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加蚋堡

✍ dations ◷ 2025-09-04 17:02:34 #大加蚋堡,台北厅 (1901年-1909年),台北厅 (1909年-1920年),平埔族群,台北市堡里,源自台湾原住民语言的台湾地名,源自闽南语的台湾地名,台湾

大加蚋,又作大佳蚋、大佳蜡、大加腊,是台湾北部自清治时期至日治初期的一个行政区划,其幅员辽阔,包括今台北市市区大部分地区:万华区北半部,大同区、士林区西南端一小块地区、中山区中南部、中正区、大安区、松山区、信义区及南港区。

“大加蚋”据传为平埔族语Ketagalan(凯达格兰)加蚋鱼Kala为名;又传Tagal原指沼泽。大加蚋为今台北市万华区新店溪沿岸一带平原,原为平埔族“雷里社”或“龙匣社”生活范围。1709年垦号陈赖章请准开垦大加蚋草地,三十年内已成汉人聚落。而后更以大加蚋一词作为堡名,称“大加蚋堡”。

随着大加蚋成为堡名,其所指范围日渐增大。清道光年间已辖有艋舺街、三板桥庄、古亭村、大湾庄、林口庄、上陂头庄、锡口街、新南庄、南港仔街、搭搭悠庄、东势庄、新庄仔庄、圭母卒庄、大隆同街等聚落。

日治时期1920年废大加蚋堡。将大稻埕、台北城划归台北市,松山及南港并入七星郡,大加蚋之名遂淡出记忆。

1871年(同治十年),大加腊堡共辖16个庄,包括艋舺下嵌庄、三板桥庄、古亭庄、大湾庄、林口庄、上陂头庄、锡口街、新南庄、南港仔街、搭搭攸庄、东势庄、新庄仔庄、奎府聚庄、大隆同庄、社仔庄及溪洲底庄。

1920年(大正九年),废除堡里及旧制街庄前,大加蚋堡共辖台北城内、艋舺、大稻埕(即俗称的台北三市街)及另外37个街庄:

相关

  • 行政院卫生署卫生福利部(简称卫福部)是中华民国有关公共卫生、医疗与社会福利事务的最高主管机关,同时监督各县市政府卫生与社会局(处)。其前身为1971年成立的“行政院卫生署”,2013年改制为部
  • 子宫体子宫,中医学常称胞宫,又称女子胞,是中医的奇恒之腑之一。位于小腹正中,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连接阴道,为女性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子宫是雌性哺乳动物的生殖器官中,用来让胚
  • 格奥尔格·巴泽利茨格奥尔格·巴泽利茨(德语:Georg Baselitz,1938年1月23日-),生于德国的萨克森,画家,曾就读于东德,后迁居西德。北美人认为他是个新表现主义者,而欧洲评论界一般认为他是现代主义者。196
  • 亨特学院亨特学院(英文:Hunter College),坐落于曼哈顿上东区的莱克诺斯山(Lenox Hill)地段,是纽约市立大学系统中的一所四年制学院。学校内有超过23000名学生就读。学院下分有5所次级学院:科
  • 人工晶体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 IOL),是一种植入眼内的人工透镜,取代天然晶状体的作用。第一枚人工晶体是由John Pike,John Holt和Hardold Ridley共同设计的,于1949年11月29日,Ridley
  • 老红砂岩老红砂岩(Old Red Sandstone)主要指分布于欧洲西北部的泥盆纪陆相沉积物。在陆地上,苏格兰东北部沿海区域,奥克尼群岛(Orkney Island),设得兰群岛(Shetland Island),米德兰山谷(Midland
  • Formica rufa红褐山蚁(Formica rufa,英文俗名 red wood ant、southern wood ant、 horse ant)为蚁属红褐山蚁种群(英语:Formica rufa species group)的一种蚂蚁,是该属的模式种,树栖,原生于欧洲和
  • 珍妮丝·贾普林詹尼斯·琳恩·乔普林(英语:Janis Lyn Joplin,1943年1月19日-1970年10月4日),美国歌手、音乐家、画家和舞者。她在1960年代以大哥控股公司乐队(Big Brother & the Holding Company)
  • 至部至部,为汉字索引的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三十三个(六划的则为第十六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至部归于六划部首。至部只以左、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各大学诺贝尔奖得主列表各大学诺贝尔奖得主列表详列了各个与诺贝尔奖得主有学术关联的大学。自1901年起至2019年,诺贝尔奖(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共颁给过919名个人和24个机构。 本列表对每个诺贝尔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