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爱明内斯库

✍ dations ◷ 2025-08-02 21:26:34 #1850年出生,1889年逝世,浪漫主义诗人,罗马尼亚诗人,19世纪诗人,罗马尼亚散文家,19世纪散文家,男性散文家,欧洲纸币上的人物

米哈伊·爱明内斯库(罗马尼亚语:Mihai Eminescu,1850年1月15日-1889年6月15日),罗马尼亚浪漫主义男诗人,代表作:Luceafărul(晨星),Mai am un singur dor(我有一个未完成的心愿),以及5 Scrisori(《圣经》使徒书)。爱明内斯库是文学组织“青年社”的成员,专门负责搜集摩尔罗瓦地区的民间创作。

“Mihail”是“Mihai”的较为古老的形式(罗马尼亚语迈克尔的拼法)。这两个名字都经常用于埃米内斯库的创作生涯,然而在当今的罗马尼亚,多称他为米哈伊·爱明内斯库(Mihai Eminescu)。爱明内斯库的父亲格奥尔基·埃米诺维奇(Gheorghe Eminovici)生于当时属于奥地利布科维纳省的一个名叫克利内什蒂(Călineşti)的小村庄。格奥尔基·埃米诺维奇后来跨越边境进入了摩尔达维亚,在博托沙尼附近定居并与拉卢卡·尤拉什库(Raluca Iurăscu),一位摩尔达维拉古老贵族家族的女继承人成婚。

爱明内斯库出生于摩尔达维亚博托沙尼县的伊波太斯蒂(Ipotești)。他的幼年时光是在博托沙尼和伊波太斯蒂的父母家里度过的。从1858年到1866年,他在塞尔纳迪上学。他结束四年级学业时在82名学生中位列第五,此后,他去上了两年中学。

1866年,爱明内斯库初次显示作家才能。当年一月,他的罗马尼亚语老师,阿龙·普努去世了,他的学生们为此出版了一本名为 (中学生的眼泪)的小册子,其中一首题为(阿龙·普努之墓)的诗署名为M·埃米诺维奇。2月25日,他的诗在佩斯特发表于约瑟夫·武尔坎(Iosif Vulcan)的文学杂志。从此以后他连续发表了一系列诗歌(偶尔也有德语译诗)。并且,约瑟夫·武尔坎由于不喜欢年轻诗人姓氏的斯拉夫字尾“-”,替他选了一个更为罗马尼亚化的笔名,米哈伊·爱明内斯库。

1867年他参加了约尔古·卡拉贾莱(Iorgu Caragiale)剧团,在团里担任办事员和提词员。1868年,他转到米哈伊·帕斯卡利(Mihai Pascaly)剧团。这两个剧团都是当时罗马尼亚顶尖的剧团。马太·米洛(Matei Millo)和范妮·塔尔迪尼—弗勒迪切斯库(Fanny Tardini-Vlădicescu)都在米哈伊·帕斯卡利剧团。不久,他在布加勒斯特定居。11月末,他成为国家剧院的办事员兼抄写员。在这期间,他继续创作发表诗歌。他翻译了数百页一本恩里克·特奥多尔·罗彻(Enric Theodor Rotscher)的书,并用报酬偿付房租。但是这本书后来没有译完。与此同时,他开始写小说《荒废的天才》。

1869年4月1日,他成为文学社团“”的合伙创始人,专著于收集仙怪故事、通俗诗以及一些有关罗马尼亚文学史的档案。6月29日,好几个“”社团的成员被委派到别的省份,爱明内斯库被委派到蒙多瓦省。那年夏天,颇为凑巧,他在西斯米吉乌花园遇见了他当军官的兄弟约尔古(lorgu),但他断然拒绝了约尔古使他与家庭恢复关系的努力。

也是在1869年夏天,他离开帕斯卡里的剧团,到赛茂提和拉斯旅行,此时他与家庭恢复了联系。他的父亲答应定期给他一笔的补贴,使他可以在秋天的时候到维也纳求学。他一如既往地创作发表诗歌。尤其在前瓦拉几亚统治者巴布·狄米特里·斯蒂尔贝伊大公去世时,他发行了一份名为“悼斯蒂尔贝伊大公”的传单。

从1869年10月到1872年,他在维也纳学习。哲学与法律系的教职员工说他是一个出色的旁听生。他积极参加学生活动,和伊万·斯拉维奇(Ioan Slavici)交朋友,通过韦罗妮卡·米克莱(Veronica Micle)熟悉维也纳。他向青年会出版的《哲学对话》投稿。这个文化组织的负责人有彼得·卡普(Petre P. Carp)、瓦西里·波戈尔(Vasile Pogor)、特奥多尔·罗塞蒂(Theodor Rosetti)、雅各布·内格鲁济(Iacob Negruzzi)和蒂图·马约雷斯库(Titu Maiorescu)。无论从政治上还是文化上,他们都对米内斯库以后的人生产生了影响。

