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特敏斯特

✍ dations ◷ 2025-04-25 04:57:33 #威斯特敏斯特
坐标:51°29′58″N 0°07′39″W / 51.49944°N 0.12750°W / 51.49944; -0.12750威斯敏斯特圣彼得协同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通称威斯敏斯特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也常译为西敏寺),是一座位于伦敦市中心威斯敏斯特区的大型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一直是英国君主(从英格兰、不列颠到英联邦时期)安葬或加冕登基的地点。曾在1546–1556年短暂成为主教座堂,现为王家胜迹。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教堂原名“Westminster Abbey”,其中“Westminster”直译为“西教堂”,“west”指“西”,“minster”则是指主教座堂或大型教堂,特别指最初附属于修道院者;“abbey”中文作修道院,是天主教专有名词,指该地原为天主教本笃会的修道院,因此中文传统音意合译为“西敏寺”。后来此地以修道院名为地名,发展成今日的威斯敏斯特,也是伦敦中心的两个市级行政区之一(另一个是伦敦市)。1579年以后,教堂改名“威斯敏斯特圣彼得协同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名称中的“Westminster”已不是修道院名而是地名了。统称译法现在主要通行于台港澳和海外华人地区。而在中国大陆,是按照地名一般采音译的方式,改译为“威斯敏斯特圣彼得协同教堂”。由于威斯敏斯特教堂本身规模宏大,在华人界亦常被译作“西敏寺大教堂”或“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但根据英国国教会的正式划分,1560年之后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已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大教堂”(座堂)地位。(伦敦教区的主教座堂位于圣保罗座堂,英国国教会首席主教座堂则是坎特伯雷座堂。)传说中威斯敏斯特教堂在Saberht国王(Sæberht of Essex)时期就已经建成,最初建在泰晤士河中的一个小岛上。1045年至1065年间按照忏悔者爱德华的命令重建威斯敏斯特教堂。萨克逊王曾发誓要去朝圣,却没有信守诺言,教宗叫爱德华重建威斯敏斯特教堂赎罪。威斯敏斯特教堂最早是为本笃会教士而建的,于1065年12月28日完成。1245年-1517年间威斯敏斯特教堂再次重建,第一阶段的重建工作由亨利三世组织,但是大部分的工作是在理查德三世时期由建筑师亨利·耶维尔(Henry Yevele)完成的。1503年亨利七世叫人建了一个礼拜堂。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断绝关系后,1534年威斯敏斯特教堂修院也被国王控制,并在1540年关闭。这段时期内原本给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拨款都全部被转移给圣保罗座堂。在女王玛丽一世统治时期威斯敏斯特教堂曾短暂地重开,但在1559年,伊丽莎白一世再次关闭了威斯敏斯特教堂。1579年,伊丽莎白一世重开威斯敏斯特教堂,但规定由王室直接管理,并把建制从修道院改为法政牧师团。 从此管理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人不再是主教,而是主任牧师(dean),而且由国王任命。直到19世纪,威斯敏斯特教堂是除牛津和剑桥以外英国最重要的学术重镇。钦定版圣经旧约的前三分之一和新约的最后二分之一就是在这里被翻译成英文的。1066年,哈罗德二世在此加冕,他是第一个在此加冕的国王。同一年的圣诞节,征服者威廉也在此加冕,从此之后一般的英国君主(除了爱德华五世和爱德华八世)都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绝大多数的英国君王都由坎特伯雷大主教加冕,只有少数几个君王例外,例如哈罗德二世和征服者威廉是由约克大主教为其加冕的,爱德华二世由温切斯特主教加冕,因为坎特伯雷大主教不在英格兰、玛莉一世由温切斯特主教加冕,因为坎特伯雷大主教是新教徒、伊丽莎白一世是由卡莱儿主教加冕,因为资深主教都是天主教徒且拒绝为新教女王加冕、威廉三世与玛莉二世由伦敦主教加冕,因为坎特伯雷大主教拒绝承认新君。1300年-1301年,加冕座内置加冕石,加冕座称为“圣爱德华宝座”。1308年之后的历次加冕都使用这一座椅。亨利三世为了纪念爱德华而重建了威斯敏斯特教堂,并将他的遗体埋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亨利三世本人也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从此之后大多数的英国君主死后都葬在这里(不过亨利八世和查理一世之后大多数君主都葬在温莎)。除了君主以外,贵族可以葬在礼拜堂,而僧侣和与教堂有关的人则葬在回廊。 1400年,乔叟葬于教堂南向甬道,而诗人可以葬在乔叟周围(即今天所称的“诗人角”)。逐渐,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安葬或竖立纪念碑就成了一种荣誉,今天威斯敏斯特教堂中安葬着的包括了英国的贵族、诗人、将军、政治家、科学家等等,这其中有:奥利弗·克伦威尔死后曾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但是后来的查理二世下令将他的遗体掘开。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中还有一座威廉·莎士比亚的塑像,但是莎士比亚葬在他的家乡,而不是威斯敏斯特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西大门上方,从1998年起安置了十尊基督教殉道者塑像。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不是古代的圣徒,而是在廿世纪期间殉道的当代信徒。在右图由左到右分别是:威斯敏斯特教堂中还有一所学校叫做威斯敏斯特学校,创建于1179年。今日,威斯敏斯特教堂完全自筹资金,并无王室、英国圣公会或国家的财政拨款,而仰赖门票收入与捐赠。邻近的伦敦地铁站:370:达勒姆城堡和座堂 · 371:铁桥谷 · 372:斯塔德利皇家公园和喷泉修道院遗址 · 373:巨石阵、埃夫伯里及周围的巨石遗迹 · 374:圭内斯郡爱德华国王的城堡和城墙 · 425:布伦海姆宫 · 426: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 · 428:巴斯城 · 429:新拉纳克 · 430A:罗马帝国的边界(英语:Limes)(英国境内有哈德良边墙和安多宁边墙遗迹194处,合共362处) · 488:伦敦塔 · 496:坎特伯雷座堂、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和圣马丁教堂  · 514:奥克尼新石器时代的中心 · 728:爱丁堡的旧城和新城 · 795:格林尼治海岸地区 · 983:百慕大圣乔治历史城镇及相关防御工事群(共24处) · 984:布莱纳文工业景观 · 1028:索尔泰尔 · 1030:德文特河谷工业区 · 1084:基尤皇家植物园 · 1150†:利物浦海事商城 · 1215:康沃尔和西德文矿区景观 · 1303:庞特卡萨鲁岧水道和运河 1485:福斯桥369:巨人堤道及堤道海岸 · 422:英国湖区 · 487:亨德森岛(位于海外领地皮特凯恩群岛) · 740:戈夫岛和伊纳克塞瑟布尔岛(位于海外领地圣赫勒拿、阿森松与特里斯坦达库尼亚) · 1029:多塞特和东德文海岸(共8处)387:圣基尔达岛

