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子轨道
✍ dations ◷ 2025-11-28 19:44:47 #分子轨道
分子轨道(英语:Molecular orbital, MO)是化学中用以描述分子中电子的波动特性的函数。这个函数可以计算出化学和物理性质,例如在任意一个特定区域找到电子的概率。“轨道”一词由罗伯特·桑德森·马利肯于1932年提出,为“单电子轨道波函数”(one-electron orbital wave function)的简称。从基本层面上来说,它用于描述该函数具有显著振幅的空间区域。分子轨道通常由分子中的个别原子提供的原子轨道、杂化轨道,或者其他原子团的分子轨道结合而成。这些可以由哈特里-福克方程或自洽场方法(SCF)量化计算。分子轨道可以用来表示分子中占有该轨道的电子可能出现的区域。分子轨道由原子轨道结合而成,其中原子轨道预测了原子中电子的位置。分子轨道可以具体说明分子的电子排布:一个或一对电子的空间分布和它(们)的能量。分子轨道通常会以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CAO-MO法)表示,尤其是在进行定性或近似分析的时候。它们的宝贵之处在于对分子键结提供了简单的模型,使之能透过分子轨道理论了解。现今大多数用于计算化学的方法由计算系统的MO开始。分子轨道描述一个电子在原子核产生的电场中的表现,以及与其他电子的平均分布。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两个电子占据相同轨道时,必须具有相反的自旋。这注定只是一个近似值,能够高度精准描述的分子电子波函数并没有轨道(参:排布相互作用方法)。
相关
- D50–D77ICD-10 第三章: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为WHO整理的各类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营养性贫血 (D50-D53)溶血性贫血 (D55-D59)再生障碍性
- wikiWiki(i/ˈwɪkiː/)是在万维网上开放,且可供多人协同创作的超文本系统,由沃德·坎宁安于1995年首先开发。沃德·坎宁安将wiki定义为“一种允许一群用户用简单的描述来创建和连接
- 简短智能测验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配体配体(ligand,也称为配基、配位基、牙基)是一个化学名词,表示可和中心原子(金属或类金属)产生键结的原子、分子和离子。一般而言,配体在参与键结时至少会提供一个电子。配体扮演路易
- 木糖木糖(化学式:C5H10O5)是一种戊醛糖,为白色细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可溶于水和温热乙醇,不溶于乙醚,有还原性、右旋光性和变旋现象,
- 安慰剂安慰剂效应(英语:placebo effect,来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将安慰”),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
- 区域铁路区域铁路(Regional Rail),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称为城际轨道交通,指一个区域内中等距离的铁路,包括客运及货运。与城际列车相比,区域铁路停靠站较多、速度较低、有区域限制;但与通勤
- 信号检测理论信号检测理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SDT),为心理学、数学、信息科学中是针对反应偏差问题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1966年,由心理学家大卫·马芬·葛琳(David Marvin Green)和约翰·
- 普鲁卡因胺普鲁卡因胺(INN:Procainamide,发音: /proʊˈkeɪnəmaɪd/)是一种Ia类抗心律失常药,用于治疗心律不整。普鲁卡因胺在1951年由百时美施贵宝研制成功。 它在1950年6月2日被美国食品
- 原子核滴线在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横坐标,以质子数为纵坐标的核素图上,在丰质子一侧和丰中子一侧,各有一条边界线,超过边界线的原子核无法存在,称为原子核滴线,丰质子一侧的滴线称为质子滴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