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加蚋堡

✍ dations ◷ 2025-08-13 05:01:51 #大加蚋堡,台北厅 (1901年-1909年),台北厅 (1909年-1920年),平埔族群,台北市堡里,源自台湾原住民语言的台湾地名,源自闽南语的台湾地名,台湾

大加蚋,又作大佳蚋、大佳蜡、大加腊,是台湾北部自清治时期至日治初期的一个行政区划,其幅员辽阔,包括今台北市市区大部分地区:万华区北半部,大同区、士林区西南端一小块地区、中山区中南部、中正区、大安区、松山区、信义区及南港区。

“大加蚋”据传为平埔族语Ketagalan(凯达格兰)加蚋鱼Kala为名;又传Tagal原指沼泽。大加蚋为今台北市万华区新店溪沿岸一带平原,原为平埔族“雷里社”或“龙匣社”生活范围。1709年垦号陈赖章请准开垦大加蚋草地,三十年内已成汉人聚落。而后更以大加蚋一词作为堡名,称“大加蚋堡”。

随着大加蚋成为堡名,其所指范围日渐增大。清道光年间已辖有艋舺街、三板桥庄、古亭村、大湾庄、林口庄、上陂头庄、锡口街、新南庄、南港仔街、搭搭悠庄、东势庄、新庄仔庄、圭母卒庄、大隆同街等聚落。

日治时期1920年废大加蚋堡。将大稻埕、台北城划归台北市,松山及南港并入七星郡,大加蚋之名遂淡出记忆。

1871年(同治十年),大加腊堡共辖16个庄,包括艋舺下嵌庄、三板桥庄、古亭庄、大湾庄、林口庄、上陂头庄、锡口街、新南庄、南港仔街、搭搭攸庄、东势庄、新庄仔庄、奎府聚庄、大隆同庄、社仔庄及溪洲底庄。

1920年(大正九年),废除堡里及旧制街庄前,大加蚋堡共辖台北城内、艋舺、大稻埕(即俗称的台北三市街)及另外37个街庄:

相关

  • Anterior ethmoidal前筛神经(anterior ethmoidal nerve)为支配鼻腔感觉的神经。该神经源自于鼻睫神经(英语:nasociliary nerve),为三叉神经眼分支的其中一条分支。鼻睫神经在分支出四个分支(由起点到
  • 代谢物组代谢物组(英语:Metabolome)是指在一个生物样品中发现的完整的一套小分子化学物质。所述生物样品可以是一个细胞,一个细胞器,一个器官,一个组织,一个组织提取物,一个生物流体或整个生
  • 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世界七大工程奇迹,简称世界工程奇迹,是指近代至现代七项最大型的工程,由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出。它们分别是巴拿马的巴拿马运河、荷兰的北海保护工程、美国的帝国大厦及金门大
  • 上卢瓦尔省上卢瓦尔省(法文:Haute-Loire)是法国奥弗涅-隆-阿尔卑斯大区所辖的省份。该省编号为43。上卢瓦尔省是在1790年3月4号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中成立的最初的83个省份之一,包括旧省奥弗
  • 孤束核孤束核(英文:Nucleus of the solitary tract;拉丁文: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缩写:NTS)是延髓灰质内的一组柱状神经核(英语:Nucleus (neuroanatomy))。于孤束核内的神经纤维称为孤
  • 花剌子模沙朝花剌子模王朝(波斯语:خوارزمشاهیان‎,意为花剌子模之王)是一个起源于突厥马木鲁克的波斯逊尼派穆斯林统治的王朝。花剌子模王朝在中世纪统治了大部分的大伊朗地区,统
  • UDP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英语:User Datagram Protocol,缩写:UDP;又称用户数据包协议)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通信协议,位于OSI模型的传输层。该协议由David P. Reed(英语:David P. Reed)在19
  • 月桂酸Laurostearic acid, Vulvic acid, 1-Undecanecarboxylic acid, Duodecylic acid, C12:0 (Lipid numbers)月桂酸(英文:Lauric acid),系统学名称为十二烷酸(英文:dodecanoic acid),是
  • 闹钟闹钟是被设计成会在特定的时间向人发出讯号的时钟,闹钟的主要功能是唤醒熟睡的人,或是用来提醒其它事务。多数的闹钟使用声音做为讯号,有些使用光线、震动或气味。当按下闹钟上
  • 大连旅大行署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旧省级行政区名。在今辽宁省大连市南部。1945年八月风暴行动结束后,苏军占领中国东北地区。根据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在当年8月签订的《中苏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