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位点

✍ dations ◷ 2025-01-23 03:18:14 #活性位点
活性位点(英语:Active site),又称激活位置,是指一个酵素中具有催化能力与结合位置的部位。其结构与化学性质可供辨识底物,并与底物结合。激活位置通常是酵素表面上一个类似口袋的区域,内部含有可与特定底物发生反应的残基。大部分酵素只会有一个活性位点,只对应一种底物。酵素的变性作用,通常是因为高温或者是极端的PH值,造成酵素活性位点形状的改变。以下有两种酵素结合的假说由Emil Fischer提出的,他的假设是说酵素的活性位点和底物可以很完美的结合,当两者结合,底物的修饰就开始了。由Daniel Koshland提出的,它是锁钥理论的延伸,但它主张活性位点和底物不会完美结合,且活性位点是可以形状改变到和底物完美结合的状态;当底物接上后,诱导形状改变,当底物离开后,酵素回到它原本的样子。底物和酵素结合,透过氢键、疏水交互作用或两者都有。活性位点上的残基作为质子或其他底物化学基团的接受者或提供者,进而降低反应激活能,加快反应速率。当酵素和底物间的作用完后,产物在活性位点会相当的不稳定,进而离开酵素。酵素会运用辅因子来帮忙与底物的结合;辅酶也是辅因子的一种,在底物和酵素发生化学反应时,就会离开。例如:金属物质。抑制剂会阻扰底物和酵素的交互作用,进而降低反应速率。抑制剂有几种不同的种类,分别有可逆和不可逆、竞争和非竞争;竞争型,一种和底物很像的物质,会和底物竞争酵素;非竞争型,一种会结合在非活性位点的物质,会影响底物和酵素的结合率。辨认活性位点,在药学上很重要;借由辨认出活性位点,设计出底物(药物),可以阻断它和底物结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子在药物设计,是抑制剂和酵素结合的强度。 例如AIDS别构结合位顾名思义和活性位点是不同的位置在酵素上,别构修饰通常发生在超过一个次单元的蛋白质,也常常参与代谢反应。

相关

  • 吸虫纲见内文吸虫(学名:Trematoda)是寄生虫的一种,为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动物的总称,也称为瓜仁虫。一些吸虫也被称为二口虫(拉丁语:Distoma)。其名由来是因为它的口吸盘和腹吸盘都被认为是口
  • 心搏停止心脏停止(Cardiac arrest)或称为心搏停止,是心脏因不能够有效收缩,而导致血液循环停止的现象,症状包含丧失意识(英语:Unconsciousness)、呼吸异常或中止(英语:respiratory arrest),有些
  • 排污交易排污交易是一种以“奖励”形式的经济诱因,鼓励私人企业致力减排的,控制污染经济工具和政府行政门径;以达致减少排放污染物目标。 仍发展中的减低排放温室气体的碳排放计划(英
  • 亨利·柏格森亨利·柏格森(法语:Henri Bergson,1859年10月18日-1941年1月4日),法国哲学家,以优美的文笔和具丰富吸引力的思想著称。1928年,获得1927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1859年10月18日出生于巴
  • 间皮间皮细胞是指构成间皮的细胞,间皮由一层细胞组成,位在胸膜或腹膜,心包腔内和器官相接之面上。间皮的功用是提供润滑,使器官与器官、器官与胸膜与腹膜间都能得到良好的保护,不会互
  • 雇佣雇佣(英语:employment,意近:就业)是指二个伙伴之间的契约关系,其中一方为雇佣者(雇主、雇佣人),另一方为被雇佣者(雇员)。从法律意义来看,通过双方契约约定,“被雇佣者”为“雇佣者”工作
  • 筑波大学筑波大学(日语:筑波大学/つくばだいがく Tsukuba daigaku;英语译名:University of Tsukuba),是一所本部位于茨城县筑波市天王台1-1-1号的日本国立大学,也是结合筑波研究学园都市的
  • 疯牛病牛海绵状脑病(英语: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缩写:BSE),俗称疯牛症(mad cow disease),是由传染因子引起,属于牛的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此疾病是一种传染性海绵状脑
  • 游牧民族游牧民族指一种群体,这种群体倾向从一处移居到另一处,甚少定居于一地。游牧是最早的人类社会形式,主要为狩猎采集。在古代,有很多不同的游牧民族,在农业产生之后,游牧民族逐渐定居
  • 脑下垂体柄脑垂腺柄(pituitary stalk、infundibular stalk、Fenderson's funnel、infundibulum)是下丘脑和脑垂腺后叶(英语:Posterior pituitary)之间的连接部分。第三脑室(英语:Third vent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