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渗透
✍ dations ◷ 2025-08-19 13:13:42 #渗透
渗透(osmosis)是水分子经差异透性膜的扩散现象。它由高水势分子区域(即低浓度溶液)净移动至低水势分子区域(即高浓度溶液),直到活细胞内外的浓度平衡为止。溶剂通常是水,但渗透也可发生在其他液体、超临界流体和气体当中。渗透与扩散一样,都是被动的过程,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活细胞借由渗透作用得到水分,但是也有可能因此丧失水分或得到过多的水分。例如,将细胞放入高浓度的果汁中(即高渗溶液),由于高浓度果汁的水势低于细胞质,水分子净渗透,从细胞内的细胞质净移动至细胞外的高浓度果汁。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则导致动物细胞萎缩,变得皱褶。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导致质壁分离,液泡缩小,细胞膜因而被扯离细胞壁,细胞处于软缩状态。反之,将细胞放入蒸馏水中(即低渗溶液),由于细胞的水势较蒸馏水低,水分子净渗透,从细胞外净移动至细胞内。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则导致细胞膨胀,最终可能使细胞破裂。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因为有坚硬的细胞壁保护,当细胞膨胀至一定程度时,就会阻止水继续进入细胞,故而植物细胞只会膨胀,不会爆裂。当细胞置于等渗溶液时,等渗溶液的水势与细胞质相同,水分子以相同速率进出细胞,没有净移动,因此细胞的体积维持不变。水分由组织液流回微血管,以及水分由组织液流至淋巴微细管均是渗透作用的例子。干旱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常见因素,会导致植物水分匮乏及细胞丧失水分,从而造成渗透胁迫。植物在长期的逆境环境中,往往会形成相应的响应机制。植物细胞为适应渗透胁迫的环境而通过在体内积累溶质,如可溶性糖及有机酸等,以增强渗透调节,从而降低植物细胞内的水势。这样可以维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相关
- 萧邦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法语: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原名弗里德里克·弗朗齐歇克·肖邦(波兰语: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有时拼作Szope
- 血浆蛋白结合大多数药物可以与血浆中的蛋白质(如人血清白蛋白、脂蛋白、糖蛋白和α, β, γ 球蛋白)发生不同程度的结合。弱酸性药物主要与白蛋白结合,弱碱性药物除了与白蛋白结合外,还常
- 旁分泌旁分泌(英语:paracrine)是指细胞分泌物不进入血液循环,而是通过扩散作用作用于邻近靶细胞,进行细胞间信号传递的分泌方式,这种信号传递方式可以控制靶细胞的生长和功能。例如,肿瘤
- 古马其顿古马其顿语(希腊语:Αρχαία μακεδονική γλώσσα)是古马其顿的语言,在公元前1000年的马其顿王国被使用,属于印欧语系。古马其顿语在公元前4世纪逐渐被希腊化
- 现实疗法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世界牛奶日世界牛奶日(英语:World Milk Day)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设立的节日,目的是让人们认识到牛奶作为全球性食品的重要性。自2001年以来,每年的6月1日都会有相关活动开展。该节日旨在
- 周边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英语: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缩写为PNS),又称外周神经系统、周边神经系统、边缘神经系统或末稍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除脑和脊髓之外的神经部分。脑
- 脑下垂体柄脑垂腺柄(pituitary stalk、infundibular stalk、Fenderson's funnel、infundibulum)是下丘脑和脑垂腺后叶(英语:Posterior pituitary)之间的连接部分。第三脑室(英语:Third ventri
- 弗雷德·霍伊尔弗雷德·霍伊尔爵士,FRS(英语:Sir Fred Hoyle,1915年6月24日-2001年8月20日),生于英国英格兰约克郡宾利,英国天体物理学家。他是最早将恒星核合成过程加以理论化的物理学者之一。青
- 1920年1920年美国人口普查(英语:1920 United States Census)是美国历史上第14次全国人口普查,确定了美国的常住人口为105,710,620人,相比1910年美国人口普查,同比增长为15.0%。1920年的