统计,1905到1945年间,这些学校培养出超过四千位小学生,数百位初高中生,三十多位大学生和四位博硕士,将贫穷落后的乌蒙山区变为海内外学者口中的“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文化圣地” ,实乃教育界之奇迹。



相关

  • 肾生理学肾生理学(renal physiology、拉丁语:rēnēs、"肾")为肾的生理学研究。这包括肾脏的所有的功能,包括葡萄糖、氨基酸,及其它小分子的再吸收;钠、钾及其它电解质的调节;体液平衡(Flui
  • 非编码RNA非编码核糖核酸(英语:non-coding RNA),缩写ncRNA,是指各种不翻译成蛋白质的RNA分子。过去也称此类RNA为小核糖核酸(sRNA)。不过有些ncRNA分子其实相当大。其他较少使用的同义词还有
  • 圣保罗学校世界上有多所学校名为圣保罗学校:圣保罗中学(伦敦)
  • 季风 §南亚季风区季风(又称季候风)是周期性的风,随着季节变化,并且盛行风向(40%以上风频)季节切变达120度以上(按照传统定义,非全球性季风定义)。主要发生在季风亚洲(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西非几内
  • span class=nowrapIn(NOsub3/sub)sub3/sub/span硝酸铟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In(NO3)3,存在无水物、一水物、三水物等。硝酸铟的水合物可以通过铟或氧化铟和硝酸的反应制备。无水硝酸铟通过氯化铟(III)和五氧化二氮反应
  • 包皮垢包皮垢又称阴茎垢、阴垢、阴蒂垢,耻垢(希腊语:σμήγμα,直译“皂物”),由脱落的表皮细胞、分泌的皮脂以及水分组成,可见于哺乳动物的生殖器官,雌性是在阴蒂及大阴唇附近,雄性则是
  • 中国鸟脚龙中国鸟脚龙属(属名:Sinornithoides,意为“中国的鸟类外形”),是一种小型肉食性恐龙,属于兽脚亚目伤齿龙科,身长为1米。中国鸟脚龙生存于早白垩纪巴列姆阶的中国内蒙古,约1亿1300万年
  • 豹海豹豹海豹(学名:Hydrurga leptonyx),又称豹形海豹或豹斑海豹,属于海豹科,是豹海豹属的唯一一种。豹海豹在南极地区是仅次于南象海豹的体型第二大的海豹。虎鲸是豹海豹唯一的天敌。豹
  • 居里奥·纳塔居里奥·纳塔(意大利语:Giulio Natta,1903年2月26日-1979年5月2日),意大利化学家,在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研究上作出很大贡献,因此与德国化学家卡尔·齐格勒共同获得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
  • 奥伊根·芬克奥伊根·芬克(Eugen Fink,1905年12月11日-1975年7月25日),德国哲学家。1929年,芬克在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题目为Vergegenwärtigung und Bild. Beiträge zur 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