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C作用

✍ dations ◷ 2025-11-23 03:28:16 #ADCC作用
ADCC作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媒介)的细胞毒性作用,英语: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缩写ADCC)是一种细胞介导的免疫防御机制,在靶细胞膜表面抗原结合了特异性的抗体的情况下,激活免疫系统的效应细胞裂解靶细胞的作用。因其对已存在的抗体的依赖性,ADCC作用是适应性免疫反应的一部分,也是体液免疫反应的一部分,用于限制和消除感染。经典的ADCC作用由自然杀伤细胞(NK)介导,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球)也能介导ADCC作用。比如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球)能通过ADCC作用杀死某些特定的寄生虫。经典的ADCC作用涉及抗体对NK细胞的激活。NK细胞表面表达有CD16(英语:CD16)分子,或称为FcγRIII,是一种Fc受体(英语:Fc receptor),能识别并结合于抗体(如IgG)的Fc端,从而结合到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表面。一旦Fc受体与IgG的Fc区域结合,自然杀伤细胞就会释放细胞因子(如IFN-γ)和细胞毒性颗粒,包括穿孔素和颗粒酶,进入靶细胞触发细胞凋亡。有些寄生虫的细胞大小已经超过吞噬作用所能吞噬的范围,它们也有一个外部结构或覆盖物(英语:Integument),耐受由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所释放物质的攻击。而在IgE定位在这些寄生虫上后,嗜酸性粒细胞的Fc受体(英语:Fc receptor)(FceRI)会识别这些IgE,随后发挥作用杀死寄生虫。

相关

  •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英语:macrophage,缩写为mφ)是一种位于组织内的白细胞,源自单核细胞,而单核细胞又来源于骨髓中的前体细胞。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皆为吞噬细胞,在脊椎动物体内参与非特异性
  • 病理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病理学(pathology)是医学领域的一门分支
  • 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是以诊断、治疗和预防生理和心理
  • 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英语:Gram-negative bacteria)泛指革兰氏染色反应呈红色的细菌。在革兰氏染色实验中,首先添加了结晶紫,再添入另一种复染染料(通常使用番红),从而将所有的革兰氏阴性菌
  • 精神疾病精神障碍(英语:mental disorder),或称精神疾病,俗称心理疾病,主要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精神症状。目前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
  • 肌张力亢进张力亢进(英语:Hypertonia、肌肉压力过高、肌肉张力亢进、肌肉僵直),在文献中、有时等同于反射亢进(Spasticity/hyperreflexia),指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周围损伤所引起的亢进、亦即
  • 牛奶过敏牛奶过敏(英语:milk allergy)指免疫系统对于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过敏反应,主要症状是胃肠道、皮肤和呼吸的过敏反应。牛奶过敏属于食物过敏,但乳糖不耐症是缺乏需要消化牛奶中的乳
  • 青霉素V青霉素V钾,英文名Phenoxymethylpenicillin Potassium(INN), 又名苯氧甲基青霉素。是于1947年研制而成的天然青霉素。
  • 帕金森氏症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简称PD)是一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神经退化疾病,主要影响运动神经系统。它的症状通常随时间缓慢出现,早期最明显的症状为颤抖、肢体僵硬、运动
  • 嗜碱性粒细胞嗜鹼性球或嗜鹼性粒細胞(英语:Basophil 或 Basophilic granulocyte)是一种最少见的粒细胞,约占循环系统中白细胞的0.5%至1%,得名自其可以被碱性的染料染上色的特性,是许多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