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道

✍ dations ◷ 2025-07-18 06:31:56 #众道
众道是日本男同性恋关系或武士关系的一部分。“众道”一词是“若众道”(わかしゅどう)的缩写,别名“若道”(じゃくどう、にゃくどう)或“若色”(じゃくしょく)。众道这种关系是在江户时代进入到武士社会。在日本,男同性恋关系最早是在平安时代的贵族之间和僧侣之间盛行。而到了日本中世的室町时代,武士阶层也开始流行起男同性恋关系。 有趣的是,武士之间的男同性恋关系渐渐与其“主从关系”的价值观结合起来。“众道”这个词语何时被确立下来并不可考,但是承应二年(1653年)江户幕府颁布了《市廛商估并文武市籍寄名者令条(游女并隠卖女)》中,日本幕府第一次在法令上对“众道”这个身份进行了确认。 而在江户时代之前,这种武士之间的关系还仅仅是用“男色”称呼。1716年成书的《叶隐》对武士道之中的男同性恋关系进行了阐释,“一生之中只有一人值得相互思念”,“始乱终弃简直大逆不道”,“先相知五年再确定是否值得相恋”。然后,如果对方风流成性不值得信任的话,或是没有共同价值目的的两人应该果断分手。勉强下去只会让两人纷争不休,“一刀两断”方是上策。在《叶隐》中,众道关系应该是值得自己为对方付出性命的。武士之间流行的男同性关系和之前在贵族社会流行的美少年癖好是不同的,由于女性禁止进入战场,因此武将需要其他男性服侍,而这些人一般年轻貌美被称为“小姓”。这便是武士阶层里男同性恋关系的开始。不过在很多时候,“小姓”有时候会取代“女性”被当做满足性需求的替代。根据岩田准一(日语:岩田準一)所编写的《本朝男色考 男色文献书志》指出,武士阶层的男同性恋关系早在战国时代就存在了,而日本的贵族政治向武士政治转变的时期也在同时期的镰仓时代。岩田表示,“原本属于僧侣之间的这种男同性恋关系在武士看来是一种奇观”。白仓敬彦在其著作《江戸的男色》中认为,将军的小姓制度是在室町时代得以确认。能乐的创始人世阿弥就是足利义满的娈童之一,将军的宠爱使他得到庇护,而他奉献出他的男色就是回报之一。氏家干人在他的书《武士道とエロス》甚至还提到了“男色与战术的关系”。在《新编会津风土记》第74卷“土人ノ口碑”中提到,文明十一年(1479年),芦名氏利用男色收集情报,一举在高田城战役中获胜。同时男色也被认为是武士出人头地的策略之一,或是有加强军队团结的作用。到了江户时代,随着日本的政治和社会逐步安定下来,男色的作用几乎全部丧失了。根据描写战国时代末期(大约安土桃山时代)到平安时代中期男色关系的《叶隐》指出,男色即便到了江户时代依旧是流行的,只不过从前君臣一般的上下关系没有了,却而代之的则是念者(年长者)与若众(年少者)这样的关系。“念者”会为“若众”提供武士道方面的成长指导,换取若众的色情服务。根据《叶隐》记载,念者与若众之间当是一对一的关系,然而这并不妨碍两者自行寻找女色。若众成年后,关系即告停止,两者之后也可自行寻找新的若众。当然,若众必然是年轻清秀的美少年。 而此前提到了属于武士之间的暧昧关系“众道”正式在江户时代开始流行起来。但是在江户时代早期,日本诸藩对家臣之间的众道关系的严控是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姬路藩藩主池田光政(1609年-1682年)更是严禁家中有任何众道关系,违反者将被永久的驱逐。 到了江户时代中期,随着对君主的忠诚度要远远重要于众道关系后,同时伴随着争夺美少年的各种争风吃醋的争斗事件,导致众道关系被视为是影响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安永四年(1775年),米泽藩的藩主上杉治宪颁布了针对众道关系更为严格的法令,宣布可以对众道关系采取死刑。到了幕府时代末期,包括萨摩藩等在内的一度盛行众道关系的藩也开始对众道关系进行取缔。

相关

  • 北美洲北亚ç¾åˆ©åŠ æ´²ï¼ˆè‹±è¯­ï¼šNorth America;字æºï¼šäºšç¾åˆ©å“¥Â·ç»´æ–¯æ™®è¥¿ï¼‰ï¼Œç®
  • 疏水性在化学里,疏水性指的是一个分子与水互相排斥的物理性质。这种分子称为疏水物。疏水性分子偏向于非极性,并因此较会溶解在中性和非极性溶液(如有机溶剂)。疏水性分子在水里通常会
  • 爱德华·比希纳爱德华·比希纳(德语:Eduard Buchner,1860年5月20日-1917年8月13日),德国化学家,190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布赫纳1860年生于慕尼黑的一个医生家庭之中,1884年于慕尼黑大学追随阿道夫·
  • 多囊性肾病变多囊性肾病变(英语: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又称多囊肾、泡泡肾,多囊性肾病变是一种遗传病的肾病变,人、猫、狗等多种动物都可能发病,其中猫的发病率高达6%。人类的多囊性肾病
  • 圣罗伦斯河圣劳伦斯河(英语:Saint Lawrence River,法语:Fleuve Saint-Laurent)是北美洲的河流。位于加拿大和美国境内。起源于安大略湖,流经蒙特利尔(加拿大境内)、魁北克市,在加斯佩地区注入大
  • 我思故我在“我想,所以我是”,旧译“我思故我在”(拉丁语:Cogito, ergo sum;法语:Je pense, donc je suis)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哲学命题,又称为“笛卡尔的cogito”。印欧语系中,很多语言的系词
  • 免疫抗原性人体免疫系统对于特定抗原能够产生免疫反应,则称其有免疫原性。与反应原性不同之处在于人体在对某些抗原本身不会直接产生免疫反应,而要在类似的另一种抗原刺激下,获得对前一种
  • 心理卫生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也称为精神卫生,是指心理幸福安宁的状态,或指没有精神疾病的状态。是指“一个情绪及行为调整都运作相当良好的人,当时的心理状态”。若以正面心理学或是
  • 巴勒斯坦人黎凡特人、迦南人、海上民族与地中海民族。巴勒斯坦人(阿拉伯语:الشعب الفلسطيني‎,ash-shaʼb al-filasTīni)或称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阿拉伯语:الفلسطين
  • 内颈动脉内颈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位于头颈部两侧。总颈动脉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C3或C4)会分支为外颈动脉及内颈动脉。内颈动脉会经由颈动脉管(英语:Carotid canal)近入颅腔,供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