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盆

✍ dations ◷ 2025-09-12 11:30:01 #杂技

倾盆(Shower)是一种使用两个以上的物件完成的杂技模式,通常是用球或沙包。它所产生的轨迹是一种绕圈的样子,以三颗球为例的话,其位换记号为“51”;球高高地从手 A 丢到手 B(5),之后从在底下直接从手 B 短抛给手 A(1)。如果不停交换方向,最终将会演变成“盒子”的模式。

倾盆是一般对于杂技不甚了解的人谈到丢球时脑海中最容易浮现出来的图像,一些对杂技认知不多的插画家或漫画家也经常在他们的作品中描绘小丑以极为夸张的圆形路径丢球,而且要多少颗都行。不过事实上,目前世界上杂技师的极限是做到八颗球的倾盆。

倾盆大致可以分成两种:同步倾盆(Synchronous Shower),即两只手会同时动作;跟异步倾盆(Asynchronous Shower),即两只手是交错动作的。

倾盆一个吸引人之处在于它并不随着物件的增加而改变;四颗球的模式跟三颗球是一样的,除了球被丢得更高、更快之外。这不像瀑泻那样,它一旦变成偶数颗球就非得丢成喷泉不可。

两颗球的倾盆是最简单的,就算完全没学过杂技的人大都也会,因此有些人觉得那并不算是真的杂技。假如给一个人两颗球叫他丢,通常他就是会把一个丢起来,把另一颗直接递给空的手,然后接住刚才丢起的那颗;连续做下去,就变成两球倾盆了。

某些没有真正接触杂技系统但想学杂技的外行人偶尔会自行摸索该怎么丢,而他们的结论经常就是三球倾盆,但其实对于初学者来说,三球倾盆明显地比三球瀑泻要难上许多,因为它的高度高、速度快、而且两手做的动作并不对称。不过,一旦学会之后,即便要跟别的招式结合也不会困难了。

五颗球的倾盆已经可以算是职业级的动作了,而再上去就很少人做。根据非官方杂技纪录的 Bogleg 数据库,目前六颗球的倾盆纪录是 Benjamin Thomas 的 280 下,而七颗跟八颗的纪录则都由 Bruce Sarafian 维持,分别是 80 下跟 32 下。

相关

  • 中枢神经中枢神经系统(英文:central nervous system,缩写:CNS)是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集中的结构,在脊椎动物包括脑和脊髓;在高等无脊椎动物如环节动物和昆虫等,则主要包括腹神经索和一系列的
  • 前庭系统前庭系统,作用于人自身的平衡感和空间感,对于人的运动和平衡能力起关键性的作用。它和听觉系统的一部分耳蜗一起构成了内耳迷路,位于内耳的前庭(图1)。由于人的运动由旋转和平移
  • 头索纲头索动物亚门是脊索动物门的一个亚门。头索动物的脊索延伸到背神经管的前方,故名。其咽鳃裂众多。头索动物一般称为文昌鱼,故又名狭心纲及文昌鱼纲。因无真正的头部,又称为无头
  • 薛定谔方程在量子力学中,薛定谔方程(Schrödinger equation)是描述物理系统的量子态怎样随时间演化的偏微分方程,为量子力学的基础方程之一,其以发表者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而命名
  • 天皇御玺天皇御玺是日本天皇执行国事行为(日语:国事行為)时在相关文书上盖印用的玺,在日本被称为御玺。日本使用御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飞鸟时代,在历史上天皇御玺的材料与大小曾经有多次变
  • 常用汉字表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夏威夷大学出版社(英语: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是夏威夷大学系统的一部分,创建于1947年,本着出版和传播亚太地区自然、社会科学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宗旨。同时出版诸如词
  • B传说!战斗弹珠人《B传说!战斗弹珠人》(日语:B-伝说! バトルビーダマン)是犬木荣治原作的漫画作品,在日本小学馆的漫画杂志《快乐快乐月刊》中连载。原作还改编成动画。B传说!战斗弹珠人B传说!战斗
  • 哈利·波特中的魔法物品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人们使用各式各样的魔法物品。巫师们一般会以金加隆、银西可、青铜纳特作为货币。在《凤凰社的密令》中,赫敏·格兰杰以魔法制造假的加隆(Galleon)
  • 沈嗣良沈嗣良(1896年-1967年),教育家、著名体育活动家。抗日战争时期曾担任圣约翰大学校长。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19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