相关

  • J01D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1(抗菌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头晕头晕(英语:Dizziness),是一种空间认知和稳定度的功能性障碍。头晕(dizziness)一词的定义较含糊不清,因为头晕可能是眩晕、晕厥前期(英语:presyncope) 、重心平衡障碍(英语:Balance disor
  • 鲁本斯彼得·保罗·鲁本斯(荷兰语:Sir Peter Paul Rubens,/ˈruːbənz/;,荷兰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
  • 输血输血是一种治疗措施,可算是一种支持性与代偿性的疗法。出现场合包括了外科手术备血以防术中失血过多、严重贫血等等。输血可以针对不同血液成分(或称“血品”)进行输入,包括了全
  • 诠释者解释学(Hermeneutics),又称诠释学、阐释学,是关于文本解释的理论。在中世纪,主要是对于《圣经》的解释。19世纪施莱尔马赫把解释学扩展到解释文本意义和文化意义的一般规则的理论
  • 地氟烷地氟醚(英语:Desflurane),又称地氟烷,是卤代醚麻醉药之一,常用于维持麻醉状态。和其他卤代醚麻醉药一样,地氟醚是外消旋体。地氟醚和七氟醚正逐步取代异氟醚成为人用全身麻醉药的首
  • 基因本体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是一种系统地对物种基因及其产物属性进行注释的方法和过程。它的目标是:1)维护和发展有限的基因及其产物属性描述的词汇;2)注释基因及其产物,同化和传
  • 帚虫动物帚虫动物门(学名:Phoronida)是动物界的一个小门,当中的动物为滤食性,以由几丁质组成的小管支撑。目前仅存2个属,10几个种,全部都是海洋底栖动物,能在南冰洋外的各大洋中约四百米深的
  • 势力范围势力范围是用以描述某一国家对某地区有的控制及影响力的词汇,例如: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使各国都有机会在中国确立势力范围。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沦为另一强权的势力范围时,通常即
  • 阿丁顿第一代西德默斯子爵亨利·阿丁顿,PC(Henry Addington, 1st Viscount Sidmouth,1757年5月30日-1844年2月15日),英国托利党政治家,1801年至1804年出任英国首相。1757年,出生于伦敦的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