1870年,他用笔名“瓦隆”在佩斯的联邦报上撰写了三篇文章,都是关于罗马尼亚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奥匈帝国的处境的。

后来他成为了佩斯另一家报纸“蜜蜂”的记者。从1872年到1874年,他在柏林继续学业。

从1874年到1877年,他做过拉斯中央图书馆的馆长,代课老师,拉斯和瓦斯洛郡的学校督察以及拉斯信使报的编辑。他继续在《文学对话》上发表文章。并成为了扬·克雷安格(Ion Creangă)的好朋友,由于相信扬·克雷安格能够成为一名作家,爱明内斯库介绍他加入青年社文学俱乐部。

1877年他搬到了布加勒斯特,在那里,他做编辑直到1883年,并在1880年成为了时报的主编。 在此期间,他撰写了《作家》和《晨星》的大部分诗稿。但是这段时间里的过度操劳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

1883年6月,诗人病倒了,卧病于苏图医生的医院。1883年12月,他的《诗集》面世,其中包含了诗歌精选并由蒂图·马约雷斯库作序。

他的晚年饱受狂躁抑郁精神病的折磨。1883年他在罗马尼亚被诊断患上了梅毒,乔治·克利内斯库(George Călinescu)著写的他的传记里记述着他20岁就患上这病;然而也是1883年,另外一个在维也纳做的诊断指出他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却并没有提到梅毒。1884年当他返回罗马尼亚时,看起来身体颇为健康。1886年开始,他接受少量水银注射,这是当时治疗梅毒的常见方法。

爱明内斯库于1889年6月15日病逝。尸体解剖颇为粗略,所以他真正的死亡原因也就无法确认。他被葬于布加勒斯特的贝卢(Bellu)公墓。

罗马尼亚历史学家尼古拉·约尔加(Nicolae Iorga)认为,爱明内斯库是现代罗马尼亚语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和最具有代表的罗马尼亚诗人。

他的诗取材广泛,从自然到爱情到历史到社会评论无所不包。他早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唤起了晚期作品中深深的乡愁。

爱明内斯库的作品已被翻译成60多种文字。

最重要的诗歌:

散文:

相关

  • 教育可视化可视化是指用于创建图形、图像或动画,以便交流沟通讯息的任何技术和方法。在历史上包括洞穴壁画、埃及象形文字等,如今可视化有不断扩大的应用领域,如科学教育、工程、互动多媒
  • 悬浮粒子悬浮颗粒或称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大气颗粒物(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颗粒(particulates),泛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颗粒微小甚至肉眼难以辨识但
  • 瓦兹省瓦兹省(法语:Oise)是法国上法兰西大区大区所辖的省份。该省编号为60。得名于瓦兹河。法国大革命时,1790年3月4日由旧省份法兰西岛和皮卡第中的各一部分组成。5个海外省及大区
  • 梅加拉亚梅加拉亚邦(印地语:मेघालय,拉丁字母转写:Meghalaya)是印度东北部的一个邦,东西约三百公里,南北约一百公里,总面积22429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约296万人,首府西隆2011年人口约14万
  • 世界粮食会议第一次的世界粮食大会是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主持于1974年在罗马举行。在此次的会议上,当时的美国国务卿亨利·季辛吉表示在10年内将会没有孩子会饿著肚子上床睡觉。这
  • 杜鹃鸟杜鹃科(学名:Cuculidae)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鹃形目中的唯一科。中国古代也称子规、杜宇等。许多分布于欧、亚、非洲的杜鹃科鸟类属于孵卵寄生动物,这些杜鹃从不筑巢,而是将卵产
  • 台湾鸟类列表台湾在世界动物地理分区上属于东洋区和旧北区的交会地带,有87科653种鸟类曾被记录,其中有29种为台湾特有种。台澎地区和金马地区的鸟类生态有相当程度的差异,请另见金门鸟类列
  • 尼泊尔文नेपाली尼泊尔 印度尼泊尔语属印度-雅利安语支,在尼泊尔、不丹、印度和缅甸的一些地区使用。是尼泊尔的官方语言。大概一半的尼泊尔人使用尼泊尔语作为其母语,其他尼泊
  • 撒马利亚人撒马利亚人(希伯来语:שומרונים‬‎,,字面意思为“《妥拉》的守护者”;阿拉伯语:السامريون‎,),生活在黎凡特的族群,是以色列人的一个旁支。撒马利亚人的整全概念最高
  • 维基共享资源维基共享资源(英语:Wikimedia Commons,又称Commons)是存放自由开放的图片、声音及其他多媒体文件的地方,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计划。上传维基共享资源的文件可在其他维基计划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