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文化

✍ dations ◷ 2025-05-16 06:57:41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或者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是指一个组织由其共有的价值观、仪式、符号、处事方式和信念等内化认同表现出其特有的行为模式。可以观察到组织人员的行为规律、工作的团体规范、组织信奉的主要价值、指导组织决策的哲学观念等等。

广义来说,大至联合国、一个国家、民族、地方政府、政党、工会、学生会、小至家庭、朋友等,其实都称为“组织”。 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这个概念应用于形容企业,或各种非营利组织的文化形象。

在现代管理学里,这是一种企业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塑造而成的文化形态,当这种文化被建立起来后,会成为塑造内部员工行为和关系的规范,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对维系企业成员的统一性和凝聚力起很大的作用。这种新型管理理论得到了现代企业的广泛重视。

因此目前企业组织的管理多是从两个不同的取径去进行文化管理(1)着重于成员内部的心理知觉因素(2)注重于外部的行为与沟通过程。对于前者而言文化管理与变迁的成功因素在于员工内心的认知与信念与结构,改变文化先改变员工是如何“认知”与“思考”的;后者而言组织则被视为一个符号系统,成员是在此系统中由个体间的互动行为和传播模式组织出真实与价值观,引此文化的管理和变革外在的行为和互动开始。

而Dettzck、Tracy和Simpson (2002)他们认为组织文化是同时由内部与外部的因素所构成,因此认知与行为是互相影响的。

雪恩(E. H. Schein)认为组织文化是当组织学习去克服外在环境变动的适应问题以及内部组织结构的整合协调问题时,所发现、发展出来的一套基本假设。由于这套基本假设能有效运作,因此得以在组织内不断传承下去,作为组织成员遭逢问题时如何进行认知思考及感觉的正确方式。依抽象程度,他将组织文化分成三个层次,分别为“器物与创造物”、“价值观”及“基本假设”。基本假设是组织文化的内在精髓,器物与创造物以及价值观是基本假设呈现在外在的方式。

一般情况,“组织文化”不容易被改变;因为改变“组织文化”,等于改变众人的“性格”和“习惯”。文化是种感知,尽管组织成员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但其仍用相似的术语描述组织的文化,这就是文化的共有方面。

相关

  • 正立显微镜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Light microscope)是一种利用光学透镜产生影像放大效应的显微镜。由物体入射的光被至少两个光学系统(物镜和目镜)放大。首先物镜产生一个被放大
  • 密西西比文化密西西比文化是伍德兰期之后兴起的一个北美印第安文化,约位于公元10至16世纪。这一时期的遗迹包括平台式墓葬、石雕等。经济以玉米种植为主。阶级开始形成,父系氏族公社趋于解
  • 衣服服装(亦称为衣物、衣服、衣着)最广义的定义,除了指躯干与四肢的遮蔽物之外,还包括了手部(手套)、脚部(袜子、鞋子、凉鞋、靴子)与头部(帽子)的遮蔽物,以及延伸出来的服装配饰。几乎所有
  • 溴化铵溴化铵(Ammonium bromide), 外观为无色或白色立方结晶粉末,可通过氨与溴化氢反应制取。可溶于水、醇,丙酮,微溶于乙醚。用于医药镇静剂、照相感光剂等。对全身中毒作用微弱,但要防
  • 哈索尔哈索尔(Hathor),亦称哈托尔,全称哈索尔·迪特拉(Hathor Ditera),古埃及女神,她是爱神、美神、富裕之神、舞蹈之神、音乐之神。哈索尔关怀苍生,同情死者,同时也是母亲和儿童的保护神。
  • 德·斯戴尔杰曼·德·斯戴尔(Germaine de Staël,1766年4月22日-1817年7月14日),全名安娜·路易斯·杰曼·德·斯戴尔-奥斯丹(Anne Louise Germaine de Staël-Holstein ),以德·斯戴尔夫人而
  • 马蝇见内文虻科(学名Tabanidae),又名马蝇,是双翅目下的一科,其中昆虫主要靠吸食哺乳动物的血液维生。根据ITIS,虻科分为: 下科Chrysopsinae: Merycomyia Chrysops Neochrysops Silviu
  • 皇太极后金第2位大汗清朝第1位皇帝皇太极(满语:ᡥᠣᠩ ᡨᠠᡳᠵᡳ,转写:Hong Taiji,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爱新觉罗氏,是后金的第二位大汗(1626年10月20日-1636年5月15日在位)和清朝
  • 金银岛酒店金银岛酒店 (Treasure Island,2003年起通称为“ti”)是位于美国内华达州天堂市赌城大道道上的一间赌场酒店。酒店是由当时仍属史提芬·永利(Steve Wynn)所持有的梦幻渡假村集团(M
  • 度量衡度量衡原指长度(度)、容积(量)、重量(衡)的计量,现在已推广到指一切物理量的计量。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